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是指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反应性降低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
可表现为肥胖、皮肤改变(颈部、腋窝皮肤变黑)、低血糖(头晕、出汗)等
胰岛素抵抗具体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等有关
治疗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等
定义
胰岛素抵抗(IR)是指机体对胰岛素生理作用反应性、敏感性降低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
胰岛素抵抗可引起糖、脂代谢紊乱,从而引起糖尿病、冠心病、肥胖症、
代谢综合征等疾病。
分型
单纯曲线右移
胰岛素的靶器官如肝脏、肌肉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需要增加胰岛素剂量才能达到最大反应。
单纯曲线高度降低
单纯增加胰岛素剂量也不能够达到最大反应高度,表示靶器官对胰岛素的反应性降低。
同时伴曲线右移及最大高度降低
这表示胰岛素的敏感性和反应性均降低。
发病情况
胰岛素抵抗与冠心病、高血压、
2型糖尿病、血脂代谢紊乱等疾病发病相关。
大约50%的高血压患者伴有胰岛素抵抗。
绝大多数的2型糖尿病患者、肥胖者可见胰岛素抵抗现象。
致病原因
胰岛素抵抗是一种病理生理状态,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具体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下面因素相关。
遗传因素
胰岛素结构异常、体内存在胰岛素抗体、胰岛素受体或受体后基因突变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
正常生理状态
正常生理状态下,如青春期或妊娠期间因生理需求增加,老年人因器官储备功能的减退等,可能会出现胰岛素抵抗。
应激状态
应激状态如创伤、感染、长期血糖升高、膳食结构改变等代谢应激和心理情感应激等,可分泌过多的应激激素。
这些应激激素如糖皮质激素、
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素、生长激素等,大多是胰岛素的拮抗激素,可能导致发生胰岛素抵抗。
疾病
病理状态下,如糖尿病、
高脂血症、
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均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肥胖
肥胖是发生胰岛素抵抗最常见的危险因素,肥胖(尤其是
腹型肥胖)会使机体发生胰岛素作用下降,通常会导致
2型糖尿病。
其他
长期慢性炎症水平升高和胰岛素受体活性被抑制,可加重胰岛素抵抗。
IKKβ可抑制胰岛素受体底物磷酸化,诱发胰岛素抵抗。
线粒体功能障碍可抑制脂肪酸和
葡萄糖氧化代谢,使胰岛素抵抗发生。
TNF-α,IL-6等基因表达,进而影响胰岛素信号相关通路,导致胰岛素抵抗。
主要症状
胰岛素抵抗是一种病理生理状态,与多种疾病相关,如
黑棘皮病、
2型糖尿病、
多囊卵巢综合征、
高脂血症、高血压、
代谢综合征等,可出现这些疾病的相关临床症状。
黑棘皮病
黑棘皮病和皮赘通常都与胰岛素抵抗有关,是一种以褐色、绒状、过度角化的斑块为特征的皮肤病变。
皮损通常出现于颈后部、腋窝、腹股沟及肘部,可呈乳头瘤状,组织学标志为
角化过度、表皮
乳头瘤样增生及黑素细胞数量增多。
2型糖尿病
可有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的典型糖尿病症状,还可有低血糖症状,如心悸、头晕、出汗等。
多囊卵巢综合征
可有月经稀发、闭经、月经周期延长、不孕、
毛发增多、痤疮等。
高脂血症
体检时可发现
游离脂肪酸水平升高,
甘油三酯水平升高,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
高血压
可有头痛、头晕等。
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MS)是一组以肥胖、高血糖、
血脂异常以及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聚集的临床症候群,可能会有体重增加、肥胖、头晕、多饮、多尿等症状。
并发症
就医科室
内分泌科
当检查发现血糖升高,或出现多饮、多食、多尿、颈后部、腋窝皮肤颜色加深等时,建议及时就医。
妇科
女性患者出现月经稀发、闭经、月经周期延长、不孕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
急诊科
当出现呼吸深快、呼气烂苹果味、剧烈头痛、呕吐、昏迷等时,建议立即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建议记录血糖测量时间及血糖数值,供医生参考。
建议记录血压情况,携带相关记录,以供医生参考。
就医时穿着宽松衣物,以方便医生进行检查。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什么时候发现血糖值异常的?具体血糖值是多少?
是否有多饮、多食、多尿?
是否有肥胖、体重增加?
是否有月经稀发、闭经、不孕?
是否有皮肤色素沉着、瘙痒、皮肤疣状赘生物?
上述症状持续多长时间了?
病史清单
是否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病史?
