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更多功能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目前感染者以无症状及轻症为主,可有发热、咳嗽、流涕、咽痛等表现
多采用对症治疗,必要时进行抗病毒等治疗
无症状、轻症者多可自愈,中型、重型或危重型须积极治疗
定义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引起。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曾称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于2022年12月26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将其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与其他病毒一样,新型冠状病毒会发生不断的变异,某些变异会影响病毒生物学特性,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关切的变异株”(variant of concern, VOC)有5个,分别为阿尔法(Alpha)、贝塔(Beta)、伽玛(Gamma)、德尔塔(Delta)和奥密克戎(Omicron)。
现在主要的流行株为奥密克戎,现有证据显示奥密克戎株传播力强于之前流行的阿尔法株和德尔塔株,致病力有所减弱,感染后以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为主。
截至目前,奥密克戎的5个亚型(BA.1、BA.2、BA.3、BA.4、BA.5)已经先后演变成系列子代亚分支709个,其中重组分支72个。随着新冠病毒在全球的持续传播,新的奥密克戎亚分支还会持续出现。
新型冠状病毒不能抵抗紫外线和热,56℃加热30分钟、75%乙醇、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但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可以通过积极接种新冠疫苗、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手卫生等方式减少感染。
分型
根据感染后是否出现临床症状,可以分为无症状感染者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
无症状感染者
部分人感染新冠病毒后,无相关临床表现(如发热、咳嗽、咽痛等),也没有其他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但呼吸道等标本,新冠病毒病原学检测呈阳性。
无症状感染者有两种情形:
感染者从新冠病毒核酸、抗原检测阳性直至检测结果转变为阴性时,均无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
疾病处于潜伏期,也就是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至发病之间的这段时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潜伏期多为2~4天。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
根据临床症状的轻重,又可进一步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危重型,具体内容可参照后文诊断标准。
轻型
临床症状轻微,影像学检查没有肺炎表现。
中型
有发热、呼吸道症状等,影像学检查发现肺炎表现。
重型
临床症状较重,有气促、呼吸增快等表现,肺部影像学检查有明显进展等。
危重型
出现呼吸衰竭、休克、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需重症医学科(ICU)监护治疗者。
发病情况
2020年1月,一种完全未知的冠状病毒成功完成分离和核酸测序工作,并初步被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2020年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将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流行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020年1月11日,WHO将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疾病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英文名称为"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简称"COVID-19"。
2020年2月7日,国家卫健委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
2021年11月9日,在南非首次检出新冠病毒的最新变异毒株,即奥密克戎变异株,并迅速在全世界传播。该变异株最早于2021年11月27日输入我国香港,12月9日首次在内地被检出。
根据WHO发布的通告,截至2023年01月01日,全球已报告超过6.56亿新冠确诊病例和660万死亡病例。
2022年12月26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自2023年1月8日起,我国解除了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采取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开始实施“乙类乙管”,对新冠病毒感染者不再实行隔离措施,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