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每分钟心率低于60次的状态
可无明显症状。心率过低可出现胸闷、头晕、乏力等症状
病因为生理性因素、疾病原因、药物使用等
治疗方法为去除病因、药物治疗、植入心脏起搏器等
定义
心动过缓是成人每分钟心率低于60次的状态。
正常成人的心率在每分钟60~100次。
分类
根据引起心动过缓的部位分类
窦房传导阻滞
一度窦房传导阻滞。
二度Ⅰ型窦房传导阻滞。
二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
三度窦房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
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根据心率次数进行分类
轻度窦性心动过缓:心率在50~59次/分。
中度窦性心动过缓:心率在40~49次/分。
显著窦性心动过缓:心率<40次/分。
致病原因
生理性
有些人在健康状态下心率可低于60次/分,属于正常的状态。
常见于运动员、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或农民。
疾病因素
心脏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炎等。
药物因素
治疗心律失常、高血压或精神类疾病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通道拮抗剂、洋地黄等,也可导致心动过缓。
诱发因素
吸烟。
酗酒。
精神压力过大。
使用麻醉剂。
主要症状
可无明显症状,也可出现以下症状。
头晕。
晕厥:短暂性意识丧失,可持续几秒到几分钟,可自行清醒。
心慌:可感到漏跳感、停跳感。
乏力。
其他症状
胸痛。
呼吸急促。
记忆力减退。
并发症
可引起
心力衰竭、脑缺血、心搏骤停等并发症,出现以下症状。
呼吸困难。
下肢水肿。
言语不清。
昏迷。
心跳、呼吸停止,可发生猝死。
就医科室
心血管内科
常规体检发现
心电图结果有异常,或出现乏力、心慌、
黑矇、头晕等症状,建议到心血管内科及时就诊。
急诊科
突发严重心悸、呼吸困难等情况,建议立即去急诊科就诊。
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及心跳停止情况,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同时对患者进行
心肺复苏抢救。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长期从事体力劳动、运动员等特殊人群可能出现生理性心动过缓,需至医院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主要症状是什么?
症状的诱发和缓解因素是什么?
一天中这些症状大概出现几次?持续多久?
病史清单
家族中是否有相关病史?
是否对药物或食物过敏?
是否有其他疾病?
近期在服用哪些药物?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专科检查:心电图(包括常规心电图、24小时
动态心电图、心电图运动试验等)、超声心动图、
冠状动脉造影、心脏磁共振检查
常规检查:血常规
其他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多导睡眠监测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地尔硫䓬
诊断依据
病史
有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炎等心脏疾病。
使用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通道拮抗剂、洋地黄等药物。
临床表现
症状
体征
脉搏:频率降低,可出现不整齐。
心脏听诊:心率减慢。可出现心音减弱等情况。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
可以检查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
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等。
明确是否存在炎症性疾病、感染性疾病。
血生化
检查电解质等。
用于明确病因或排除其他疾病。
注意事项:检查前须保持空腹,即禁食6小时,禁水4小时。
激素水平
明确病因或排除其他疾病。
影像学检查
超声心动图
检查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可以明确病因、病情严重程度,或排除其他疾病。
注意事项:
检查前按照医生要求暴露胸部。
检查时会在检查部位皮肤涂抹凝胶。一般情况下,凝胶对皮肤没有损伤。
检查时按照医生要求保持固定姿势,避免乱动。
检查后可将凝胶用纸巾擦除。
心脏CT
可以检查心脏的结构,明确心脏血管情况。
对明确病因有帮助。
注意事项:检查前去除检查部位的饰品或金属物品,如项链等,并脱去带金属材质的衣物。
心电图
检查心脏的功能。
是本病主要的检查方法之一。可以明确诊断心律失常的类型。
注意事项:
检查前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去除身上的电子产品、手镯等。
检查时暴露前胸、双侧手腕和脚腕的皮肤,按照医生要求摆好体位,保持均匀呼吸,避免活动。
医生让起身后再起身。
动态心电图监测(Holter)
可以检查心率、心脏节律变化与日常生活、时间的关系。一般至少监测24小时。
是本病检查的主要方法之一。
注意事项:
检查时按照医生要求贴敷电极片、携带仪器。
