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突然从深睡中觉醒,并因强烈恐惧出现一系列症状的儿童睡眠障碍
表现为入睡后突然坐起、尖叫、哭喊,伴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缓解后继续入睡
遗传因素在发病机制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和心理和社会因素有关
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可使用药物治疗阻断或预防发作
夜惊症是什么?
定义
夜惊症又名睡惊症,是一种常见于幼儿的睡眠障碍。
主要表现为睡眠中突然惊叫、哭喊,伴有惊恐表情和动作,以及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出汗、瞳孔扩大等自主神经兴奋症状。
发病情况
夜惊在儿童发病率为5%,即每一百个儿童中有5人有夜惊发生。成人发病率为1%~2%。
多见于4~12岁儿童,以4~7岁为发病高峰。发病男性略多于女性,青春期后渐趋停止。
夜惊症的治愈方法是什么?
夜惊症的治愈方法是,消除相关的诱发因素,如过度疲劳、压力过大、过度担心、睡眠不足、药物因素(镇静催眠药物)等,可采用心理治疗的方法;当患者的睡行行为有潜在危险或发作频繁且造成痛苦时,应进行药物干预。
一般情况下,当诱因解除或随年龄增长,夜惊症发作次数会逐渐减少直至消失。
夜惊症的症状有哪些?
夜惊症的症状为在睡眠中出现极度恐惧和惊恐的发作,突然坐起,惊叫、哭闹,两眼直视或紧闭,手足乱动,表情十分惊恐。可有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出汗、皮肤潮红等症状。
一次发作一般持续1~10分钟,难以唤醒。病情严重者一夜可数次发作,一般发作持续1~3分钟又复入睡,次日早晨对发作时的体验往往完全遗忘。
怎样分辨孩子是夜惊症还是癫痫?
可以通过发作特点及临床检查分辨孩子是夜惊症还是癫痫。
癫痫的症状包括在夜间睡眠时突然的抽搐、轻微的全身痉挛等,与夜惊症相比,除
癫痫持续状态外,夜间癫痫发作持续时间较短、频繁,每次约10~30秒,发作时可有意识清楚或丧失。而夜惊症发作一般持续时间较久(1~10分钟)且存在对发作的遗忘。除此之外,也可结合癫痫的其他症状和发作时脑电图的特异性表现来鉴别。
主要症状
睡眠中出现极度恐惧和惊恐的发作,突然坐起,惊叫、呼喊或哭闹,两眼直视或紧闭,手足乱动、坐于床上或跳至床下,常冲向门口似乎要夺路而逃,但很少会离开房间,表情十分惊恐,气急颤抖。
可有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出汗、皮肤潮红等自主神经系统兴奋的症状,以及行为异常。
一次发作一般持续1~10分钟,难以唤醒。
如果强行唤醒,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更强烈的恐惧。
病情严重者一夜可数次发作,一般发作持续1~3分钟又复入睡,次日早晨对发作往往不能回忆。
其他症状
患者有时能够回忆发作的情形,但通常局限于1~2个片段。
患者发作时意识呈朦胧状态,对周围事物毫无反应,呼之不应,极难唤醒。
发作时可能下床并跑来跑去,如果被阻止或约束,则可能会表现出攻击性。
并发症
白天极度疲倦:可能导致第二天困倦或疲劳,影响正常生活或学习。
睡眠不安:夜惊发作影响睡眠。
情绪问题:因为夜惊症而感到尴尬或焦虑。
受伤:患者在夜惊发作期间极有可能受伤。
生物因素
夜惊症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神经系统的发育有关。
遗传学因素在发病机制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研究显示,50%的患儿有家族史。父亲或母亲曾患有夜惊症,子女的发病风险增加1倍;若双亲均曾患有夜惊症,则发病风险增加2倍。
心理和社会因素
夜惊由以往恐惧的情感体验引发。
家庭气氛紧张、意外生活事件。
睡眠节律被打乱,或睡眠中断。
应激因素,如睡前看到或听到恐怖的事情。
儿童受到严厉批评或恐吓,导致惊吓、紧张等负性情绪的事件均可引起夜惊症。
其他因素
有时夜惊可能是由干扰睡眠的潜在条件触发的,例如:
患有其他睡眠呼吸障碍,例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
服用某些药物,例如催眠药、镇静剂或某些用于
精神疾病的药物。
饮酒(成年患者中常见)。
发热等情况也可能引起夜惊。
易患因素
如果家人有夜惊症或
睡行症的病史,则更有可能患夜惊症。
夜惊症在女性和儿童中更为常见。
就医科室
精神心理科
夜惊症多见于4~10岁的儿童,如果出现了以下情况,请及时就医:
在睡眠中突然哭喊、惊叫,两眼直视或紧闭,手足乱动,有时从床上坐起或跳至地上;表现出极度恐惧、出汗,呼吸急促,心率加快。
经常发生(如超过每周1~2次或每晚几次)。
导致白天过度困倦,影响正常生活。
成年后第一次出现夜惊症状。
睡眠专科
出现上述症状也可以到睡眠专科、睡眠中心或睡眠门诊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夜惊症不及时诊治会损害健康,出现症状建议尽早就医进行正规治疗,不要自行用药。
特别提醒:出现夜惊症的原因可能是精神心理因素,建议就医前充分休息,有助于保持精神状态稳定。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睡眠异常有多长时间了?
