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更多功能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由肾上腺皮质病变引起醛固酮分泌增多而导致的临床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高血压和低钾血症症状,如头晕、头痛、肢端麻木、肌无力等
主要为醛固酮瘤、单侧或双侧肾上腺增生等致醛固酮过量分泌所致
以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为主
定义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是肾上腺皮质病变引起醛固酮分泌增多,导致以高血压和低钾血症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分型
根据病因,可分为以下6种类型。
醛固酮瘤,约占35%。
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约占60%。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约占2%。
家族性醛固酮增多症。
家族性醛固酮增多症Ⅱ型,占比<6%。
家族性醛固酮增多症Ⅲ型,占比<1%。
家族性醛固酮增多症Ⅳ型,占比<1%。
分泌醛固酮的肾上腺皮质癌,占比<1%。
异位醛固酮分泌瘤,占比<0.1%。
发病情况
以往认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在高血压人群中不足1%,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一部分血钾正常的患者得以发现并确诊。
据国外报道,在1、2、3级高血压患者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病率分别为1.99%、8.02%和13.2%;在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其患病率为17%~23%。
在中国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病率为7.1%。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