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儿童
青少年和成人也可感染,但较少发病
主要表现为口腔溃疡、手部和脚上的皮疹
目前没有特效药,以对症治疗为主
定义
手足口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由多种
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多见于学龄前儿童。
主要表现为发热,以及手、足、口腔等部位的
斑丘疹(高出或不高出皮肤的
皮疹,压之退色)、
疱疹(高出皮面、内含液体的局限性皮损)。
分型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两型。
普通型
多数属于此类,急性起病,病情轻微。
特征是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散在疱疹、
丘疹、溃疡。
一般1周左右痊愈,即使未经治疗也可自愈。
重症型
少数人属于此类,多为3岁以下小儿,病情严重且进展迅速。
极少数病情危重,痊愈后容易遗留后遗症。
发病情况
发病时间
热带、亚热带地区,全年都可发病,散发和暴发无明显季节规律。
温带地区,全年都可发病,但夏秋季节明显多发。
我国北方7月前后高发,南方5月及9~10月前后高发。
病程情况
急性发病,病程有自限性。
多数发病后1周左右自愈。
若属于重症病例,或伴有
无菌性脑膜炎、神经源性肺水肿、心肌炎、循环障碍等危重并发症,则病程较长。
传染性
本病传染性强,容易引起暴发或流行。
在我国按照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和控制。
发病后1周内传染性最强。
症状和体征消失后数周内,传染性仍可存在。
发病率
手足口病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发生,具体发病率报道不一。不同年份、不同地区发病率不同。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2008—2018)数据,发病率最低的年份是2008年,37/10万;最高的年份是2014年,205/10万。
高发人群
主要见于学龄前儿童,尤其以5岁以下儿童高发。
5~10岁儿童较少发病。青少年及成年人可以患病,但比较罕见,且呈隐性感染,即感染后无明显临床症状。
多种肠道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其中最重要和最常见的是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传播,患者和有感染但不发病的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
致病原因
本病主要是由
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包括肠道病毒属的多种病毒。
致病肠道病毒分类
肠道病毒71型(EV71)
最重要和最常见的致病病毒之一。
近年来引起手足口病流行的主要病毒。
部分感染此型病毒者,并发
无菌性脑膜炎、神经性肺水肿、心肌炎、循环障碍等危重并发症。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
最重要和最常见的致病病毒之一。
柯萨奇病毒A组其他病毒
柯萨奇病毒A组CVA2、CVA4、CVA5、CVA6、CVA10、CVA12。
柯萨奇病毒B组其他病毒
柯萨奇病毒B组CVB2~CVB5、CVB13等。
埃克病毒(ECHO)
埃克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也引起发病。
肠道病毒特性
肠道病毒在感染者的排泄物、分泌物、唾液、
疱疹液中生存,因此接触这些物质容易被传染本病。
肠道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室温下可存活数日,尤其容易在湿热环境中生存。
肠道病毒在50℃的环境下可以被迅速杀灭,因此可通过高温煮沸衣服、餐具等个人用品进行消毒。
感染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后,可获得针对单一病毒的长期免疫力。
由于致病的肠道病毒种类、型别多,因此可发生反复感染或多种肠道病毒混合感染。
传染源
手足口病患者。
手足口病隐性感染者。
感染后没有明显临床症状者,多为成年人。
散发时期(与暴发或流行相对应的时期)主要通过隐性感染者传染。
传播途径
人群密切接触传播
常因接触感染者的手、洗漱用品、餐具、玩具、贴身衣物、床品等发生感染。
本病容易在托幼机构发生流行,集体环境中容易接触到被病毒污染的手及物品。
