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肺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肺炎
有发热、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表现
由细菌感染导致
抗感染药物治疗与一般治疗。必要时需要其他治疗
定义
细菌性肺炎是指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肺炎。
肺结核不归为细菌性肺炎,相关肺结核内容可见肺结核词条。
分型和分类
根据病理特点分类
小叶性肺炎也称为支气管肺炎,细菌感染后是以肺小叶为单位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根据感染地点分类
社区获得性肺炎,指无明显免疫抑制的患者在医院外或住院48小时内发生的肺炎。
医院获得性肺炎,指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而在住院48小时后发生的肺炎。
根据细菌种类分类
根据病原菌培养与菌种鉴定结果进行的分类,需要结合临床判断。免疫功能受抑患者可存在混合感染。
发病情况
多发于冬季及初春。
好发于免疫力低下人群,老人、儿童高发。
致病原因
细菌感染
细菌性肺炎主要由细菌感染肺部引起。
由于呼吸道表面暴露在许多病原体中,如果呼吸道的防御功能减弱,就易感染发生细菌性肺炎。
常见病原菌有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等病原菌。
高危因素
免疫力低下,如体质虚弱、过度疲劳、营养不良等都可导致如老人、孩子、长期慢性疾病患者;受凉、劳累后也可导致免疫力下降。
肺部病毒感染,在肺部病毒感染后,可对肺部免疫防御功能造成一定破坏,导致更易发生细菌性肺炎。
吸烟。
有基础肺部疾病。
主要症状
寒战
寒战时体温可逐渐升高,体温升高后寒战可逐渐缓解。
高热
体温可达到
高热(>39℃)或者超高热(>41℃)程度。
呼吸困难
呼吸频率增快,可为25~40次/分。
呼吸加深,严重者呼吸变浅。
可伴有鼻翼扇动、呻吟、呼吸困难等表现。
咳嗽、咳痰
胸痛
出现在发生病变一侧,可随深呼吸和/或咳嗽出现或加重。
其他症状
细菌性肺炎严重的患者可出现全身症状。
发绀,指口唇、手指皮肤呈青紫色。
胃肠道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
急性热病容,患者常表现为颜面潮红,鼻翼扇动,常有口唇及口周疱疹。
可有疲惫乏力、肌肉酸痛,严重者可出现烦躁或意识不清等全身症状。
并发症
肺脓肿
脓胸
可出现高热、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
感染性休克
可出现皮肤湿冷、反应迟钝、血压下降等,严重者可出现昏迷。
中毒性心肌炎
出现心律失常、
心肌酶增高、心力扩大、
心力衰竭表现。
就医科室
呼吸内科
当患者出现寒战、
高热、咳嗽、
咳痰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
急诊科
当患者出现持续呼吸困难、发绀、肢端湿冷、
意识障碍、休克等情况时,建议立即就诊急诊科或拨打120急救电话寻求急救服务。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若出现发热应监测并记录体温改变,可采取物理降温,如用温水擦浴等。
不建议自行服用药物降温以免遮盖病情。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发热、寒战、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
最高体温是多少?
咳的痰是什么性质的?
是否有呼吸困难、发绀、肢端湿冷、意识障碍、休克等症状?
这些症状多久了?
这些症状发作的频率和持续的时间是怎样的?
病史清单
发病前是否接触过类似患者?
既往患有哪些疾病?
吸烟吗?一天吸几支?吸多久了?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影像学检查:胸片、胸部CT等。
药品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镇静药:劳拉西泮、奥卡西泮等
诊断依据
病史
有上呼吸道感染或慢性疾病等病史。
有受凉(如淋雨)或过度疲劳等情况。
临床表现
症状
出现寒战、
高热、咳嗽、
咳痰、呼吸急促、发绀、
意识障碍等症状。
体征
可出现体温升高、呼吸困难、脉搏加快等情况。
可能会出现皮肤和黏膜发紫等表现。
视诊呼吸增强,叩诊病变部位浊音,听诊病变部位呼吸音减弱、语音传导增强,中细湿啰音(水泡音)。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可出现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等情况。
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或CT检查可发现肺纹理加深,或出现局限在一个区域或多个区域的阴影。若有肺脓肿、脓胸、脓气胸则有相应的X线表现。可用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
5、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可以明确感染细菌的种类,以及对于不同药物的敏感性,用于诊断和确定治疗方法。
鉴别诊断
肺结核
相同点:均有发热、咳嗽、咳痰等。
不同点:肺结核发热多为低热,还可伴有消瘦等症状,一般无畏寒,可通过记忆T淋巴细胞相关检查、痰涂片抗酸染色、呼吸道分泌物结核杆菌培养与菌型鉴定、Xpert、mNGS等进行病原学相关及病原学方面检查,通过胸部X线检查包括普通胸片、CT检查等进行区分。
2、病毒、支原体、衣原体所致肺炎
相同点:均有发热、咳嗽,病毒性肺炎有高热及畏寒等。
不同点:可通过病原体检测等进行区分。
治疗原则:清除细菌、缓解症状、避免并发症。
一般治疗
休息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保证营养充足
保证营养均衡、充足。
哺乳期患者应继续哺乳,并保证乳量。
物理降温
用毛巾包裹冰袋放在腋下、腹股沟等处进行降温;或使用温毛巾擦拭皮肤。住院患者高热者可以冰毯物理降温。
(二)药物治疗
1、抗感染治疗
消除细菌生长,控制病情,缓解症状。
治疗前应当采取标本进行微生物学检查。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结合感染地点分类,判断可能的致病菌和耐药情况,经验性选择抗微生物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头孢曲松或
头孢噻肟等。
初始治疗后,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参照细菌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选择合适的药物。
肺炎链球菌:首选青霉素、阿莫西林,青霉素耐药或过敏者,可选用头孢曲松、头孢噻肟、
万古霉素、红霉素等。个别病例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需要联合酶抑制剂治疗。
补液治疗
其他治疗
发生惊厥时可用苯二氮䓬类等药物镇静,如劳拉西泮、奥卡西泮等。
治愈情况
经积极治疗后,细菌性肺炎通常预后良好。
某些免疫低下或免疫缺陷人群,细菌性肺炎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危害性
日常管理
保证营养充足、均衡
保证蛋白质、不饱和脂肪、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水分充足。
适当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可选择谷类、薯类等替代精米、精面。
改善生活习惯
戒烟、远离“二手烟”(避免被动吸烟)。
保证睡眠充足,避免熬夜。
适量活动。
恢复期间应尽量避免去人流量较密集的场所。
舒缓情绪
避免紧张、焦虑、愤怒、抑郁等不良情绪。
改善环境
注意开窗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新鲜。
5、定期复查
按照医生要求的时间定期复查。
6、感觉不适及时就诊
如原有症状无好转或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应及时就诊。
预防
保证营养均衡,加强体格锻炼,增强抵抗力。
及时治疗慢性疾病。
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感染疾病高发的季节,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出行戴口罩。
避免与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人接触。
高危人群可接种多价肺炎链球菌多糖疫苗预防
肺炎链球菌肺炎,2岁以下儿童可以接种7价、13价结合疫苗。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