症状发生的频率是多少,表现有哪些?
白天是否有疲劳或全身不适、注意力、记忆力减退?
睡眠质量如何?
病史清单
患过任何精神心理方面疾病吗?
以前在别的医院就诊过吗,诊断是什么?
还有其他心理或身体上的问题吗?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睡眠检查:多导睡眠监测、睡眠脑电图检查
影像学检查:脑CT检查、磁共振成像检查、B超检查
其他检查:心理检查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苯二氮䓬类药:地西泮、劳拉西泮、氯硝西泮、艾司唑仑
非苯二氮䓬类药:右
佐匹克隆、佐匹克隆、唑吡坦、扎来普隆
镇静类抗抑郁药物:曲唑酮、
米氮平、氟伏沙明、
多塞平、阿米替林
褪黑素受体激动剂:褪黑素缓释片、雷美替胺
诊断流程
精神疾病的确诊主要依靠系统的精神检查和相关的躯体检查,明确患者病情特征,排除器质性疾病。
精神检查
如果医生怀疑
睡行症,一般通过患者的症状(由于患者发病时处于睡眠状态,一般由家人描述)即可诊断。
可采用访谈式询问,并辅以相关心理测试。
躯体检查
多导睡眠图显示睡行症发生在非快动眼睡眠(NREM)的3~4期,常见于夜间睡眠前1/3阶段,发作期间脑电图可出现高波幅慢波。
辅助检查:通过血常规、血生化、
甲状腺激素等常规化验,脑电图、头颅CT、头颅MRI等辅助检查,了解有无躯体疾病及脑部器质性病变。
医学诊断标准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夜惊症的诊断标准
A.反复发作从睡眠中不完全觉醒,通常出现在主要睡眠周期的前1/3,伴以下症状:从睡眠中突然惊醒,通常始于恐慌的尖叫,反复发作。每次发作时有强烈的恐惧感和自主唤醒的体征,如瞳孔散大、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出汗。发作时对他人安慰的努力相对无反应。
B.没有或很少(例如,只有一个视觉场景)梦境能被回忆起来。
C.存在对发作的遗忘。
D.此发作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E.该障碍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例如,滥用的毒品、药物)的生理效应。
F.共存的精神和躯体障碍不能解释睡行或夜惊的发作。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夜惊症的诊断标准
反复发作的睡眠中起床行走数分钟至30分钟。发作时睡行者表情茫然、目光呆滞,对别人的招呼或干涉行为相对缺乏反应,要使患者清醒相当困难。
发作后自动回到床上或躺在地上继续睡觉。
尽管在发作后的苏醒初期可有短暂意识和定向障碍,但几分钟后即可恢复常态,不论是即刻苏醒或次晨醒来均完全遗忘。
不明显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
排除器质性疾病如痴呆、癫痫等导致的睡行症,但可与癫痫并存,应与癫痫性发作鉴别,需排除癔症。
睡行症可与夜惊并存,此时应并列诊断。
鉴别诊断
梦魇
发生于REM快速眼动睡眠期而非深睡期,梦魇为普通的“噩梦”,可发生于夜间睡眠的任意时刻,很容易被唤醒,对梦的经过能详细、生动地回忆。惊恐表现较轻,无明显动作,醒后意识清楚。
夜间惊恐
是在2期睡眠向3期睡眠移行过程中,突然惊醒意识清楚时发生,因突出的濒死感引起强烈恐惧,伴一系列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症状,发作时间可较长,能回忆发作经过,白天也可有发作。
癫痫
很少只在夜间发作,结合癫痫的其他症状和发作时脑电图的特异性表现,可与之鉴别。
睡行症
睡行症虽然在分类和病因上与夜惊症相似,但症状表现不同。睡行症是在反复发作的睡眠中起床行走。发作时,睡行者表情茫然、目光呆滞,无夜惊症的恐惧情绪。
自评量表
夜惊症患者通常对自己的发作不知情,可通过一些心理测评反映症状,但具体需由医生诊断。
忆溯性人格发展量表(WMPI)。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量表(MMPI)。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治疗目的:减少症状发作。
