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微血管病肾损害指微血管病性
血栓形成导致的肾脏受累。血栓性微血管病(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TMA)是一组急性临床病理综合征,主要特征是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下降以及微血管内血栓形成。肾脏受累时多引起急性肾衰竭。
TMA疾病谱很广,最常见典型和不典型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还包括
红斑狼疮(SLE)相关性TMA、
系统性硬化症、
恶性高血压、先兆子癫、抗心磷脂抗体综合征、放射性肾病、
硬皮病肾危象、妊娠相关肾病等疾病。
细菌、内毒素、外毒素、
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病毒、药物等可引发机体免疫反应,造成红细胞、血小板及肾小球内皮细胞的损伤,急性期肾小球内皮细胞增生、肿胀,毛细血管腔内出现破碎的红细胞、纤维蛋白或血小板性血栓,基底膜增厚,毛细血管腔狭窄或闭塞,偶见系膜溶解现象及毛细血管腔充血;疾病后期基底膜出现双轨征,继发性肾小球缺血,可见毛细血管壁皱褶、增厚,固缩,肾小球节段性硬化;肾血管内皮细胞或内膜肿胀、增宽,常可见
纤维素样血栓和坏死,管壁增厚并狭窄,甚至形成“葱皮样”结构。
TMA在临床主要表现为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血小板减少,以及微
血栓形成所致各脏器供血不足及功能障碍,以神经系统、肾脏及心血管系统受累最常见。
临床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减少、
溶血性贫血和微循环中血小板血栓造成的器官受累,其临床表现与TMA的病变范围和累及不同器官造成的功能障碍有关。可短时间内出现贫血、
黄疸、皮肤和黏膜出血,严重者可出现颅内出血。
蛋白尿、血尿、血小板减少等。
1.血常规
表现为
溶血性贫血和
血小板减少等,血小板可降至(10?20)X109/L。
2.血清抗蛋白酶
血浆中ADAMTS13活性降低:常低于健康人的5%。
3.尿常规
多数表现为镜下血尿,可伴有少量白细胞,
尿蛋白多数在1~2g/d,以及在短时间内
血清尿酸、
尿素氮和肌酐水平的轻至中度升高。
4.病理学检查
主要表现为肾小球内皮细胞增生肿胀,内皮下间隙增大,含有蓬松样的绒毛样物质。毛细血管壁增厚、管腔闭塞,毛细血管腔内充满微血栓,系膜基质增宽,可伴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
免疫荧光检查可见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以及IgM和
补体C3在毛细血管壁、内皮下、系膜区和血管壁沉积。电镜可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内皮细胞肿胀,以及从基膜脱落,内皮下可见颗粒状电子致密物沉积,管腔内可见红细胞碎片、血小板及凝聚的
纤维素等。
在TMA诊断基础上,出现
蛋白尿、血尿,提示肾脏损害。
不同病因引起的TMA治疗及预后差异很大,仔细寻找病因和发病机制是指导治疗的关键。因抗补体调节蛋白抗体引起的非典型HUS,可选择
血浆置换、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如治疗效果差,可考虑使用利妥昔单抗(抗CD20单克隆抗体)及抗C5单抗(
依库珠单抗)。TTP患者应在确诊和(或)疑诊的24~48小时内尽快进行血浆置换。如无立即进行血浆置换的条件,可先输注大量血浆直到可进行血浆置换。血浆置换可补充大量ADAMTS-13,清除抗ADAMTS-13抗体或大分子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应尽量每日进行,直至血小板及
乳酸脱氢酶(LDH)恢复正常。血浆置换疗法对10%的TTP患者无效,需要给予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
难治性重症患者,可应用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利妥昔单抗可清除产生抗ADAMTS-13抑制性抗体的B细胞,及呈递抗原至活化T细胞的B细胞,也可用于难治性病例。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