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肠炎是由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引起的人类严重的小肠结肠炎,也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引起国际上广泛关注的一种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和地方性动物病。
是否医保
是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感染科
临床症状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头痛等。
危害
并发症
结节性红斑、虹膜睫状体炎、脉络膜炎、动脉炎、
溶血性贫血、
肾小球肾炎等。
检查
血常规检查、
红细胞沉降率测定、粪便检查、血清学检查、免疫荧光法检测等。
诊断
依据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表现,结合血清学检查、免疫荧光法检测等诊断。
治疗原则
通常给予对症处理,肠道外感染者应予以抗菌药物治疗,有脓肿者应切开引流。
治愈性
总病死率可达34%~50%。
饮食建议
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烟酒。
病因
本病由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引起。
流行病学
通常以区域性感染为主,多为散发,也可暴发流行。全年均可发病,以秋冬春季较多。人群普遍易感,发病年龄较广,1~85岁均可发病,以1~4岁儿童发病率最高。
传播途径
消化道、直接接触。
典型症状
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约2/3患者以急性胃肠炎、小肠结肠炎为主;约1/3患者以
败血症为主,伴随
肝脓肿、关节炎等并发症,部分病例有慢性倾向。病后恢复期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1.急性胃肠炎: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2.小肠结肠炎:约2/3病例表现为此型,表现为急性发热、腹痛和腹泻,水样稀便,可带黏液,偶见脓血。少数有呕吐。病程一般数天,可长达1~2周。3.败血症:多见于老年人或机体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持续
高热、肝脾大,头痛、腹痛,但不一定伴有腹泻。部分患者有身体其他部位迁徙性脓肿病变。
其他症状
有10%~30%成人小肠结肠炎病例可继发关节炎。急性腹泻数天后出现多个关节疼痛,甚至肿胀,经2~14天炎症达高峰,此后逐渐消退,2/3病例在1个月后消退,其余可持续数月之久。
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1)急性胃肠炎: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2)小肠结肠炎:表现为急性发热、腹痛和腹泻,水样稀便,可带黏液。(3)败血症:表现为持续高热、肝脾大、头痛、腹痛等。2.辅助检查(1)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
中性粒细胞可增多,
红细胞沉降率常加快,大便镜检可见白细胞和红细胞。(2)血清学检查:恢复期血清凝集试验较急性期效价呈4倍以上增长或效价1∶160以上有诊断意义。血清抗耶尔森菌外膜蛋白IgA、IgG检测比凝集试验特异性更强。(3)从病变部位留取标本,如大便、血、尿、痰、脑脊液、肠系膜淋巴结等均可分离出耶尔森菌。也可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活检标本中的耶尔森菌抗原。
治疗方针
通常给予对症处理,肠道外感染者应予以抗菌药物治疗,有脓肿者应切开引流。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肠道感染一般为自限性,仅需对症处理,可不用抗菌药物治疗。病情严重,特别是有肠道外感染者应予以抗菌药物治疗,首选氟喹诺酮类药物。
败血症者可用
氧氟沙星或
呋布西林、美洛西林、
头孢噻肟、拉氧头孢等。
其他治疗
有脓肿者应切开引流。
预后情况
一般预后较好,有严重基础疾病合并败血症者预后较差,病死率较高。
日常护理
1.保持环境安静、舒适,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刺激和心理压力。2.排便频繁时,便后应用温水清洗肛周,保护肛周皮肤。3.加强饮食卫生和饮食营养,养成有规律的饮食习惯。4.应做好口腔、皮肤黏膜的清洁,防止继发性感染。
饮食调理
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烟酒。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