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内镜(ME)是通过在普通电子内镜基础上增加变焦镜头,使黏膜组织光学放大1.5~150倍的
消化内镜检查方法。通过ME观察消化道黏膜表面腺管开口、微血管及毛细血管等微细结构的改变,有利于判断黏膜病变的病理学性质,明确病变浸润范围及提高活检准确性,在消化道疾病尤其是早期
肿瘤诊断方面有独特优势。ME还可与色素染色、电子染色、高分辨率等技术结合,提高诊断效率。
1.消化道黏膜病变良、恶性质的鉴别。
2.消化道癌前病变的内镜监测和随访。
3.内镜治疗前病变范围和浸润深度的判定
与普通内镜禁忌证一样,如严重心肺疾病、精神异常、
消化道穿孔等。
1.检查前准备
(1)向患者及家属充分告知操作目的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意外,取得患者的理解与配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用
二甲硅油、α
糜蛋白酶或N-
乙酰半胱氨酸等清洁液清除黏膜表面的泡沫及黏液。
(3)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应严格,肠腔内小的粪块或食物残渣应用清水冲洗去除。必要时可加用
东莨菪碱等解痉剂减少胃肠蠕动。
(4)放大内镜头端常安装软质塑料帽,塑料帽末端与镜头距离一般约2mm,以保持高倍放大观察时的成像质量,减少蠕动干扰。
2、检查过程
(1)先应用普通内镜模式进行全面观察,发现可疑病变后,对拟观察区域黏膜清洁冲洗,再进行放大观察。放大观察前可配合染色(色素染色或光学染色)以增强显示效果。
(2)将内镜头端尽量靠近拟观察黏膜表面,通过内镜操作部的变焦旋钮调节至最适合焦距,以便清楚显示黏膜表面结构。
(3)移动镜头和调节焦距,可获得病变黏膜表面的多角度形态,操作应轻柔,尽量避免镜头或塑料帽损伤黏膜面,以免引起出血影响观察。
1.食管放大内镜
(1)早期食管鳞癌:正常食管黏膜为鳞状上皮,无腺体开口,ME可观察到食管黏膜下层的血管纹理,特别是乳头内毛细血管袢。
(2)
巴雷特食管:此病出现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者癌变危险性明显增加,常呈灶状分布,黏膜随机活检常难以准确检出病变,用ME有助于巴雷特食管的监测和随访,食管上皮小凹开口可呈圆点状、椭圆状、嵴状、绒毛状和不规则状等多种改变,其中嵴状和绒毛状改变对肠上皮化生的诊断价值较高,不规则小凹常提示不典型增生。
2.胃放大内镜
(1)
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胃体黏膜RAC(规律排列的集合小静脉)结构消失、不规则或模糊,胃窦黏膜iDRP(界限不清的嵴样结构)3、4型高度提示Hp相关性胃炎。
(2)
萎缩性胃炎和肠上皮化生:对胃炎组织类型的判断与病理结果间一致性较好。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表现为正常小凹结构和毛细血管网消失,仅见不规则排列的集合静脉,
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表现与巴雷特食管肠上皮化生类似,黏膜表面多呈嵴状或绒毛状改变。
(3)
早期胃癌:可表现为胃小凹细小化,甚至消失,腺管开口不规则,大小不等且排列紊乱,病灶表面正常的毛细血管网消失,代之以形态不规则的新生血管。
3.十二指肠放大内镜
可观察到
麦胶性肠病患者普通内镜无法识别的肠绒毛萎缩,并可对绒毛萎缩程度进行分级评价,可作为麦胶性肠病筛查和随访的辅助手段。
4. 放大肠镜(包括小肠镜和结肠镜)对小肠或结肠的可疑病变(炎性、
肿瘤性、增生性等)进行观察,初步判定病变性质,有针对性地活检及内镜下处置。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