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的睡眠-觉醒节律持续或反复地与周围大部分人的睡眠-觉醒节律不符
在正常的睡眠时间段失眠,在清醒时间段嗜睡
发病与生物因素、环境因素、个体生活节律失常和心理社会压力等有关
通常采用睡眠卫生教育及行为指导调整睡眠生物钟,必要时可行药物治疗
定义
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指个体的睡眠-觉醒紊乱,与现实要求或大部分人所遵循的节律不符。可分为延迟睡眠时相型、提前睡眠时相型、倒班工作型等。
可能是内源性生物节律定时系统或管理睡眠和觉醒系统受累的结果。
流行病学
患病率
我国尚无确切的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的流行病学资料。
国外有报道成年人患病率为0.02%~16%,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
高达7%的城市青少年患有延迟睡眠时相型睡眠-觉醒障碍。其他类型的睡眠-觉醒障碍相对少见。
发病人群
延迟睡眠时相型多见于青少年。
提前睡眠时相型更常见于老年人。
非24小时的睡眠-觉醒型多见于盲人。
不规则的睡眠-觉醒型主要发生于严重脑病的住院患者中。
分型
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延迟睡眠时相型:延迟的睡眠起始和觉醒时间。
提前睡眠时相型:提前的睡眠起始和觉醒时间。
不规则的睡眠-觉醒型:不规则的睡眠起始和觉醒时间。
非24小时的睡眠-觉醒型:睡眠-觉醒周期与24小时的昼夜环境不同步。
倒班工作型:与倒班工作时间表有关的失眠和(或)过度嗜睡。
未特定型:不属于以上所有的类型。
典型症状
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有许多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表现如下:
延迟睡眠时相型
一种延迟的睡眠起始和觉醒时间的模式,且不能在期望的或常规可接受的较早时间入睡和觉醒。
睡得晚,很难在早上预定时间醒来。一般入睡时间在凌晨2点~6点,早上多数不能在正常起床时间醒来,影响白天的工作和生活。
延迟睡眠时相型的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是长期逐步形成的,病程较长,常见于青少年。
提前睡眠时相型
一种提前的睡眠起始和觉醒时间的模式,且不能保持觉醒或睡眠,或直到期望的或常规可接受的较晚时间睡眠或觉醒。
睡眠时间比正常人提前,傍晚就感到困倦,入睡早,醒得早,常见于老年人。
不规则的睡眠-觉醒型
一种暂时的混乱的睡眠-觉醒模式,如睡眠和觉醒周期的时间在24小时内是变化的。
没有固定的睡眠-觉醒节律,睡眠和觉醒的时间不可预测,睡眠时间可能被分为3段或以上,严重扰乱正常生活,常见于慢性疾病患者、抑郁症患者、因躯体疾病长期卧床的患者,或独居失业者。
非24小时的睡眠-觉醒型
一种睡眠-觉醒周期与24小时的环境不同步的模式,伴持续的每日睡眠起始和觉醒时间的漂移(通常为越来越晚)。
倒班工作型
与倒班工作时间表(即需要非常规的工作时间)有关的在主要睡眠周期中失眠和(或)在主要觉醒周期中过度有睡意(包括不经意的睡眠)。
不适应倒班工作的人,很容易导致睡眠障碍,包括失眠、过度睡眠或两者皆有。生物节律是适应倒班工作的主要因素,但生物调节的过程是缓慢的,一般需要1周以上。
伴随症状
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通常会伴有以下症状:
情绪失调,产生抑郁、焦虑或恐惧的情绪。患者因长期反复的睡眠节律与他人不符,导致对睡眠质量产生不满,因此产生负面情绪,精神活动效率下降,损害社会功能。可见于抑郁症、焦虑症患者。
