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具有清热祛湿,益气生津的功效。主要成分为
党参、
茵陈、
岗梅根、
黄芪、
苍术、
野菊花、陈皮。
适应证
本品用于暑湿病邪引起的四肢疲倦,食欲不振,身热口干。
药物联用
目前清热祛湿的颗粒的药物联用尚无权威资料,如果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清热祛湿颗粒能祛除体内湿气吗?
清热祛湿颗粒可以祛除体内湿气,该药物就是清热祛湿药,可用于脾虚湿热蕴结,湿热下注肠道所致的泄泻;但还需要中医在辩证论治的理论指导下使用。
内湿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但总离不开脾不能运化水湿这个基本条件,所以辨证时的重点应在脾。治法有化湿、燥湿、利湿的不同,而健脾运湿则为共同的基础。湿在上焦,宜芳香化湿;湿在中焦,宜苦温化湿;湿在下焦,宜淡渗利湿。
参苓白术散可以配清热祛湿颗粒吗?
参苓白术散可以配清热祛湿颗粒,两者配合具有补脾胃生津,益肺气的作用,更有利清热祛湿作用,但需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参苓白术散主要由人参、
茯苓、
白术(炒)、山药、
白扁豆(炒)、
莲子、
薏苡仁(炒)、
砂仁、
桔梗、
甘草,具有补脾胃,益肺气作用,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清热祛湿颗粒用于暑湿病邪引起的四肢疲倦,食欲不振,身热口干。
两药合用能够达到健脾益气、清热祛湿和益肺气的效果。使用时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禁用情况
对本品中任一成分过敏者禁用。
糖尿病患者禁用。
慎用情况
过敏体质者慎用。
高血压、心脏病、
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儿童、孕妇及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应医生指导下用药。
哺乳期女性应医生指导下用药。
儿童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且服药时必须有成人监管,以免出现吞咽意外。
老年人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配伍禁忌
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剂型规格
颗粒剂:10g/袋。
具体用法
用法
口服,温开水冲服。
用量
一次1袋(10g),一日2~3次。
药物漏用
对于每日服用2次或3次的药物,可以按照“漏服药物时间是否超过用药时间间隔的二分之一”原则来判断。
如果漏服药物时间没有超过用药时间间隔的1/2,可以补服,下次服药再按原时间间隔。例如应在早晨8点和下午4点服药,如果早晨8点漏服了药品,可在当天12:00以前以原量服用,下午4点服药时间和剂量不变。
如果漏服药物时间超过用药时间间隔的一半以上,不需要补服,下次按原间隔时间用药。
本品不可在下次加倍剂量服用,以免引起药物中毒。
药物过量
目前服用本品过量会发生哪些不良事件尚不明确,请遵医嘱服用。如果不慎服用过量,应立即停药,并多喝水促进药物代谢与排出,同时密切观察,如果身体出现不适,还需及时就医。
药物停用
服药3天症状无改善, 或症状加重, 或出现新的严重症状,应马上停药并去医院就诊。
不良反应
本品的不良反应尚不明确。如用药期间出现任何不适,请及时咨询医生。
药物贮存
密封保存。
放于儿童不能接触到的地方。
其他
用药期间应避免吸烟、饮酒。
用药期间应饮食清淡,禁食辛辣食物,如姜、辣椒等;禁食生冷油腻食物,如冰淇淋、生鱼片、肥肉等。
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用。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