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

更多功能

心绞痛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心脏的血氧供应和需求不平衡,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发生的一组急性临床症候群
以阵发性胸痛为主,可伴心悸、气短、大汗等症状
有冠状动脉供血减少和心机耗氧增加两方面原因
以应用减少心肌耗氧、扩张冠状动脉、改善病情的药物治疗为主,也可手术治疗
定义
心脏由冠状动脉供血供氧,正常情况下,心脏供氧量和需氧量保持动态平衡。
当各种病变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供氧减少不能满足心肌需求,或者心肌需氧量急剧升高超过冠状动脉供应量时,心肌会发生暂时性的缺血缺氧,从而引起以发作性胸骨后疼痛为主的临床综合征,称为心绞痛。
心绞痛多发生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即冠心病)患者,患者冠状动脉出现狭窄甚至闭塞,会导致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从而导致心绞痛发作。
分类
按照心绞痛的临床表现特征,可分为以下两类。
稳定型心绞痛
又称为劳力性心绞痛。患者病情相对较轻且较稳定,疼痛发作的诱因、程度、性质、频率、持续时间等在数月内通常无明显变化。
不稳定型心绞痛
更为严重的心绞痛,发作无法预测。根据心绞痛症状发生的特点,又可分为以下3类。
静息型心绞痛
心绞痛症状于休息时发作,持续时间通常小于20分钟。
初发劳累型心绞痛
患者在初次劳累型心绞痛症状出现的1~2个月内,较轻的体力活动即可诱发心绞痛发作(至少CCSⅢ级,分级标准见后面诊断章节)。
恶化型心绞痛
是指在相对稳定的劳力性心绞痛基础上,诱发阈值降低、心绞痛疼痛更为剧烈、持续时间更长或发作频繁(CCS分级至少升高1级水平,程度至少达到CCSⅢ级,分级标准见后面诊断章节)。
变异型心绞痛
又称血管痉挛性心绞痛。
该病较少见,是心绞痛的一种特殊类型,其发病机制为冠状动脉痉挛,多在休息时发作,吸烟、饮酒容易诱发。
发病情况
目前临床上尚无单纯关于心绞痛的相关发病情况报道,但冠心病是引起心绞痛最常见的原因。
冠心病多发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49岁以后进展较快,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且男性发病早于女性。
近10余年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城市调查地区年龄≥15岁人口冠心病患病率为12.3‰,农村调查地区为8.1‰,城乡合计为10.2‰。年龄≥60岁的总人群冠心病患病率为27.8‰。
据统计,2012年以来,冠心病死亡率呈上升趋势,2019年中国城市居民冠心病死亡率为121.59/10万,农村为130.14/10万,总体看男性高于女性。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