产生强迫思维和(或)强迫行为。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可能导致患者有一些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如反复怀疑自己是否忘记关门、检查门窗、煤气是否关闭等,可见于强迫症患者。
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可能出现记忆力下降、思维迟缓、认知功能下降等症状,可见于老年患者。
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可能伴有被害妄想,出现幻听和幻视,可见于精神分裂症患者。
生物因素
关于睡眠和觉醒的生物学基础目前知之不多。研究发现快速眼动睡眠(REM)起源于脑干内, 与多个结构有关, 而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则与前脑基底部丘脑、下丘脑孤束核旁的脑区等中枢结构关系较为密切。
昼夜节律睡眠-觉醒受网状上行激活系统、睡眠中枢与觉醒中枢的调节,这种调节具有根据昼夜变化产生的节律性和规律性。当这些因素改变时,睡眠-觉醒时相即出现变化。
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与遗传因素有关,提前睡眠时相型的发生可能同某些基因突变或基因缺乏相关。
心理因素
有研究发现,约1/3患者发病前存在生活事件造成的压力,如人际关系、学习负担、工作求职、环境变化等。
压力造成的焦虑情绪可使人推迟入睡时间、易醒或早醒而使整个节律结构紊乱。
环境因素
长期特定的环境形成的习惯与本病的发生有关,夜间工作和生活无规律的人群通常有睡眠节律失常。
频繁调换工作班次、跨时区旅行也可能导致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
环境嘈杂、空气污浊、居住拥挤或突然改变睡眠环境,可能导致患病。
危险因素
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可见于
人格障碍、情感障碍者。如果患有抑郁症等
精神疾病可能会增加患病风险。
摄入酒精性饮料、咖啡、浓茶或使用可卡因等使人兴奋的物质可能打破正常的睡眠-觉醒节律,导致睡眠-觉醒节律障碍。
血管疾病、瘙痒、疼痛等躯体疾病可能导致患者夜晚睡眠不足,白天过度嗜睡,从而引起睡眠-觉醒节律障碍。
夜班和白班频繁变动者或居住环境拥挤嘈杂者,有更高的患病风险。
有家族遗传的睡眠障碍患者,或天生失明的盲人,有更高的患病风险。
突然出现的创伤或巨大生活变故,可能导致睡眠-觉醒节律障碍。
就医科室
精神心理科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请及时就医。
症状持续1个月,或不足1个月但反复发生睡眠时间和正常时间不符。
在主要睡眠时间段失眠,在清醒时间段出现嗜睡。
清醒和睡眠的时间变化不定、不规律。
睡眠问题给自身的生活和工作造成极大困扰。
过于晚睡晚起,在凌晨2~6点入睡,次日下午醒来。
过于早睡早起,傍晚就感到非常困倦,通常凌晨2~3点即醒来。
睡眠专科
出现上述症状也可以到睡眠专科、睡眠中心或睡眠门诊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睡眠-觉醒障碍不及时诊治可能会引起躯体、精神产生不适,出现症状建议尽早就医进行正规治疗,不要自行用药。
特别提醒:出现睡眠-觉醒障碍的原因可能是精神心理因素,建议就医前充分休息,有助于保持精神状态稳定。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睡眠异常有多长时间了?
每天几点睡觉和起床,时间固定吗?
白天是否有疲劳或全身不适、注意力、记忆力减退?
最近生活工作时间规律吗?
病史清单
患过任何精神心理方面疾病吗?
