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发病早期,结石较小、临床症状可能不明显
可出现血尿和腰痛,也可能无不适症状
结石形成与环境、饮食习惯、遗传、疾病、使用药物等因素有关
多采取药物治疗等保守治疗
定义
早期肾结石并不是严格的医学概念,肾结石的形成是逐渐发展的过程,早期肾结石只是强调在疾病出现的早期,结石较小、临床症状可能不甚明显。
肾结石是指位于肾集合系统内(包括肾小管、集合管、肾盏、肾盂)的结石,早期可无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可表现为血尿和腰痛等。
部分患者在首次发现肾结石时,结石已经较大,甚至出现肾功能受损,但临床症状并不明显,所以,症状轻重与肾结石病情的严重程度并不直接相关。
发现早期肾结石,应积极诊治,因为任何部位的泌尿系结石都可能始发于肾脏,而肾结石又直接危害肾脏。
分类
按肾结石的发病原因分类
代谢性结石:由机体代谢异常导致的肾结石。
感染性结石:由细菌感染导致的肾结石。
药物性结石:有些药物在尿液中浓度高却溶解度较低,容易形成尿路结石;或者诱发结石形成的药物导致的肾结石。
根据结石成分分类
草酸钙结石:结石质硬,不易碎,粗糙,不规则,呈桑葚样,尿路平片可检查出来。
磷酸盐结石:与尿路感染和梗阻有关,易碎,表面粗糙,不规则,常呈鹿角形,灰白色、黄色或棕色,尿路平片可见分层现象。
尿酸结石:与尿酸代谢异常有关,其质硬,光滑,多呈颗粒状,黄色或红棕色,纯尿酸结石不被尿路平片所显影。
胱氨酸结石:胱氨酸结石是罕见的家族性
遗传性疾病所致,质坚,光滑,呈蜡样,淡黄至黄棕色,X光平片不显影。
发病情况
肾结石在发达国家的年发病率0.04%~0.30%,人群患病率4%~20%。双肾结石占8%~15%。其中中青年占80%。
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不同地区存在差异,男女之比为(3~9):1。
肾结石的病因比较复杂,与种族、遗传、环境因素、疾病等因素有关。目前认为结石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致病原因
不同成分的结石,其病因不同。各种致病因素,最终会引起尿液的代谢改变,如果泌尿系统存在一些局部致病因素(包括尿路的梗阻、感染和尿路黏膜表面有损伤,或尿路中有异物存在),会促进结石形成。
内在因素
遗传与种族
种族:结石的发病与种族有一定的关系,这可能与皮肤色素的保护作用、蛋白摄入量少、
尿钙排泄减少等因素有关。
疾病
尿路疾病:尿路存在梗阻、感染、异物都是引发结石形成的局部因素,如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肾输尿管畸形、
马蹄肾等均导致结石形成。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素抑制肾对钙和磷的重吸收而使尿钙、磷排泄增加,这就大大增加了草酸钙结石形成的风险。
骨骼脱钙:由于截瘫或外伤等原因长期卧床引起的骨骼脱钙,进而导致高钙尿和
尿磷排出增加,在卧床早期特别明显。
痛风:痛风时体内合成嘌呤过多,产生过量的尿酸,造成高尿酸血症,同时出现高尿酸尿。据统计,10%~20%的痛风患者合并尿酸结石。
其它疾病:皮质醇症、维生素D中毒、糖尿病、肾钙乳等都会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
外部因素
地理环境
炎热、干旱、干燥的气候,山脉、沙漠、热带地区的发病率较高。
在气候干燥的环境中,由于脱水、尿量减少,会增加晶体尿的形成,更易形成结石。
饮食
食物中蛋白质、脂肪、精制糖、嘌呤、草酸、植酸、钙、磷和维生素等都对结石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有些微量元素(如铝、铅、镉等)可以促进结石的形成。
