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膜炎

更多功能

心内膜炎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心内膜炎是指各种因素损伤心内膜,导致心瓣膜上形成赘生物的一类疾病
发热、乏力、皮肤黏膜苍白、肌肉疼痛、皮肤黏膜损害、心脏杂音等
有病原菌侵入心内膜或创伤、血液涡流、化学制剂、免疫因素等原因
包括抗生素治疗、原发病治疗和手术治疗
定义
心内膜炎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种。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等)直接侵袭心内膜或心室内膜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在心瓣膜表面形成的疣赘物中含有病原微生物。
非感染性心内膜炎多由自身免疫因素及血液湍流损伤心内膜,在心瓣膜上形成无菌性血栓性赘生物。
分类
感染性心内膜炎
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中毒症状明显。
病程进展迅速,数天至数周引起瓣膜破坏。
感染迁移多见。
病原体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中毒症状轻。
病程数周至数个月。
感染迁移少见。
病原体以草绿色链球菌多见,其次为肠球菌。
非感染性心内膜炎
是指由于创伤、局部血液涡流、循环中免疫复合物、血管炎和高凝状态反应而使心瓣膜和邻近心内膜上无菌性赘生物形成,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风湿性心内膜炎,病变主要侵犯心瓣膜,其中二尖瓣最常受累,其次为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同时受累。主动脉瓣、三尖瓣和肺动脉瓣极少受累。
赘疣性血栓性心内膜炎,以血液凝固性过高和(或)消耗性血液凝固病为基础。例如.可由肿瘤崩解产物(如腺癌的黏液)、休克、内毒素血症恶病质引起。
Libman-Sacks血栓性心内膜炎,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心瓣膜(主要见于二尖瓣和三尖瓣)闭合缘可见一些直径2~4 mm的粗糙疣状血栓沉积物。
Loffler纤维增生性心内膜炎,颇为少见,几乎只见于男性。特点是几乎只侵犯心壁内膜,好发于左心室并累及心尖区,但从不侵犯瓣膜和腱索内膜,病因未明。
发病情况
发病率:心内膜炎的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八到十五左右。
发病趋势:发病人群的年龄构成比并未随年龄增长而发生明显的改变,不同文献报道不一,男女比例约为(1.7-2.5):1。
好发人群:好发于有心脏病史、抵抗力低下、边远及非洲地区患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吸毒静脉穿刺造成感染、高龄的瓣膜退行改变,经常透析、经常介入手术等人群。
发病年龄:青壮年患者占多数,20-39岁年龄最为多见。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