以前在别的医院就诊过吗,诊断是什么?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睡眠检查:多导睡眠监测、睡眠脑电图检查
影像学检查:脑CT检查、磁共振成像检查、B超检查
其他检查:心理检查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苯二氮䓬类药:地西泮、劳拉西泮、氯硝西泮、艾司唑仑
非苯二氮䓬类药:右
佐匹克隆、佐匹克隆、唑吡坦、扎来普隆
镇静类抗抑郁药物:曲唑酮、
米氮平、氟伏沙明、
多塞平、阿米替林
褪黑素受体激动剂:褪黑素缓释片、雷美替胺
通过主观评估方法与客观评估方法进行诊断。
主观评估方法有:
临床症状,如睡眠时间、睡眠质量、觉醒时的状态等。
诱发因素,如疾病影响、药物使用、情绪波动等。
客观评估方法有:
体格检查。
睡眠评估量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等)。
多导睡眠图。
若医生怀疑是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可能会进行以下检查:
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利用多导睡眠监测按照标准程序多次检测患者睡眠。
醒觉维持试验:评估患者在白天极少感觉刺激环境中保持觉醒的能力。
多导睡眠监测:对患者的脑电图、眼动电图、肌电图、鼻压力和口鼻热敏传感器监测呼吸气流、鼾声、胸腹运动、指端脉氧饱和度、
心电图、肢体肌电图同步视频监测。
头颅CT或磁共振(MRI):排除可能发生的器质性病变。
情绪评估。
认知功能评估。
医学诊断标准
DSM-5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对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的诊断标准为:
A.一种持续的或反复的睡眠中断模式,主要是由于昼夜节律系统的改变,或在内源性昼夜节律与个体的躯体环境或社交或工作时间表所要求的睡眠-觉醒周期之间的错位。
B.睡眠中断导致过度有睡意或失眠,或两者兼有。
C.该睡眠障碍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和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注:
阵发性:症状持续至少1个月但少于3个月。
持续性:症状持续3个月或更长。
复发性:1年内发作2次(或更多)。
ICD-10
《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对非器质性睡眠-觉醒节律障碍的诊断标准为:
个体的睡眠一觉醒形式与特定社会中的正常情况及同一文化环境中为大多数人所认可的睡眠-觉醒节律不同步。
在主要的睡眠相时失眠,在应该清醒时嗜睡,这种情况几乎每天发生并持续 1 个月以上,或在短时间内反复出现。
睡眠量、质及时序的不满意状态使患者深感苦恼,或影响了社会或职业功能。
自评量表
清晨型与夜晚型评定量表(MEQ)
{"description":"国际专业量表","guide_page":true,"id":100173,"title":"清晨型与夜晚型评定量表(MEQ-5)"}
在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的测量上,Home和Ostberg编制的清晨型与夜晚型量表(MEQ)应用最为广泛,MEQ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MEQ包含了19个条目,总分范围从16至86分。受试者根据总分可被分为5类:
绝对清晨型:70~86分。
中度清晨型:59~69分。
中间型:42~58分。
中度夜晚型:31~41分。
绝对夜晚型:16~30分。
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
该量表共有10个条目,分别评价了被试者1个月内睡眠时间不足、睡眠质量不高、睡眠不足或觉醒不够、睡眠时间、入睡困难、睡眠不稳、早醒、多梦或梦魇、夜惊、服药情况、睡眠态度和失眠后生理心理反应等失眠相关症状及严重程度。
每个项目分1~5分,共5级评分,评分越高,症状越严重。最低得分10分,最高50分。
该量表对全国不同地区、不同职业及教育水平的共13273名正常人的睡眠进行标准化评定,取得不同年龄段常模。
在国内研究中一般认为,单项评分≥3分和/或总分≥23分被认为高分特征,认为存在睡眠相关问题。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由美国匹兹堡大学精神科医生Buysse博士等人1989年编制。该量表适用于睡眠障碍患者、精神障碍患者评价睡眠质量,同时也适用于一般人睡眠质量的评估。
PSQI用于评定被试最近1个月的睡眠质量,由19个自评和5个他评条目构成,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
由于量表有部分题目由他评组成,所以通常需要精神科医生对患者的测试结果进行评定和解读。
鉴别诊断
抑郁症
一般的抑郁症患者常伴有失眠等睡眠问题,常表现为整夜不能深睡,且有多次觉醒、早醒,夜间烦躁,白天感疲乏、淡漠。
抑郁症患者的情绪症状更为明显、突出,睡眠-觉醒障碍患者通常无严重的抑郁情绪。
