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病毒病即埃波拉出血热,是由埃波拉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至今为止仅在非洲少数国家发生过数起暴发流行。该病死亡率高,危害很大。
本病的病原体是埃博拉病毒,该病毒属于线状病毒科,是一种负链核糖核酸(RNA)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呈细丝状,该病毒是于1976年被发现,并以首次检测到该病毒的地点,非洲扎伊尔一条河的名称命名的。
该病毒通过微小的皮肤黏膜损伤、呼吸道、注射器注射而进入体内,最初主要进入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其他还有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肾上腺皮质,细胞间隙,血管与组织间隙生长繁殖,再进入血液循环,形成病毒血症,然后广泛进入各组织器官,如肝,肾,淋巴组织,卵巢,睾丸,皮肤等。早期对淋巴组织的损害,对免疫系统影响巨大,病毒损害血管内皮细胞,使内皮细胞产生前列环素能力受损,血小板凝聚性亢进,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升高,内皮细胞的损害激活凝血机制,进而发生DIC、微循环障碍及组织缺血坏死。
在感染后期血管内纤维蛋白沉积,
血小板减少而出血,除肌肉及骨骼外,各器官组织均可见局灶性坏死,弥漫性显微出血,尤其是肝,肾,肺,胰及淋巴组织为重,在组织中可见病毒颗粒及嗜酸性包涵体广泛存在,微循环系统破坏,有
淋巴细胞大量出现,但无明显炎性反应。由于DIC、出血及血浆渗出,循环血容量减少,而产生低血压,休克,电解质及
酸碱平衡失调。中枢神经系统的DIC导致局部出血,水肿,昏迷,抽搐,严重者死亡。
本病的潜伏期为2~21天,但多在7~14天。小儿患者突然出现发热、寒战、头痛、
肌痛、疲乏与食欲减退。随着疾病进展,出现呕吐、腹泻、排血样便。可有腹痛、胸痛、咽痛。发病数天后可出现
斑丘疹样
皮疹。患儿出现凝血障碍,注射部位可出血不止,皮肤、胃肠道及其他内脏亦可出血。严重出血可导致休克及死亡。
1.血常规检查
早期白细胞计数轻度减少,后期可回升至(0.9~1.2)×10
9/L。发生DIC后
血小板减少。
2.尿常规检查
3.血液生化检查
血谷草转氨酶(AST)、与谷丙转氨酶(ALT)升高,本病特征是AST显著高于ALT。淀粉酶升高,少数病例血清
白蛋白减少。
4.脑脊液检查
一般正常。
5.病毒电镜检查
从患儿的血液、尿液、含汗腺的皮肤、肝穿刺组织中用电镜检出病毒颗粒,是
埃博拉出血热的直接快速的诊断方法。
6.病毒分离培养
将急性期病例的血液、尿液、分泌物或尸检组织悬液接种于Vero细胞,第3天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细胞内病毒。也可将上述材料接种于豚鼠或猴,观察发病情况,并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测定血液、组织中的病毒。
7.病毒抗原检测
应用酶联
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可快速、简便地检测患儿血液、分泌排泄物中的病毒抗原。用直接固相酶免疫法可检出10ng的病毒蛋白,(5~50)×10
3PFU(噬斑形成单位)/ml病毒。用单克隆抗体夹心酶免疫法检测组织标本中的病毒,阳性率92.7%。斑点免疫分析方法检测患儿血清,也可检出病毒。
8.病毒抗体检测
应用中和试验或补体结合试验,可检测血液中的病毒中和抗体。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ELISA法检测血液中病毒特异性
免疫球蛋白M(IgM)、
免疫球蛋白G(IgG)。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阳性率为83.3%~94.4%。可作为早期诊断的依据。如患儿双份血清中IgG抗体有4倍以上升高,即可确诊。
9.分子生物学检测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可检测埃博拉出血热病毒,敏感性较高。
10.其他
根据流行病学的地区分布等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的阳性结果进行诊断。
可发生DIC,皮肤,胃肠道可出血不止,可发生低血压,休克,电解质及
酸碱平衡失调,由于组织多发性局灶性坏死,可并发胰腺炎,
睾丸炎,
尿道炎,
腮腺炎,
舌炎,肺炎,唇裂,口腔溃疡等。
目前对本病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因此对本病应采用全面对症、支持疗法。
1.严格的隔离
对患儿必须进行严格的隔离。隔离的方法称作“屏障技术”。其内容包括:
(1)医护人员在检查治疗患儿时必须穿、戴隔离衣、口罩、手套和护目镜。
(2)严格限制探视患儿。
(3)可丢弃用品在使用之后应焚毁处理。
(4)一切重复使用的用品在用前须消毒处理。
(5)因为本病病原体易被消毒剂破坏,所有的硬表面(如桌面、地板等)均应用消毒剂擦拭清洁。
2.避免创伤性操作
对患儿的一切治疗护理均应尽可能避免创伤性操作。对患儿要谨慎地保持液体供给,做到既保证供给,又避免心肌损伤或影响肺血管的通透性。
3.补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
只有当存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实验室证据并且有足够的血液学检查、监测支持时才应考虑用
肝素或其他针对DIC的疗法。
4.其他
对患儿进行就地严格的隔离,并采取严格防护措施,对控制本病蔓延是有效的,对曾经发生本病流行的地区进行人员进出方面严格的管制,对从疫区来的人员进行严格的检疫是必要的。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