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发育障碍

更多功能

神经发育障碍
概述 症状 病因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学龄前期起病,以心理发育实际水平未达到相应年龄阶段水平为特征的精神障碍
轻度者有特定学习或执行功能等能力不足,重度者社会技能和智力全面受损
病因复杂,与遗传及其他生物学因素、环境中各种影响心理发育的危险因素有关
治疗以心理行为治疗及康复训练为主,部分需要药物对症治疗
定义
神经发育障碍是指从胎儿期到18岁心理发展成熟前,因神经系统受到损害导致心理发育的各个方面不能遵循儿童心理发育的规律,出现迟缓、倒退或偏离正常的现象。
心理发育主要涉及心理活动(包括认知、情感、行为等)及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性格等)两方面。
神经发育障碍患儿通常在进入小学前表现出典型的临床症状,患儿个体的心理发育、社会功能、学业,以及成年后的工作能力等诸多方面均受到负面影响。
分型
根据《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神经发育障碍包括以下几种亚型:
智力障碍(智力发育障碍)。
交流障碍:包括语言障碍、语音障碍、社交交流障碍和童年发生的言语流畅障碍(口吃)。
孤独症(自闭症)谱系障碍:指根据典型孤独症的核心症状进行扩展定义的广泛意义上的孤独症。
特定学习障碍:在智力功能正常发育的前提下,出现学习、使用特定学习技能困难的情况。
发病情况
神经发育障碍通常起病于发育早期(学龄前期)。
本病各亚型共病率较高,儿童患者常共病一种以上的神经发育障碍。
本病各亚型男性(男童)患病率均略高于女性(女童),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男女患病率之比约为2∶1,孤独症谱系障碍约为4∶1,智力障碍为(1.2~1.6)∶1。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