是否有药物、食物过敏史?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空腹胰岛素、
C肽水平、高胰岛素正
葡萄糖钳夹技术、胰岛素抑制试验、稳态评估模型等。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双胍类:二甲双胍等。
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利拉鲁肽等。
诊断依据
病史
本病患者可能存在以下病史。
可能存在高血压病史。
可能存在高血脂病史。
可能存在糖尿病病史。
可能存在肥胖病史。
临床表现
胰岛素抵抗与多种疾病相关,如黑棘皮病、
2型糖尿病、
高脂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等,患者可能会表现出上述疾病的相关临床表现,如皮肤颜色加深、多饮、多食、多尿、月经稀发、闭经、头痛、头晕等。
实验室检查
目前临床上并无经过验证的直接测定胰岛素抵抗的检查手段,多由医生通过病史、临床表现来进行临床诊断。
空腹胰岛素、C肽水平
可用于判断空腹状态下胰岛素分泌功能,间接反映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
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HEC)
是目前国际上认可的评价胰岛素抵抗的金标准,试验结果稳定、可重复性好,目前其他任何评价胰岛素敏感性的技术无法与之相比,但难以广泛推广。
胰岛素抑制试验
是一种实用定量检测
胰岛素敏感性的试验手段,相较于HEC技术具有简单易行的特点,可用于检测不同
糖代谢状态下动物及人体的胰岛素敏感性。
示踪剂检测
是临床上评价肝脏胰岛素抵抗最经典的方法,可以计算肝脏
葡萄糖生成速率,更准确、灵敏地评价胰岛素抵抗的程度。
而且稳定同位素便于操作,无放射性,对人体没有损害。
稳态评估模型
是反映葡萄糖和胰岛素在不同器官(包括胰腺、肝脏和周围组织)的相互影响而建立的数学模型。
包括机体的胰岛素抵抗(HOMA-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的评估。
计算方法: HOMA-IR=空腹血糖(mmol/l)× 空腹胰岛素(mU/l)/ 22.5;HOMA-β=20×空腹胰岛素(mU/l)/(空腹血糖(mmol/l)-3.5)。
其他
还包括定量胰岛素敏感性检测指数(QUICKI)、李光伟指数、Bennett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微小模型技术(MMT)、口服葡萄糖胰岛素敏感指数(OGSI)等,一般并不适用于常规临床应用。
鉴别诊断
胰岛素抵抗与多种代谢疾病相关,如黑棘皮病、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等,因此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具体病因的鉴别,如2型糖尿病可有化验血糖升高,以及多饮、多食、多尿等症状;多囊卵巢综合征可有不孕、月经稀发、闭经、月经周期延长、痤疮等症状。
治疗目的:缓解症状,控制病情进展,防止或延缓并发症。
治疗原则:治疗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等。
生活方式干预
饮食治疗
控制饮食的摄入量(摄入所需热量的60%~70%)及合理膳食结构(低热量、高
纤维素饮食)是提高
胰岛素敏感性的基础。
运动治疗
如无禁忌证,加强运动是胰岛素抵抗患者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的有效措施。
有研究表明,非糖尿病的胰岛素抵抗者通过规律运动可提高40%胰岛素敏感性。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在单纯生活方式干预不能改善病情的情况下,或者患者伴有糖尿病、高血压、脂代谢紊乱等情况下,可采用药物治疗。
改善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增敏剂
对成分过敏者、膀胱癌患者等禁用。
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属于双胍类降糖药物,口服二甲双胍可增加肝脏、肌肉、脂肪等外周组织对
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抑制肝糖原的产生,从而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
不良反应常见的有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腹痛等。
控制血糖
对于已经确诊为
2型糖尿病的患者,除了应用噻唑烷二酮类和双胍类降糖药,还可以选择应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
阿卡波糖)、SGLT-2抑制剂(如恩格列净)、DPP-4抑制剂(如
西格列汀)、GLP-1类似物(如利拉鲁肽)等降糖药物。
控制血压
许多高血压患者常伴胰岛素抵抗,可以考虑给予α受体阻滞剂(如特拉唑嗪)、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如贝那普利、
卡托普利)、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如
厄贝沙坦、
缬沙坦)等,这些药物在降血压的同时可改善胰岛素抵抗。
利尿剂(如氢氯噻嗪、
呋塞米)和β受体阻滞剂(如
普萘洛尔、
美托洛尔)可能加重胰岛素抵抗,需要注意避免长期大量应用。
控制血脂
脂代谢紊乱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
游离脂肪酸血症可进一步加重胰岛素抵抗,可使用他汀类(如阿托伐他汀)、贝特类(如
非诺贝特)、
烟酸类(如烟酸)改善脂代谢紊乱及减轻胰岛素抵抗。
治愈情况
本病目前无法自愈,但可以通过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控制病情进展。
危害性
胰岛素抵抗可能伴有糖尿病、高血压、脂代谢紊乱等多种代谢紊乱疾病,可影响患者健康。
日常管理
建议低盐低脂低糖饮食,保证饮食全面均衡,定时定量进食、少食多餐。
避免吸烟、饮酒。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病情监测
血压、血糖异常者应监测血压、血糖数值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异常。
运动前后应监测血糖和血压,以免出现低血糖、
高血压急症等情况。
随诊复查
定期随诊复查有助于帮助患者调整治疗方案,监测患者病情控制情况。
复查时可能会进行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脂等检查,具体复查时间及检查遵医嘱。
预防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注意饮食,避免暴饮暴食等。
适当进行运动,避免久坐的不良生活方式。
肥胖者需要积极减重。
有糖尿病、高血压、
高脂血症等家族史的人群,应该进行定期体检。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