呼吸道传播
打喷嚏、咳嗽或这些行为污染的空气飞沫,可传播本病。
消化道(粪-口途径)传播
食用被病毒污染的食物、饮用被病毒污染的水都可导致发病。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由于缺少特异性免疫力,婴幼儿、儿童是主要患者群。
发病机制
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病毒入侵后可以通过两次病毒血症引起的病理生理变化,对身体各组织器官造成损害。
肠道病毒EV71具有嗜神经性,容易侵犯外周神经,并进入中枢神经系统,通过直接感染、免疫损伤引发大脑、中脑、小脑、
脑干损伤。
第一次病毒血症
致病的肠道病毒,从咽部或肠道侵入人体,在局部黏膜、淋巴组织中大量增殖,然后释放到血液中,经血液循环引起局部一系列炎症反应。
表现为轻度不适或无明显不适。
第二次病毒血症
病毒在全身淋巴结、肝脾、骨髓内继续大量增殖,再次释放到血液中,随血流到达全身各器官,进一步增殖,并引起相应的组织及器官病变。
表现为皮肤疱疹、溃疡,(在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无菌性脑膜炎,(在心脏引起)心肌炎等。
大多数轻症患者可能会先出现发热、咽痛,也可能不明显,一两天后,口腔或咽喉前部出现溃疡并伴有疼痛感,还有可能在手、脚甚至臀部出现
皮疹。
普通型症状特点
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急性发病,初期有轻度上呼吸道感染(感冒)的前驱症状(疾病的预兆)。
可见疲倦、咳嗽、流涕、食欲降低、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
发热
半数患者在发病前1~2天或发病同时,出现发热症状。
多为低、中度热,在38℃左右。
也可不伴有明显发热。
不同部位出疹表现
口腔黏膜
发病后1~2天,口腔黏膜出现散在
疱疹,或灰黄色溃疡。
皮疹为粟粒大小。
口腔黏膜出疹多见于舌、颊黏膜和硬腭等处。
伴有咽痛、嘴痛,婴儿可因此拒绝进食。
手、足、臀等部位
手、足、臀等部位皮肤上出现红色斑丘疹、疱疹。
疱疹偶尔也可出现在躯干上。
疱疹呈离心性分布、圆形凸起,大小不等,周围有红晕,疱内有少量浑浊液体,5~10天内结成硬皮,然后逐渐消失。
皮肤损伤(皮损)特点
皮疹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
特殊情况
个别感染者不出现皮疹。
重症型症状特点
少数人(多为3岁以下的小儿)病情进展迅速,属于重症病例。
重症病例也具有普通病例的前驱症状、发热、出疹等表现,还可在发病后1~5天内出现神经系统受累、呼吸、循环功能障碍等表现。
极少数重症病例病情危重,甚至导致死亡,或痊愈后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
进展期表现
神经系统损害
病情进展迅速,发病后1~5天出现相应神经系统受累症状,类似于
脑膜炎、
脑炎、
脑脊髓炎等疾病表现。
可有精神差、嗜睡、烦躁、易惊、头痛、呕吐。
呼吸功能障碍
病情进展迅速,发病后1~5天出现相应呼吸功能障碍表现。
呼吸浅快,严重时呼吸困难。
口唇发绀(皮肤黏膜青紫色)。
咳嗽。
咳出粉红色或血性泡沫痰。
循环功能障碍
面色青灰,皮肤出现花纹,四肢发凉,出冷汗。
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按压口唇黏膜、脚趾或者手指指甲、指腹,按压后转为白色,由白色恢复为红色的时间为毛细血管充盈的时间,正常情况下2~3s)。
心率增快或减慢,血压升高,严重时血压降低,或休克,濒临死亡。
恢复期表现
重症病例得到及时救治,可出现恢复期表现,预示病情得到控制,逐渐向好的方向发展。
体温逐渐恢复正常。
降低对血管活性药物的依赖。
神经系统症状逐渐消失。
呼吸功能和循环功能逐渐恢复。
发病2~4周出现脱甲(指甲或趾甲脱落)。
并发症
重症病例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痊愈后可能会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
脱水
吞咽疼痛、饮水困难等原因,导致进水量少;
高热等导致水分丢失增加。
无菌性脑膜炎
少见,但是属于严重的并发症。
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恶心、呕吐、颈强直(脖子僵硬)等。
脑干脑炎
严重者脑功能明显受到影响,甚至发生脑的永久性损害。
主要表现为心烦气躁、不安、嗜睡,臂或腿肌肉无力,
复视,发生语言障碍、听觉障碍,昏迷不醒等。
急性弛缓性麻痹
发生率为2%~10%,及时治疗多可逆转。