治疗原则:安排有规律的生活,避免入睡前不良刺激,必要时可用少许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对夜惊症药物治疗的疗效目前尚不明确。对发作较频繁或白天有明显焦虑、抑郁等情绪者,可短期、少量使用抗焦虑药。
抗焦虑药
常用苯二氮䓬类等药物,每晚小剂量睡前服用。
有一定抑制呼吸作用,禁用于
重症肌无力、哮喘发作、中枢性呼吸睡眠暂停,有严重躯体疾病者慎用。有胎儿致畸作用,孕妇禁用,哺乳期妇女应慎用。
该类药物有一定依赖性,突然停药可能发生撤药症状(如病情恶化、失眠、呕吐等),应逐渐减量。
伴有严重的精神抑郁患者用药可能使病情加重,甚至产生自杀倾向,应采取预防措施。
抗抑郁药
常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类药物。
代表药物:艾司西酞普兰、帕罗西汀等。
该类药物有增加自杀意念的风险,特别是青少年,用药后应密切观察可能的行为改变。
用药提醒:精神类药品均为处方药,需要凭医生处方购买,并应严格按医嘱使用。用药期间不要驾驶车辆、操作危险机械或精密仪器,以免造成身体伤害。
心理治疗
主要是帮助患者找出发病相关因素,解除患者因疾病产生的不良情绪反应。
认知行为治疗(CBT)
治疗主要是针对药物不能消除的症状,帮助缓解情感压力,达到减轻症状的目的。
研究显示,认知行为治疗能有效治疗许多精神障碍,对有情绪压力的睡眠障碍也有治疗作用。
支持性心理治疗
通过倾听、安慰、解释、指导和鼓励等帮助正确认识和对待自身疾病,使患者能够主动配合治疗。通常由医生或其他专业人员实施。治疗重点为:
积极倾听。
引导释放情绪。
疾病健康教育。
鼓励,增强信心。
放松训练
调节自主神经,达到改善睡眠的目的。
其他治疗
生物反馈治疗
运用生物反馈技术,使个体可以控制自己的心率、血压等,通过及时的反馈,帮助个体更好地调控自身平衡,进行放松。
中医治疗
夜惊症的中医治疗暂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一些中医治疗方法(针灸、推拿)可缓解症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其他治疗
一些辅助疗法可帮助改善病情,如冥想、太极、瑜伽、按摩、穴位按压等。
治愈情况
本病一般预后良好。当诱因解除或随年龄增长,夜惊症发作次数会逐渐减少直至消失。
儿童夜惊症预后良好,长大后多能自愈,多数患者不需要特殊治疗。成人患者多可能患有其他疾病,需要按相应的躯体疾病进行治疗。
个人护理
制定个体化的作息时间表,保持治疗和休息的平衡。
注意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避免过度饮酒、饮用浓茶和咖啡,遵医嘱使用可卡因、皮质激素等药物。
积极从事有益的文体活动,减轻工作压力。
定时睡觉、定时起床、定时运动,使身心放松而增进睡眠。
定期复诊看医生。
患者家属
家长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和生活环境。孩子睡觉时不要开着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儿童夜惊发作时,家长应及时安抚患儿,使其重新入睡。对频繁发作者,可在入睡后1小时左右叫醒患者,可能改变其睡眠结构,消除发作。
养成按时睡眠的好习惯。孩子上床后,家人可以陪孩子说话或共同听一段轻松的音乐。
保证孩子睡姿正确,睡前不要吃过多的食物或喝过多水。
白天适度增加孩子的运动量,提高睡眠质量。避免过度兴奋、劳累,消除导致睡眠不安的各种因素。
定期复诊,复诊时需要携带患儿病历和检查报告单等。
预防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及舒适的睡眠环境,可起到一定预防作用。
了解相关健康知识,减轻心理压力。
避免白天过度兴奋紧张,合理安排生活。
消除睡前各种紧张因素,保持情绪稳定、愉快。
婴幼儿期的缺钙在早期可能引起夜惊,可适量增加饮食中钙及维生素D的摄入。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