水的摄入过少或出汗多等因素,可造成尿液浓缩,增加晶体尿的形成,结石风险增高。
药物
由药物引起的肾结石占肾结石总数的1%~2%。
由于某些药物本身的溶解度很低,当其直接排入尿液时,如浓度过高,就会形成结石,如
氨苯蝶啶、磺胺类药物。
有些药物能够诱发结石形成,如乙酰唑胺、维生素D、维生素C和糖皮质激素等。
高危因素
具有以下情况者肾结石的患病风险较高。
饮食中动物蛋白与精制糖多、膳食纤维摄入少者。
地处炎热地区,出汗多,喝水较少者。
长期卧床、日常活动较少者。
有肾和输尿管结构异常者。
肾结石最常见的症状是腰痛和血尿。
主要症状
疼痛
结石稳定时一般很少引起明显疼痛;结石移动或梗阻严重时可表现为
钝痛或绞痛,有时还会出现放射痛。
钝痛
较大结石在肾盂或肾盏内压迫、摩擦或引起积水时可出现胀痛或钝痛。
疼痛多见于患侧肋脊角或上腹部。
绞痛
较小的结石移动性大,能引起
平滑肌痉挛,可出现
肾绞痛。典型的肾绞痛为突然发作,呈剧烈的刀割样痛。
肾绞痛发作时,患者常伴有恶心、呕吐。疼痛加重时也可表现为坐立不安、身体蜷曲、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可呈虚脱状态。
放射痛
疼痛可沿输尿管向下放射到下腹部、外阴部和大腿内侧。
男性可放射到阴囊和睾丸;女性放射到阴唇附近。
血尿
血尿是肾结石常见的重要表现。
血尿多发生在疼痛之后,有时是唯一的症状。
其他症状
排石
少数患者可能发觉自行排出细小结石。
结石进入膀胱尿道后,可出现排尿中断现象。排石后疼痛及血尿症状可减轻或消失。
并发症
早期肾结石,一般尚未出现并发症,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和加重,可能出现以下并发症:
肾积水
肾结石下移至输尿管,可引起
肾积水和
输尿管扩张。严重者使肾功能受损。
尿路感染
结石作为异物,可引起细菌侵入和繁殖,诱发感染,严重者可引起畏寒、
高热、
感染性休克等。可发生
急性肾盂肾炎、
肾积脓和
肾周围炎,严重者甚至可发展为
肾周脓肿。
息肉和肿瘤
肾结石长期刺激肾盂,对局部黏膜产生损害和慢性炎症刺激,易形成
息肉。还可能发生
鳞状上皮细胞化生,甚至引起鳞状上皮细胞癌。
当影像学检查发现肾结石,或者出现腰腹部疼痛都应及时就医检查,避免病情延误。
就医科室
泌尿外科
当出现腰腹部疼痛,伴有恶心、呕吐,肉眼血尿等症状,或并无症状但体检发现肾结石,建议及时于泌尿外科就诊。
急诊科
如夜间发病,或突然出现腰腹部剧烈疼痛时,应立即送急诊科就诊治疗。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诊前尽量记录出现的症状及持续时间等情况。
如有肾结石相关检查结果或影像资料需携带就诊。
建议着装尽量宽松舒适,易于穿脱,方便检查。
就医前虽然疼痛剧烈,但不宜自行口服止痛药,以避免掩盖病情,影响治疗。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出现过腰腹部疼痛,持续多长时间了?能否自行缓解?
疼痛有无向大腿内侧、睾丸或阴唇等部位放射?
是否伴有恶心、呕吐?
是否出现过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症状?持续多长时间了?
是否排出过小结石?
是否有发热?体温最高达多少度?
病史清单
有无泌尿系结石家族史?
是否有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畸形等泌尿系疾病病史?
是否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病史?
是否长期服用乙酰唑胺、维生素D、维生素C和皮质激素等药物?
是否长期饮水量过少?
是否平时活动量较少?是否长期卧床?