主要表现为肌肉张力减弱(身体变软),肌肉力量下降,腱反射(叩击肌肉、肌腱和骨膜时引起肌肉快速收缩反应的一种生理反射)下降或完全消失。
严重者遗留肢体无力的后遗症。
神经源性肺水肿
主要表现为呼吸急促、血压升高、脉搏增快、心动过速、发绀、咯粉红色泡沫样痰等。
重症可致呼吸衰竭而死亡。
心肌炎
主要表现为急性胸痛、心悸、心律失常,严重时出现晕厥、心源性猝死。
多数预后良好,重症可致死亡。
肺炎
其他并发症
一般就诊于感染科、儿科、急诊科。
就医科室
感染科
出现发热、疲倦、食欲下降、手/足/臀部/口腔红色小
皮疹或
疱疹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到感染科或发热门诊就诊。
儿科
儿童出现上述症状可去儿科就诊。
急诊科
出现
高热、嗜睡、烦躁、呼吸困难等紧急情况时,建议立即去急诊科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时,常需要做全身体格检查,建议穿着容易穿脱衣服。
建议提前安抚患儿,鼓励其配合检查和治疗。
高热患者,可先进行物理降温,如冷敷额头,以及用温水擦拭手、足、腋窝等部位。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发热?最高多少度?
是否有手、足、口、臀部的皮疹或者疱疹?痒不痒?
是否有头痛、呕吐?
这些症状出现多久了?
病史清单
是否有接触过手足口病患儿?
以前是否出现过类似症状?
是否接种过手足口病疫苗?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生化检查
影像学检查:脑电图
诊断依据
一般通过流行病学史、典型症状、体格检查即可诊断,但表现不典型者须经实验室病原学检查明确诊断。
病史
有集体生活史(如幼托机构),集体内有手足口病发生。
有疑似感染者接触史,或被污染物品接触史。
临床表现
夏秋流行季节发病。
学龄前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发病)。
初起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随后发热。
口腔、手、足、臀等部位出现散在分布的
斑丘疹、
疱疹样损害。
口腔黏膜上散在灰黄色溃疡、粟粒样疱疹。
少数重型病例出现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
肌无力、惊厥(阵挛性抽动)等严重表现。
重症病例可有以下体征。
血压升高,脉搏缓慢,婴儿可有前囟隆起,呼吸节律不规则或呼吸停止。
口唇发绀(皮肤黏膜青紫色)。
指(趾)发绀,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
重症病例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
血生化
部分感染者有谷丙氨基转移酶(ALT)、谷草氨基转移酶(AST)、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轻度升高。
重症病例可能有肌钙蛋白、血糖升高。
脑脊液检查
累及神经系统时,可有外观清亮,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增多,以
单核细胞为主,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
病原学检查
检测咽部或气道分泌物、粪便、疱疹液,或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中的标本,具有以下任何一项证据可确诊。
肠道病毒(CVA16、EV71等)特异性核酸检测阳性。
分离出肠道病毒,并鉴定为CVA16、EV71或其他可致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
血清学检查
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CVA16、EV716或其他可致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中和抗体有4倍以上升高,也可确诊。
影像学检查
X线及CT检查
主要做胸部正位片及侧位片。
部分感染者的肺部阴影以单侧为主,快速进展为双侧大片阴影。
头部磁共振成像检查
并非常规检查项目,医生怀疑存在神经系统受累时需做此检查。
以脑干、脊髓灰质损害为主。
超声心动图
重症病例可有心肌收缩或舒张功能减低,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射血分数降低。
其他检查
脑电图
非常规检查项目,医生怀疑存在神经系统受累时需做此检查。
