自身免疫性肝硬化

更多功能

自身免疫性肝硬化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由自身免疫性肝炎进展演变为肝硬化的疾病
自身免疫性肝病病情进展加重,导致肝硬化
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黄疸、腹水、脾大等症状
通常进行抗肝纤维化、免疫抑制、腹水治疗、人工肝或肝移植治疗
自身免疫性肝硬化是什么?
定义
自身免疫性肝硬化不是标准的医学名词,自身免疫性肝炎可演变进展为肝硬化。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种免疫系统错误地针对自身肝细胞发起攻击,产生的炎性反应,如未及时治疗可导致肝硬化。
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乏力、消化不良、腹水、黄疸(皮肤黏膜发黄)、脾大等。
分级
临床上最常用的是Child-Pugh分级。分数越高,提示肝脏储备功能越差。
Child-Pugh A级:总分≤6分。
Child-Pugh B级:总分7~9分。
Child-Pugh C级:总分≥10分。
发病情况
目前,我国尚缺乏明确的自身免疫性肝硬化流行病学研究数据。
自身免疫性肝炎亚太地区的患病率介于(4~24.5)/10万,男女患病比率为1:4,大部分患者年龄大于40岁。
自身免疫性肝硬化可以长期控制吗?
自身免疫性肝硬化可以长期控制。
自身免疫性肝硬化需要长期进行免疫抑制治疗,治疗的目的在于抑制异常的免疫反应,进而缓解肝细胞受损。
自身免疫性肝硬化晚期、且其他治疗无效、病情仍然恶化者,可以肝移植治疗。在肝移植术后,仍然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控制疾病进展。
自身免疫性肝硬化怎么确诊?
临床一般需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等进行诊断。
如自身免疫性肝炎病史,有腹痛、黄疸、肝掌、脾大等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如:血清αl-抗胰蛋白酶铜蓝蛋白、铁及转铁蛋白、γ-球蛋白和自身抗体等。
影像学检查可以选择超声、CT、核磁共振等,肝组织活检可明确诊断。
自身免疫性肝硬化吃中药好吗?
自身免疫性肝硬化吃中药有一定的作用。
自身免疫性肝硬化需要抗肝纤维化治疗,常用的中成药物有安络化纤丸扶正化瘀胶囊复方鳖甲软肝片等。
但中药并不能起到免疫抑制的作用,还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控制自身免疫性疾病,并积极治疗腹水、肝性脑病等并发症。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