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硬化症

更多功能

系统性硬化症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系统性硬化症是以皮肤和内脏纤维化为主要特征的结缔组织病
以皮肤增厚和变硬为主要表现,可伴内脏器官受累等症状
病因复杂,一般认为与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
以药物治疗为主,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
定义
系统性硬化症是一种原因不明、以局限性或弥漫性皮肤增厚和变硬为主要临床特征,也可影响心、肺、肾和消化道等内脏器官功能的结缔组织病
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常可出现血管病变、免疫系统异常、皮肤和内脏器官纤维化等表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分型
根据皮肤病变的累及范围以及相关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系统性硬化症通常分为局限型和弥漫型两种类型。
另外一种分类是根据皮肤的改变,分为弥漫皮肤型系统性硬化症、局限皮肤型系统性硬化症、无皮肤硬化的系统性硬化症、硬皮病重叠综合征及未分化系统性硬化症五种亚型。
弥漫皮肤型系统性硬化症
以皮肤纤维化为主要特点,除累及肢体的远端和近端、面部、颈部外,也可出现胸部、腹部皮肤的受累表现。
局限皮肤型系统性硬化症
以局限于肘(膝)的远端皮肤为主要特点,可出面部、颈部皮肤受累。
其中,CREST综合征是一种特殊类型,属于局限型,临床表现为软组织钙化、雷诺现象(即寒冷或情绪等刺激下,肢端的皮肤出现短暂苍白、青紫、潮红的颜色变化)、食管运动功能障碍、硬皮指、毛细血管扩张等。
无皮肤硬化的系统性硬化症
具有系统性硬化症的雷诺现象、内脏器官受损症状(如吞咽困难、呼吸困难、蛋白尿等)及自身抗体改变等,但并没有皮肤硬化的表现。
硬皮病重叠综合征
患者出现上述3种情况中的任意一种,并同时合并了其它类型的结缔组织病,如出现以多关节炎症为主要表现的类风湿关节炎,或伴皮疹、发热及多脏器受损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时,称为重叠类型。
未分化系统性硬化症
具有雷诺现象,并伴有系统性硬化症的部分临床和(或)血清学改变,但没有皮肤增厚变硬的表现。
发病情况
在全球范围内,系统性硬化症的发病率约每年18~20/100万,即每100万人中约18~20人发病;患病率约1~3/1万,即每1万人中约1~3人患病。
发病年龄高峰为35~50岁,女性多见,男女比例约1:3.8~15。
系统性硬化症是什么
系统性硬化症又称为硬皮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结缔组织病。
系统性硬化症目前的病因未明,考虑和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病毒感染、长期接触化学物质等原因有关。
系统性硬化症发病后雷诺现象常为首发的症状,即受寒或紧张以后皮肤会出现苍白、发红、变紫、疼痛等症状。同时皮肤改变为本病的主要的特征性表现,呈对称性发展,一般从从面部开始逐渐蔓延到四肢,患者会出现手和面部硬性肿胀。后期可出现面具脸。
系统性硬化症的患者建议至正规医院风湿免疫科进行详细咨询,遵医嘱规范诊治。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