部分感染者表现为弥漫性慢波。
少数可出现棘(尖)慢波。
心电图
多数无特异性改变。
鉴别诊断
本病普通病例需与水痘、
疱疹性口炎、
疱疹性咽峡炎、风疹等疾病相鉴别;重症病例需与其他疾病引起的
脑炎或
脑膜炎、肺炎、暴发性心肌炎等疾病鉴别。
水痘
不同点
皮损遍布全身,胸、腹、背部最多见,初起为粟粒大小红色丘疹,数小时后即转变为疱液清亮的水疱。
病原学检查有助于鉴别。
疱疹性口炎
相同点:口腔黏膜上出现疱疹、溃疡。
不同点:疱疹性口炎由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四季均可发病。手、足部不出现
皮疹,可伴有发热。病原学检查有助于鉴别。
疱疹性咽峡炎
相同点:发热、咽痛,口腔黏膜上疱疹、溃疡。
不同点
皮疹主要出现在口腔后部,一般不出现在颊黏膜、舌、齿龈、手足等部位。
病原学检查有助于鉴别。
风疹
相同点: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感冒)的前驱症状(疾病的预兆),皮肤上的丘疹。
不同点
皮疹先出现在面部,随后分布于颈部并迅速遍布躯干、四肢,一天内波及全身。
病原学检查有助于鉴别。
其他病毒引起的脑炎或脑膜炎
相同点: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颈强直(脖子僵硬)等表现。
不同点
脑炎或脑膜炎常见的病毒主要有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及呼吸道病毒等。
如皮疹症状不典型,主要根据流行病学史及病原学检查鉴别,病原学检查分离或检测出的病毒并非肠道病毒。
肺炎
相同点:有发热、咳嗽、
咳痰、呼吸急促等呼吸道症状。
不同点
肺炎多无皮疹,不伴有粉红色或血性泡沫痰。
胸部X线检查表现为加重或减轻均呈逐渐演变,可见肺实变病灶、
肺不张及
胸腔积液等。
暴发性心肌炎
相同点:急性胸痛、心悸、心律失常。
不同点
暴发性心肌炎不伴有皮疹。有
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阿斯综合征发作表现(神志丧失或晕厥)。
心肌酶谱多显示为明显升高;胸部X线或超声心动图提示
心脏扩大,心功能异常恢复较慢。
目前没有特效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保持皮肤和口腔清洁,
皮疹处可以抹一些药膏。轻症不需要住院,但建议居家隔离,重症需要住院治疗,随时监测病情变化。
治疗目的和原则
治疗目的
隔离消毒,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避免病情加重。
治疗原则
普通型
本病普通病例病情较轻,有自限性,无须特殊治疗,可于家中进行一般对症处理。
家长要注意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尤其是精神状况、呼吸、脉搏、四肢皮肤温度等。
居家治疗者,若出现精神差、烦躁、嗜睡、
肌无力、
颈项强直(脖子僵硬)等表现,应立即再次就诊,住院治疗。
重症型
重症病例需住院治疗,随时监测病情变化。
如果出现心率、呼吸增快,出冷汗,手脚发凉,血压升高等表现,需及时通知医护人员,转入ICU病房治疗,严密监测
生命体征。
用药提醒: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用药、调整剂量或停药,不可自行寻求偏方治疗。
一般治疗
隔离、消毒
普通病例可在门诊随诊治疗。但要注意隔离2周,避免交叉感染。
居家隔离需待症状消退、皮疹结痂后再解除。
病情较重或有重症倾向的感染者要住院隔离治疗。
感染者用过的个人物品,例如玩具、餐具、贴身衣服、床品,以及分泌物、排泄物应彻底消毒处理。
个人物品高温煮沸消毒。
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用含氯消毒液处理。
每天开窗通风2次,定时进行空气消毒。
陪护人员要勤洗手、戴口罩,接触患者前后要双手消毒。
尽量减少陪护及探视人员。
调整日常生活
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
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衣被不要过厚,出汗后及时更换衣被。
避免用肥皂、沐浴露清洁皮肤。
清淡饮食,补充营养,定时定量用餐,以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如牛奶、稀粥、鸡蛋羹等。
如果小儿因疼痛拒食,营养摄入严重不足,最好住院治疗,以获得静脉营养支持。
适当休息,保证充足睡眠时间。
护理皮疹
做好口腔护理
