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为清热消痤剂,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散瘀的功效,主要成分为
大黄浸膏、
穿心莲浸膏、蒲公英浸膏、
山豆根浸膏、栀子浸膏、人工牛黄、
金银花、
珍珠层粉和
甘草。
适应证
本品主要用于治疗痤疮(粉刺),能改善颜面部粉刺、脓疱、疼痛、皮肤硬结以及大便干、小便黄等症状。
药物联用
目前本品的药物联用尚无权威资料。如果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清热暗疮片的功效
清热暗疮片具有清热解毒(清除体内热毒邪气)、凉血散瘀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痤疮(粉刺)。
清热暗疮片的不良反应包括:腹泻、腹痛、恶心、呕吐、胃部不适、皮疹、瘙痒、头晕等症状。
用药需注意:对清热暗疮片所含成份过敏的患者禁用,孕妇禁用,哺乳期妇女慎用,脾胃虚寒(脾胃虚弱寒冷)出现腹痛、喜暖、泄泻症状的患者禁用,脾胃虚弱的患者慎用,用药期间应忌烟酒、忌食辛辣、油腻、腥发的食物,不宜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另外,服药后出现胃脘不适、食欲减退、大便溏稀的患者应停止用药。
如有需要使用清热暗疮片的患者,建议咨询专业医生,遵医嘱规范治疗,不可以随意盲目用药。
禁用情况
对本品中任一成分过敏的人,禁止服用。
孕妇禁用。
慎用情况
过敏体质者慎用。
哺乳期女性慎用。
脾胃虚弱者慎用。
高血压、心脏病、
肝病、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本品药性苦寒,有凉血散瘀的作用,且其中所含
山豆根浸膏具有一定毒性,孕妇禁用,以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哺乳期女性:本品药性苦寒,且其中所含山豆根浸膏具有一定毒性,哺乳期女性应谨慎使用,以免对自身及婴幼儿造成不良影响,确需使用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儿童: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且服药时必须有成人监护,以免出现意外。
老年人:年老体弱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配伍禁忌
本品不宜与滋补性中药同时服用。
本品所含山豆根浸膏为毒性药材山豆根的加工品,具有一定毒性,因此本品不宜与其他含有山豆根的制剂同用,以免造成药物过量引起中毒。
如果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剂型规格
片剂:每片重0.21g。
具体用法
用法
口服,温开水送服。
用量
一次2~4片,一日3次,14天为一疗程。
药物漏用
本品一般每日用药3次,如果出现漏服,想起忘记服药的时候,距离下次服药时间已经不足标准用药时间间隔的一半,就不要再补服了,下次按时、按量服药即可。绝对不可以一次服用双倍药量。
举例:本应在当天6时、14时、22时分别服药,患者6时服用一次,14时忘记服用,18时后想起,则无需补服,于22时正常服用即可。若在18时前想起,则应立即补服,再于22时正常服药即可。
药物过量
本品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过量服用可能会损伤脾胃,出现恶心、呕吐、胃痛、腹痛、腹泻等不适。
如果不慎服用过量,应立即停药,症状较轻者,一般可自行缓解;若症状较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对症治疗。
药物停用
如果用药后出现食欲减少、胃脘不适、大便溏稀等不适,应立即停药,症状严重者还应去医院就诊。
遵医嘱足疗程用药后,症状明显改善或症状消失,可在医生指导下停止用药。
不良反应
消化系统
表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胃不适等。
处理方法:如果症状较轻一般无需处理,但应注意清淡饮食;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出现加重,还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止吐、止泻等对症治疗。
过敏反应
处理方法:出现皮疹、瘙痒时,应立即停药,症状严重者还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对症治疗、抗过敏治疗等。
其他
表现:如头晕。
处理方法:注意适当休息,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出现加重,还应及时停药就医,遵医嘱进行止痛等对症治疗。
药物贮存
密闭,防潮保存。
放于儿童不能接触到的地方。
其他
用药期间忌烟酒。
用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及腥发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海鲜等。
请严格按照用法用量用药,不宜长期服用本品。
如果患者出现较多脓肿、脓疱、囊肿等损害,应尽快去医院就诊。
注意保持面部卫生,不可用手挤压患处。
不宜滥用化妆品和外涂药物,确需使用者,应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使用。
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