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痉挛

更多功能

血管痉挛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血管痉挛是指血管出现持续收缩状态致心脏、大脑、肢端等供血不足
血管痉挛部位不同则症状不同,如胸痛、胸闷、肢端发白、头痛等
不同部位血管痉挛的病因不同
以松弛血管平滑肌痉挛、扩张血管、改善血流的药物治疗为主
定义
血管痉挛是指各种原因刺激导致血管平滑肌强烈收缩,血管出现持续收缩状态,痉挛状态下血管狭窄可能导致血流量减少,严重者可能出现完全闭塞。
血管痉挛可发生于全身不同部位的血管,常见的有冠状动脉痉挛(CAS)、脑血管痉挛雷诺综合征(四肢末梢动脉阵发性痉挛)等。
冠状动脉痉挛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外膜冠状动脉节段性或弥漫性、可逆性的冠状动脉平滑肌痉挛收缩,使冠状动脉血流量下降而导致心肌缺血,出现心绞痛、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等临床类型,统称为冠状动脉痉挛综合征。
脑血管痉挛是指颅内动脉的持续性收缩状态,多见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雷诺综合征:是指在情绪激动、寒冷等因素影响下导致血管调控失调而出现的以四肢末梢动脉阵发性痉挛为主的一组症候群。
分类
血管痉挛根据痉挛的部位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有冠状动脉痉挛、脑血管痉挛和周围血管痉挛引起的雷诺综合征。
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冠状动脉痉挛综合征
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分类
典型冠状动脉痉挛性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病理基础为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冠状动脉完全或近乎完全闭塞。
非典型冠状动脉痉挛性心绞痛:病理基础为冠状动脉痉挛导致不完全闭塞、或弥漫性痉挛、或完全闭塞但有侧支循环形成,产生非透壁性心肌缺血。
脑血管痉挛
根据脑血管痉挛后是否出现症状分类
无症状性脑血管痉挛:仅在血管造影时发现血管处于痉挛状态,患者没有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症状性脑血管痉挛:患者出现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根据脑血管痉挛的部位或范围分类
弥漫性脑血管痉挛:血管痉挛可同时涉及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的近段等多支颅内主要血管。
多节段性脑血管痉挛:造影显示一支或数支颅内动脉呈粗细不均的腊肠样或竹节样痉挛。
局灶性脑血管痉挛:主要是发生于破裂动脉瘤所在的载瘤动脉的局限性痉挛。
根据脑血管痉挛的病程分类
早发性脑血管痉挛:多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24小时内发生。
慢性脑血管痉挛:也称为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多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第3~5天开始出现,第7~10天达高峰,持续2~3周后逐渐缓解。
雷诺综合征
根据发病原因分类
原发性雷诺综合征:无明确发病原因的雷诺综合征。
继发性雷诺综合征:雷诺综合征症状存在并伴有另一种相关疾病,主要是自身结缔组织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系统性硬化病等。
发病情况
血管痉挛目前尚无明确的流行病学统计。
冠状动脉痉挛综合征(CASS)
冠状动脉痉挛导致的冠状动脉痉挛综合征(CASS)目前缺乏总体人群的流行病学资料。
脑血管痉挛
不同文献中报告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介于20%~80%之间,其中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大约是10%~50%;颅脑损伤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大约为27%~50%。
在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过程中,根据文献报告,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大约介于17%~60%之间;
一般的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术后也可能出现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大约在22%~49%之间。
雷诺综合征
雷诺综合征目前尚没有明确的患病率,基于来自社区的数据分析患病率为女性3%~20%,男性3%~14%;多见于青壮年女性,呈家族倾向,寒冷地区及冬春季节更多见。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