早晚刷牙,进食前后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口腔内
疱疹及溃疡严重者,吃饭前后用生理盐水或遵医嘱用医用漱口水涂抹患处或含漱。
也可使用维生素B
2粉剂,或将
蒙脱石散调成糊状,饭后用棉签敷在溃疡面上。
护理手足部皮疹
剪短小儿指甲,必要时包裹小儿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初期疱疹未破溃,可使用
炉甘石洗剂或5%碳酸氢钠溶液涂抹治疗。
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使用0.5%碘附涂抹治疗。
有继发感染者,可局部用抗生素软膏涂抹治疗。
护理臀部
随时清理小儿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可局部使用红霉素、鱼肝油涂擦减轻疼痛并预防感染。
降温处理
家长应定时给小儿测量体温,低热、中等热无须特殊处理,鼓励多饮水。
如果体温超过38.5℃,可物理降温或口服退热药物(如
对乙酰氨基酚)治疗。
重症病例对症治疗
营养支持
给予
营养支持,必要时静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保护重要脏器。
神经系统受累
降低、控制颅内高压
限制入量,记录出入量。
积极进行甘露醇治疗以降低颅压,根据病情调整用药时间、剂量。
应用糖皮质激素
控制住病情后应尽早减量或停用。
若病情进展快、比较凶险,可考虑加大用药剂量。
免疫球蛋白:可酌情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
呼吸及循环衰竭
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出现
低氧血症、呼吸困难等呼吸功能衰竭表现,应及时给予气管插管、正压机械通气治疗,以保证氧气供应。
在维持稳定血压的前提下,可根据
中心静脉压、心功能等情况限制液体入量。
头肩抬高15°~30°。
根据血压、循环等病情变化情况,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利尿剂等。
继发感染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
其他治疗措施
注意监测血糖变化情况,若出现严重高血糖可应用
胰岛素控制。
抑制胃酸分泌,若胃酸分泌过多可应用胃黏膜保护剂及抑酸剂等。
抗病毒药物治疗
目前没有特效抗病毒药物或特异性治疗手段。
就诊时多已超过发病后48小时,因此一般不推荐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
中医治疗
中医的各种治疗,都需要在专业中医师的准确辨证下进行。
中药汤剂
治则:清热、祛湿、解毒。
风热外侵证:治以宣肺解表、清热化湿,临床多用甘露消毒丹加减。
湿热蒸盛证:治以清热凉营、解毒祛湿,常用清瘟败毒饮加减。
邪毒内陷厥阴心肝:治以解毒清热、息风开窍,多用
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
中成药治疗
口服药物:
清热解毒口服液可治疗风热外侵型手足口病,清胃黄连丸可治疗湿热蒸盛型手足口病。
多数病情较轻,可在10天内自愈,有严重并发症的重症病例可能会危及生命。感染后不会被同一病毒再次感染发病,但是可被其他病毒感染,因此可能会反复发病。
治愈情况
本病有一定自限性,多数病情较轻,可在10天内自愈。
合并有中枢神经系统或心肺衰竭并发症的重症病例预后较差。
少数为重症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可引发神经系统、呼吸、循环功能的多种并发症。
危重病例可能威胁生命,引发死亡。危重型
脑炎、心肺功能衰竭、
肺出血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并发症。
大多数痊愈后无后遗症,但重症病例、严重损害神经系统者可能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
危害性
影响日常生活
皮肤损害
一般不遗留皮肤损害,但严重搔抓或继发感染者,容易遗留皮肤损害。
病情危重死亡或遗留后遗症
病情危重、神经系统损害严重者,可遗留吞咽困难、肢体瘫痪等后遗症状。
部分患者因居住在农村或偏远地区,未得到及时救治而病情危重,甚至危及生命。
目前的疫苗仅针对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重要的还是要做好预防,勤洗手,保持环境干净卫生,做好疫情监测。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早中期