是否对药物、食物过敏?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尿细菌培养、血生化检查等。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其他药物:乙酰唑胺、维生素D、维生素C和糖皮质激素。
早期肾结石常无典型的症状,很多人都是在偶然影像学检查时发现有肾结石。超声或X线检查是肾结石的主要确诊依据。
诊断依据
病史
可能有结石病史或结石家族史。
有泌尿生殖系统解剖异常或疾病史。
有代谢异常疾病史(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和特殊药物服用史(磺胺类药物、乙酰唑胺、维生素D、维生素C和糖皮质激素等)。
临床表现
症状
体征
疼痛发作时,医生检查腰部,按压、叩击时均可出现疼痛。结石并发重度积水时,可触及肿大的肾脏。
实验室检查
尿化验
尿常规
尿中红细胞常见,是诊断结石的重要证据。
尿液中有白细胞,提示可能存在尿路感染。
有时可发现尿液中有晶体。
尿pH的高低常可提示结石成分。
特殊检查
尿结晶检查:应留取新鲜尿液,可提示结石性质。
尿细菌培养:尿液细菌培养可能呈阳性,结合药敏试验指导抗生素的使用。
血生化检查
血清离子
当怀疑
泌尿系统结石与代谢异常有关时,应测定血、尿的钙、磷、尿酸、草酸等,必要时行钙负荷试验。
特别是双肾或复发结石患者需注意血钙和血磷变化,同时建议行甲状旁腺功能相关检查。
肾功能
尿素氮和肌酐的测定可了解患者的肾功能。当肾功能受到损害时血中的尿素氮、肌酐可升高。
结石分析
可确定结石性质,便于指导选择合适的治疗疗法或制定结石的预防措施。
影像学检查
所有具有泌尿系结石症状的患者都应该进行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能够评价
肾积水和肾实质萎缩的程度,可发现X线片不能显示的小结石和透X线结石。
对造影剂过敏、妊娠妇女、肾功能不全、无尿患者,不能行
静脉尿路造影时,选择超声检查有助于诊断。
尿路X线平片
尿路X线平片确诊肾结石的重要方法,还可看到肾的外形,结石的大小、形态和部位。
检查效果主要取决于结石的成分和厚度,但易受患者的胖瘦、肠道积气的影响。通常结石含钙愈多,X线片显示愈清楚;含钙少或结石小则显示不清,甚至模糊看不出。
静脉尿路造影
静脉尿路造影可了解双肾功能、有无积水和整个尿路情况,并为选择治疗提供依据。
还能发现引起肾结石的局部病因,如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
马蹄肾等畸形。
CT
CT能分辨出0.5mm的微小结石,并且能够显示X线透光结石。
增强CT有助于鉴别不透光的结石、
肿瘤、血凝块以及是否存在尿路畸形等,还能够显示肾积水的程度和肾实质的厚度,用于评估肾功能变化。
磁共振水成像
磁共振水成像不作为常规检查手段。
对于不适合做静脉尿路造影的患者(如造影剂过敏、严重肾功能损害、儿童和孕妇等)可考虑采用。
放射性核素肾显像
放射性核素肾显像主要用于确定分肾功能,评价治疗前肾功能情况和治疗后肾功能的恢复情况。缺点是不能直接显示泌尿系统结石。
鉴别诊断
早期肾结石多无明显症状,首发症状以疼痛为常见,需注意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输尿管结石
相似点:都可表现为血尿、腰痛、恶心、呕吐。
不同点:
输尿管结石是由肾结石降入输尿管导致的结石,也有部分输尿管结石是由于
输尿管梗阻导致的,行泌尿系CT、彩超可加以鉴别。
急性胆囊炎
相似点:均可出现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不同点:
急性胆囊炎多有发热,并可出现
黄疸,按压腹部可出现右上腹、上腹或剑突下疼痛,
墨菲征呈阳性,超声检查可发现
胆囊增大等改变,行CT可鉴别。
胆石症
相似点:均可出现疼痛、恶心、呕吐等不适。
不同点:
胆石症的疼痛可反复发作并伴有发热,少部分严重者发展为急性胆囊炎时,右上腹可有明显触痛,行CT、超声检查可鉴别。
异位妊娠破裂
相似点:均可表现为突发的下腹部疼痛。
不同点:
异位妊娠破裂发生于育龄期女性,一般是一侧下腹部疼痛,且伴有阴道出血、肛门坠胀感,出血增多可导致全腹痛,并可能有休克表现,行泌尿系CT、超声检查可鉴别。