焦虑症
焦虑症患者的特点为入睡困难,躺在床上担忧问题。睡眠多为间断性,常伴有不愉快的梦境体验,可有夜惊或梦魇。
焦虑症患者的情绪症状更为明显、突出,睡眠-觉醒障碍患者通常无严重的焦虑情绪。
精神分裂症
急性发作期常有失眠及频繁惊醒,精神检查有错觉、幻觉、思维异常等精神症状。
睡眠-觉醒障碍患者不存在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其他躯体疾病引发的睡眠节律紊乱
躯体疾病所致发热、疼痛、心肺功能不全等症状,或药物等可引起睡眠节律紊乱。
睡眠节律紊乱常发生于躯体疾病之后,并与躯体疾病症状的出现或服用药物在时间上有联系,随着症状的好转或停用有关药物,睡眠节律紊乱可以好转。
一般治疗
对有睡眠-觉醒节律障碍的患者主要是通过调整其入睡和觉醒时间以恢复正常人的睡眠节律。可逐步调整或一次性调整立刻达到正常作息时间,并需不断巩固、坚持下去。
可通过行为技术等手段改变患者原来的入睡和觉醒的时间以恢复正常节律。
联合采用睡眠卫生教育及行为指导、调整睡眠时间、重置生物时钟(定时光照、定时服用褪黑素、定时运动)等多种方法尽快重置昼夜节律。
为防止反复,常需要结合药物治疗来调整和巩固患者的睡眠-觉醒节律,按需服用催眠剂与促觉醒药物。
治疗能否成功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伴发的精神症状、治疗的耐受性与依从性、学习或工作日程、社会压力等因素。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可使用镇静安眠药或褪黑素,调整夜间睡眠、逐步训练睡眠节律、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一些三环类抗抑郁药物有抑制快速眼动睡眠的作用。
用药提醒:患者需遵医嘱服用安眠药、抗抑郁药。不可自行服药、停药。
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干预疗法
心理治疗主要是指通过谈话、交流来进行治疗,根据针对的问题不同,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有社会
心理应激因素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常需结合心理治疗。
研究表明,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有效改善睡眠,通过改变对睡眠的不合理认知,纠正错误的睡眠习惯来改善症状。
刺激控制疗法
基于条件反射原理,指导患者建立正确的睡眠与床及卧室环境间的反射联系,建立稳定的睡眠觉醒规律。
睡眠限制疗法
减少夜间卧床觉醒时间,同时禁止日间打盹,使卧床时间尽量接近实际睡眠时间。
睡眠卫生教育
重建睡眠相关信念,通过对睡眠习惯和睡眠卫生知识的指导,减少或排除干扰睡眠的各种情况,以改善睡眠质量。
其他治疗
光照疗法
合理规划睡眠作息,保证充足的阳光照射是治疗睡眠节律障碍的关键。早上的光照对睡眠时相后移的患者是有益的,可以缓解入睡困难。睡眠时相前移障碍可以通过夜间上床前暴露于强光照射中进行治疗。
物理治疗
经颅电刺激、经颅磁刺激等,可通过电流或磁信号刺激大脑神经,从而改善病情。
辅助疗法
一些辅助疗法可帮助改善病情,如冥想、太极、瑜伽、按摩、针灸、穴位按压等。
中医治疗
可对本病症状有调理作用,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治愈情况
短暂性、境遇性睡眠节律紊乱,经过调整后,可以自愈。
本病总体预后较好,经积极治疗后绝大部分患者都会改善症状。
危害性
本病可导致一定时间内工作学习效率下降,妨碍社会功能如驾驶车辆等。
个人护理
合理规划睡眠作息,保证充足的阳光照射。
参加适当的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有助于睡眠-觉醒障碍的恢复。
制定个体化的作息时间表,保持治疗和休息的平衡。
及时缓解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不愉快事件造成的焦虑、抑郁、紧张等不良情绪。
定时睡觉、定时起床、定时运动,使身心放松且有规律,进而增进睡眠。
避免长期的思想矛盾或精神负担过重。
避免过度脑力劳动。
养成劳逸结合习惯。
患者家属
保持良好的心态,家人多理解、安慰患者。
帮助患者调整饮食,减少兴奋性食物摄入,如咖啡、浓茶等。
若患者近期经历较大的负性生活时间,需要注意对患者的安抚,帮助其调整情绪,必要时可向心理咨询师求助。
预防
合理规划睡眠作息和保证充足的阳光照射是保持良好睡眠节律的关键。此外,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参加适当的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有助于睡眠习惯的保持。
如果需要出差,前往目的地的时间短于2天,可以不用适应目的地的睡眠-觉醒周期;往东方向的跨时区旅行,可以在飞行前3天采用清晨强光照射结合每天提前1小时入睡的方案,以提前适应新的作息时间。
在长时间飞行途中应尽可能保持总睡眠时间、避免饮酒,同时可以根据目的地的时间安排作息。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