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扑动

更多功能

心房扑动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由于电生理紊乱引起的心房快速规律性地收缩和舒张,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
可无症状,也可出现乏力、心悸、胸闷、气促等症状,严重时还伴晕厥等
常见病因为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病及甲状腺功能亢进和酒精中毒等
治疗包括病因治疗、直流电复律、药物转复治疗、射频消融及快速心房起搏治疗等
定义
心房扑动简称房扑,是一种以心房快速规律性地收缩为特点的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多由器质性心脏病引起,多为阵发性。大多数房扑处于不稳定状态,可自动转复为窦性心律,也可进一步进化为心房颤动
心房正常收缩频率为60~100次/分,而房扑时可达250~350次/分。但异常冲动大多不能全部下传,通常以2∶1或4∶1的比例下传至心室,所以整体心室率并不快,心室率通常在140~160次/分。
房扑也分为阵发性和持久性两种类型。
流行病学
发病率
房扑的发病率为0.10%~0.88%,其中半数以上合并心房颤动(简称房颤)。
流行趋势
无论我国还是全球,随老龄化的进展,心房扑动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之势。
人群分布
男性较女性更易罹患心房扑动,男女性别比为(2~5):1。
随着年龄增加,房扑的发病率增加。在50~79岁人群中,房扑的发病率为5/10万,80岁以上则为587/10万。
分型
目前较为常用的分型方法为按发病机制分型法,根据心房扑动大折返环路的缓慢传导区是否位于三尖瓣环-下腔静脉峡部,可分为典型心房扑动和不典型心房扑动。
典型心房扑动
是临床最常见的心房扑动类型,又称峡部依赖性心房扑动。
根据折返方向不同,又可细分为逆钟向折返型心房扑动和顺钟向折返型心房扑动。
不典型心房扑动
又称为非峡部依赖性心房扑动,不典型心房扑动临床较为少见。
心房频率可达350次/分,且相对无规律。
部分不典型心房扑动容易转变为心房颤动。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