患者常因口腔疼痛而畏惧进食、拒绝进食,饮食最好以流质食物为主,例如牛奶、豆浆、米汤、蛋花汤、蔬菜汁等,用吸管吸食能减少食物与口腔黏膜接触,减轻疼痛。
少食多餐,保证营养供应,食物以温凉为宜,避免过咸、过酸、过凉、过烫、过硬。
避免鱼、虾、蟹等容易引发过敏的食物,以及辣椒、葱蒜等辛辣、刺激食物。
退热期:口腔疼痛减轻后,可以进食软食或泥糊状食物,例如枣糕、鸡蛋羹、苹果泥、香蕉泥等。
恢复期
每日应少量多餐,积极补充优质蛋白质,如奶制品、蛋类、瘦肉等。
病情痊愈(约10天)后可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运动管理
患病期间不可剧烈运动,应充分休息,避免劳累,避免重体力活动,以免加重病情。
患病期间可以进行一些舒缓的活动,但要以不感到疲劳为度,如果有呼吸困难、胸痛、心悸、头晕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
疾病好转或痊愈后,可以适当活动身体,如散步、做广播体操等运动。
日常护理
注意保持皮肤清洁。
儿童的衣物最好选择纯棉、柔软、宽松的衣服,避免过紧、过硬、反复摩擦皮肤。
臀部有
皮疹的小儿不穿纸尿裤,可使用消毒棉质尿布,要及时处理大小便。
可以洗澡,但不可弄破
疱疹,洗澡后轻轻用毛巾吸干水分,先观察有无疱疹破损,如有破损以碘附消毒处理。
家长接触小儿身体或个人物品、分泌物、排泄物前后,都应仔细洗手。小儿的排泄物、分泌物应使用含氯消毒剂彻底消毒处理。
病情监测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咨询医生或就医。
病情发展监测
病情较轻者可居家隔离治疗,一般需隔离7~10天。
隔离期间应避免到幼托机构等集体生活场所,避免传染疾病给他人,也避免患儿自身发生反复感染或混合感染。
注意小儿有无低热、全身不适、腹痛、异常哭闹、烦躁不安、咳嗽、流涕等症状。
注意观察体温变化,体温高于38.5℃,可以遵医嘱使用物理或药物降温。
如果小儿出现
高热(高于39℃)、剧烈头痛、嗜睡、抽搐、呕吐、面色苍白、口唇发绀(皮肤黏膜青紫)、四肢冰凉、肢体抖动、精神萎靡或哭闹不止、呼吸和心率加快等表现,要立即到急诊科就诊。
小儿病情逐渐恢复过程中,家长仍然要注意观察小儿病情变化及皮肤情况,若出现反复感染或混合感染的情况,及时带小儿就诊。
用药监测
使用抗病毒药物期间要观察有无溶血、
血红蛋白减少及贫血、乏力等情况。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期间,要密切观察有无
变态反应(过敏),如荨麻疹、咳嗽、瘙痒、发热等。
预防
家庭预防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少去人群聚集、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
避免接触手足口病感染者。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家长和小儿都应尽量不留长指甲,以免洗手清洁不彻底。
咳嗽或打喷嚏应用纸巾掩住口鼻,并及时洗手。
不要喝生水,不吃生食,防止病从口入。
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活动后过度劳累。
合理饮食,保证蛋奶、蔬菜、水果等的摄入,提高机体免疫力。
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室内注意通风,勤晒衣物、棉被。
定期给个人卫生用具、玩具、婴幼儿的奶瓶奶嘴、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适当带小儿进行室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
接种疫苗
多需注射2次,间隔1个月,最好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
疫苗注射后要注意有无发热、局部疼痛、肿胀等不良反应。
集体机构预防
加强防病意识
家长及小儿需要积极接受社区手足口病宣教工作。
幼儿教师需要提高防病意识,积极接受相关培训。
幼儿教师发现疑似病例后,及时进行隔离和报告,并观察其他小儿有无不适症状。
加强卫生保障
保证每日做好晨检工作。
小儿的玩具和日常用品(毛巾、水杯、餐具、书桌、椅子等)每日做好消毒清洁。
做好楼道、厕所、地面的卫生清洁、消毒工作,每日小儿离开后要做全面的消毒处理。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时通风。
小儿的被褥、床品定时换洗、晾晒,严格消毒。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