治疗目的:去除梗阻因素和感染因素,排除结石,减除对肾脏的损害,挽救肾功能,减轻患者的痛苦,预防复发。
治疗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多数不需要采用手术治疗。
一般治疗
饮水治疗
根据24小时尿成分分析及血生化检查,调整饮食结构和饮水习惯。增加饮水,24小时尿量维持在2000ml以上。
运动及减重
减重,控制BMI(身体质量指数)低于25kg/m2。在身体状态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运动,促进排石。
出现疼痛时则避免活动,可卧床休息,进行局部热敷,通过深呼吸减轻疼痛。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对症止痛
适应证:确认肾结石后,如出现
肾绞痛,需要紧急处理止痛。
常用药物
阿片类镇痛药,如二氢吗啡酮、喷他佐辛、布桂嗪和
曲马多等。
解痉药,如M型胆碱受体阻断剂(硫酸阿托品和654-2)、钙通道阻滞剂(
硝苯地平)、
黄体酮、α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
注意事项:从使用非甾体镇痛抗炎药开始,如疼痛持续,可换用其他药物;镇痛药可与阿托品等解痉药联合使用。
促进溶石/排石
对于早期肾结石直径小于0.6cm,表面光滑,结石以下尿路无梗阻,结石未引起尿路完全梗阻者,可尝试药物排石,可结合结石的成分,使用不同的药物,常用的药物如下:
尿酸结石
口服别嘌呤醇、橼酸氢钾钠或
枸橼酸钾。对
高钾血症者,可选择碳酸氢钠或
枸橼酸钠。
胱氨酸结石
口服枸橼酸氢钾钠或碳酸氢钠,维持尿液pH7.5以上。尿
胱氨酸排泄高于3mmol/24h时,可应用
硫普罗宁或
卡托普利。
感染性结石
根据尿培养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口服
氯化铵或
甲硫氨酸酸化尿液。对于严重感染者,可使用乙酰羟肟酸。
其他药物
可服用各种排石冲剂或中药煎剂,配合多量饮水和适当运动有助于结石排出。
近年来报道口服α-受体阻滞剂或钙离子通道拮抗剂,有助于排石。
手术治疗
早期肾结石可通过保守治疗,无需手术,但对于保守治疗无效,且患者疼痛剧烈不能被药物缓解时,以及肾结石直径大于6mm时,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原理:通过X线或超声对结石进行定位,利用高能冲击波聚焦后作用于结石,结石裂解粉碎,随尿液排出体外。
适应证:适用于直径≤2cm的肾结石。
禁忌证:结石远端
尿路梗阻、妊娠、
出血性疾病、严重心脑血管病、过于肥胖、肾位置过高、结石定位不清等。
注意事项:一次治疗未必能排出结石,通常治疗次数不超过2~3次,两次治疗时间间隔在10~14天以上。
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
方法:经尿道置入输尿管软镜,沿导丝进入肾脏找到结石,行碎石或取石。
适应证:通常用于2cm以下肾结石。早期肾结石较小,比较适合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治疗。
禁忌证:严重凝血机制障碍、急性尿路感染、严重尿路狭窄等。
注意事项:急性尿路感染有时需要先做引流手术,待感染控制后再行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手术。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方法:在超声或X光定位下,经腰背部细针穿刺直达肾盏或肾盂,在肾镜下取石或碎石。较小的结石通过肾镜用抓石钳取出,较大的结石粉碎后再清除。
适应证:适用于所有需手术的肾结石。
禁忌证:凝血机制障碍、过于肥胖穿刺针不能达到肾,或某些
脊柱畸形者。
注意事项:对于复杂性肾结石,单一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或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都有困难,可以联合应用,互为补充。
