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心包炎在以往较为常见,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自从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在临床上应用以来,本病已明显减少。主要致病菌由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转为葡萄球菌及革兰阴性杆菌。多由邻近的胸内感染直接蔓延,其次为血行播散、外伤带入。细菌性心包炎初期为纤维蛋白性,继为浆液纤维蛋白性或浆液血性,然后转为脓性。
既往细菌性心包炎多并发于肺炎球菌性肺炎或
脓胸,或由于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所致。随着抗生素的应用,耐药菌株的产生和心脏外科手术及介入手术的广泛开展,引起细菌性或
化脓性心包炎的微生物范围扩大,包括革兰阴性杆菌、布鲁杆菌、沙门菌属、
淋球菌、流感嗜酸杆菌、厌氧菌和其他不常见的病原体。
细菌性心包炎常为急性、暴发性疾病,前驱症状平均仅3天,通常都有
高热、寒战、全身中毒症状及呼吸困难,多数患者没有典型的胸痛。几乎所有的患者有心动过速,近50%病人有
心包摩擦音。突出的症状和体征与已知感染有关,如
重症肺炎、
脓胸、胸外科或外伤等。
颈静脉怒张及
奇脉,可能是
心包积液的首先表现,脓性心包积液可发展为心包压塞和心包缩窄。症状可能为原发性疾病如感染时的发冷、发热、出汗、乏力等症状所掩盖。
超声波检查、放射性核素检查和磁共振显像等,心包穿刺和心包活检则有助于确诊。
心电图检查细菌性心包炎因累及心包脏层下的心肌和心包渗液的影响,心电图可出现如下的改变:
1.
ST段移位因炎症累及和心包渗液压迫心外膜下心肌,产生损伤和缺血。
3.细菌性心包炎的心电图演变典型演变可分四期:
(1)ST段呈弓背向下抬高,T波高。一般细菌性心包炎为弥漫性病变,故出现于除aVR和V1外所有导联,持续2天至2周左右。V6的ST/T比值≥0.25。
(2)几天后ST段回复到基线,T波减低、变平。
(3)T波呈对称型倒置并达最大深度,无对应导联相反的改变(除aVR和V1直立外)。可持续数周、数月或长期存在。
(4)T波恢复直立,一般在3个月内。病变较轻或局限时可有不典型的演变,出现部分导联的ST段、T波的改变和仅有ST段或T波改变。
4.P-R段移位除aVR和V1导联外,P-R段压低,提示心包膜下心房肌受损。
5.QRS波低电压推测为心包渗液的电短路作用。如抽去心包渗液仍有低电压,应考虑与心包炎症
纤维素的绝缘作用和周围组织水肿有关。
6.电交替P、QRS、T波全部电交替为大量心包渗液的特征性心电图表现。心脏收缩时有呈螺旋形摆动的倾向,正常时心包对它有限制作用。当大量心包渗液时,心脏似悬浮于液体中,摆动幅度明显增大,如心脏以心率一半的频率作“逆钟向转-然后回复”的反复规律性运动时,引起心脏电轴的交替改变。
在心前区听得
心包摩擦音,则
心包炎的诊断即可确立。在可能并发心包炎的疾病过程中,如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心动过速和原因不明的体循环静脉淤血或心影扩大,应考虑为心包炎伴有渗液的可能。渗液性心包炎与其他原因引起的
心脏扩大的鉴别常发生困难。颈静脉扩张而伴有
奇脉、心尖搏动微弱、心音弱、无瓣膜杂音、有舒张早期额外音;X线检查或心脏计波摄影示心脏正常轮廓消失、搏动微弱;
心电图示低电压、ST-T的改变而
QT间期不延长等有利于前者的诊断。
一旦细菌性心包炎的诊断成立,除全身使用足量的抗生素外,仍应立即施行心包切开术因为全身抗生素治疗及向心包腔内注入抗生素皆不能防止腔内脓液的形成,甚至可因大量
心包积液而引起
心脏压塞,或因包裹性积脓形成而发展成
缩窄性心包炎。对于有些稠厚的化脓性积液形成小腔需做广泛的心包切开术达到充分引流以预防发生缩窄性心包炎。根据心包积液性质及
血培养的结果或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必要时需多种抗生素联合使用。抗生素的剂量须足量、疗程应充分,在感染控制后仍需维持2周。
细菌性心包炎的治疗包括对原发疾病的病因治疗、解除心脏压塞和对症治疗。患者宜卧床休息。胸痛时给予镇静剂,必要时使用吗啡类药物或左侧
星状神经节封闭。
心包渗液引起心脏压塞时应作心包穿刺抽液,可先作超声波检查确定穿刺的部位和方向。并将穿刺针与绝缘可靠的
心电图机的胸导联电极相连结进行监护。还应预防性地使用阿托品,避免迷走性低血压反应。
穿刺的常用部位有两处:
1.胸骨剑突与左肋缘相交的尖角处
针尖向上略向后,紧贴胸骨后面推进,穿刺时患者采取半卧位。此穿刺点对少量渗液者易成功,不易损伤冠状血管,引流通畅,且不经过胸膜腔,故特别适用于
化脓性心包炎以免遭污染。
2.左侧第五肋间心浊音界内侧1~2厘米
针尖向后向内推进,指向脊柱,穿刺时患者应取坐位。操作应注意无菌技术,针头推进应缓慢,如觉有心脏搏动,应将针头稍向后退,抽液不宜过快,在抽液后可将适量抗生素注入心包腔内。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