检查期间如电极片脱落应及时按照医生要求贴好,活动时避免磕碰仪器造成损坏。如电极片无法再贴敷,或仪器出现故障,应及时前往医院由医生调试。
检查期间进行日常生活必须活动即可,避免特意增加运动或增加不活动的时间,避免洗澡。
按照医生规定的时间前往医院终止检查。
植入式心脏监护仪(ICM)
用于出现心动过缓的相关症状,但其他检查不能明确病情和原因的情况。
多导睡眠监测
用于检查睡眠期间出现心动过缓、心律失常的情况。明确是否存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情况。
鉴别诊断
高血压
相似点:头晕、乏力。
不同点:高血压是血压超过正常上限的疾病,血压升高时可出现头痛、头晕、颈部僵硬感等症状,测量血压可明确。
低血压
相似点:头晕、黑矇、晕厥、心慌。
不同点:低血压是血压低于正常下限的病理表现,还可出现反应迟钝、皮肤湿冷、面色苍白等症状。测量血压可明确。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相似点:头晕、黑矇、晕厥等。
不同点: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脑血管发生短暂性的狭窄或阻塞导致脑功能出现异常的疾病。还可出现短暂性的言语不清、肢体无力等。一般情况下,血压、心率正常,有助于鉴别。
治疗目的
无症状者无需治疗,有症状者在去除病因的前提下纠正心动过缓,缓解症状,避免发生严重情况。
一般治疗
休息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注意安全
出现头晕、
黑矇等情况,应立即坐下或躺下休息,避免摔倒。
去除病因
如因药物引起,须按照医生指导调整药物。
减重:如因超重或肥胖导致睡眠呼吸暂停,应尽快通过改善饮食和生活习惯进行减重。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可以通过药物使心率短时间内升高,用于心率过低时缓解症状,降低严重情况发生的风险。
植入心脏起搏器治疗
通过在心脏内放置控制心律的仪器,达到暂时或长期提高心率的作用,降低严重情况的发生风险。心脏起搏器分为临时起搏器、永久起搏器。
临时起搏器
在病情严重时通过介入治疗植入到心脏内,维持正常的心率和心脏节律。
当病因去除后,自主心率可以恢复到正常,会将临时起搏器拆除;如不能恢复到正常,可能会更换为永久起搏器。
永久起搏器
适用于以下情况:
心动过缓出现严重的症状。
窦房结功能障碍引起的心动过缓且出现明显症状。
癫痫引起发作性的心动过缓,经抗癫痫治疗效果不明显。
起搏器使用注意事项
尽量远离手机等电子产品。
远离磁卡、磁铁、电磁炉等具有磁性的物品。
如植入的是抗磁共振起搏器,需要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前请医生调整起搏器模式;如为非抗磁共振起搏器,应避免进行MRI检查。
起搏器功能出现异常时应及时就诊。
治愈情况
生理性心动过缓、没有症状的心动过缓无须治疗。
有些通过及时治疗可以恢复正常心率,对生活或寿命不造成影响;积极治疗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病情进展。
危害性
影响生活
安装起搏器后,对活动场所、生活用品等有所限制。
如引起
心力衰竭、严重脑缺血,偏瘫或
言语障碍等情况,会限制活动强度,使生活质量下降。
危及生命
严重心动过缓,如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出现突发心力衰竭、心搏骤停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保证蛋白质、不饱和脂肪、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的摄入。可选择豆类、奶类(低脂或脱脂)、肉类、鱼类(可每周1~2次)、新鲜水果、新鲜蔬菜、坚果类等。
适当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可选择谷类、薯类等替代精米、精面。
避免高盐、高脂饮食,每日食盐用量控制在6克以内,避免油炸、腌制、烧烤食品。
适当饮水(或按照医生要求控制饮水量)。
避免生、冷、硬、烫的食物,细嚼慢咽,避免暴饮暴食。
回避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咖喱、芥末、咖啡、浓茶等。
戒酒。
生活习惯管理
戒烟,远离“二手烟”(避免被动吸烟)。
保证睡眠充足,避免熬夜。
适量运动,可选择快走、慢跑、打太极拳、游泳、广场舞、骑行等运动,或按照医生指导选择运动项目。
运动强度应循序渐进,避免运动过度。
运动过程中如感到不适,应立即停下来休息。
舒缓情绪
避免紧张、焦虑、愤怒、抑郁等不良情绪。
可通过听轻音乐、与亲友聊天、读书、看剧情舒缓的影视剧等方式缓解压力。
安全管理
如发生眩晕,应立即蹲下、坐下或躺下,避免摔倒。
定期复查
按照医生要求的时间定期复查。
如原有症状无好转或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应及时就诊。
预防
积极治疗原发病。
合理用药:按照医生要求使用药物。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用药期间出现不适及时就诊。
合理膳食。
改善饮食结构,保证营养充足;避免暴饮暴食,维持适宜体重。
避免高盐、高脂、高糖饮食,尽量回避腌制、熏酱、烧烤、油炸食品。
回避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咖啡、浓茶等。
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新鲜蔬果等,食物种类应多样化,交替食用。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