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

更多功能

心房颤动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是一种以快速、无序的心房电活动为特征的室上性心律失常
可出现心慌、胸闷、胸前区疼痛、头晕甚至黑矇等症状;部分患者可无明显不适
病因为风心病、冠心病、心肌病、高血压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治疗方法有抗心律失常药物、抗凝治疗、电复律及射频消融治疗等
定义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慢性心律失常之一。
房颤以心房快速且不规则收缩为特点,发作时心房率可达350~600次/分。
房颤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为心房有序的电活动丧失,心房电节律严重紊乱,最终导致心房发生无序颤动。
流行病学
患病率
目前房颤在我国总体人群中的患病率为0.4%~1.0%, 60岁以上人群为2%~4%,80岁以上人群高达8%~10%。
流行趋势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程度日益加深,房颤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性别分布
男性较女性更易罹患房颤。
男性患病率约为2.15%,而女性则为1.71%。
分型
根据发作特点分型
根据发作特点的不同,美国《心房颤动治疗指南》将心房颤动分为以下类型:
阵发性房颤:阵发性房颤是指房颤持续时间短暂的心房颤动,一般持续时间在7天内,可自行终止,也可经治疗后终止。
持续性房颤:持续性房颤是指房颤持续时间超过7天,经过治疗仍可恢复正常节律的房颤。
长时程持续性房颤:长时程持续性房颤是指房颤持续时间超过一年,但患病者仍希望通过治疗来恢复正常节律。
永久性房颤:永久性房颤与长时程持续性房颤的区别为,永久性房颤不再进行任何治疗,使心房颤动“永久”持续。
非瓣膜性房颤:这类心房颤动是指并非由风湿性瓣膜病、瓣膜置换等瓣膜引起的心房颤动。
EHRA分级
欧洲心律协会2010年制定的EHRA分级,这种分级方法对相关症状进行了更好的归类和描述,便于临床操作。具体分级如下:
EHRA Ⅰ级:没有任何症状。
EHRA Ⅱ级:症状轻微,只表现为心跳轻度加快,一般不伴有其他症状。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不受影响。
EHRA Ⅲ级:症状较为明显,除心跳加快外,还可出现胸闷、头晕甚至晕厥等。可影响日常生活。
EHRA Ⅳ级:症状严重,需要静卧,不能从事任何体力劳动。生活严重受到影响。
我国常用分型
首诊房颤:即首次确诊的房颤。
阵发性房颤:阵发性房颤是指房颤持续时间短暂的房颤,一般持续时间在7天内,可自行终止,也可经治疗后终止。
持续性房颤:持续性房颤是指房颤持续时间超过7天,一般没有自限性的房颤,经过治疗仍可恢复正常节律的房颤。
长期持续性房颤:是指长时间持续房颤,一般超过1年;但患者仍希望通过治疗来恢复正常节律。
永久性房颤:是指不能通过治疗终止或复发的房颤。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