开放手术
开放手术目前已经较少使用,特别是对于早期肾结石,通常无需手术,仅介绍以下术式作为参考:
肾实质切开取石术:目前应用较少。
肾部分切除术:适用于结石在肾一极或结石所在肾盏有明显扩张、实质萎缩和有明显复发因素者。
肾切除术:因结石导致肾结构严重破坏,功能丧失,或合并
肾积脓,而对侧肾功能良好,可将患肾切除。
病因治疗
部分患者能找到导致结石形成的相关疾病,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预防结石复发。
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主要是甲状旁
腺瘤),切除腺瘤可防止结石复发。
如有尿路梗阻者,应积极解除梗阻,避免结石复发。
早期肾结石如果及时干预,总体预后较好,但易复发。
治愈情况
早期肾结石经过治疗,大部分可排出结石并恢复良好。
但需要注意的是肾结石复发率很高,如肾脏草酸钙结石,其1年复发率约为10%,5年为35%,10年为50%。
危害性
肾结石可引起剧烈疼痛,带来很大的痛苦,无法正常休息、工作、学习等。
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引发
肾积水,进而造成肾功能损害。肾结石还可能导致尿路损伤及感染、
息肉和
肿瘤等并发症。
肾结石容易复发,带来心理负担。
早期肾结石应在日常生活中加强管理,以便控制疾病的发展,减少复发,避免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的出现。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清淡饮食,限制过多钠盐摄入。
大量饮水,24小时尿量维持在2000ml以上。
限制动物蛋白质的过量摄入,高动物蛋白饮食与含钙结石的形成有关,每天的摄入量应该限制在0.8〜1.0g/kg。
针对不同性质的肾结石进行饮食调整,如草酸钙结石患者应低钙饮食;合并高尿酸尿症的结石患者应避免高嘌呤饮食。
生活管理
加强体育锻炼,适度运动,可选择跑步、游泳等活动。
体内留置输尿管支架管者,避免剧烈运动以免支架管脱出,并按时拔管。
病情监测
治疗期间遵医嘱用药,治疗后按时复诊,常用的复查项目有肾功能、尿常规、彩超、CT等。
日常生活中密切关注身体变化,如有腰腹部疼痛、血尿、排石等表现时,要考虑到结石复发的可能,应及时就诊。
随诊复查
随诊重要性
无论是手术治疗还是
体外冲击波碎石后,体内仍可能残存一些细小的结石,因此,治疗后仍需复查,评估后续排石效果。
对于部分患者,针对肾结石治疗后,体内仍存在结石的易感因素或原发疾病,仍需后续治疗。
肾结石存在复发的可能性,肾结石治疗后在5年内约1/3患者会复发。
随诊时间
保守治疗者:建议经治疗后1~2周到医院复查,若长时间未能排出结石,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不宜盲目等待。
手术治疗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定期复查,此后建议每年复查一次。
病程中如有疼痛加重、恶心、呕吐、血尿、排石等异常表现,随时就诊,不必严格参考随诊方案。
复查的主要项目
手术患者复查主要项目包括尿路X线平片、B超或者CT等,并与术前对比。
确认无结石复发者仍应定期随访检查,推荐B超、泌尿系CT平扫的序贯检查,如B超发现结石复发后进一步行CT评估,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处理。
预防
凡有结石史的患者都应养成多饮水的习惯,以稀释尿液,保持每日尿量在2000ml以上。
改善饮用水的水源水质,确保水质的安全卫生。
限制食物中的钠摄入,同时要限制草酸盐、过量蛋白质的摄入。
减少或避免易诱发结石形成药物的使用,如乙酰唑胺、维生素D、维生素C和皮质激素等,用药前请咨询专业医师或药师。
长期卧床患者应多活动,多翻身,可在床上加强锻炼,以减少骨质脱钙。
定期体检,了解有无代谢异常、尿路感染、
尿路梗阻性疾病等,并积极治疗。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