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成分
火麻仁、
苦杏仁、熟
大黄、
枳实(炒)、
厚朴(姜制)、
白芍(炒)。
性状特征
麻仁胶囊为硬胶囊,内容物为深棕色至棕黑色颗粒状粉末;气香,味苦。
制剂规格
胶囊剂,每粒装0.35克。
麻仁丸与麻仁胶囊的区别
麻仁丸与麻仁胶囊的区别在于药品剂型不同。在药物组成、功效,适应症等方面没有区别。麻仁丸或者麻仁胶囊具有润肠通便的功效。
麻仁丸与麻仁胶囊的区别在于药品剂型不同,麻仁丸为黄褐色至棕褐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味苦;麻仁胶囊本为胶囊剂,内容物为深棕色至棕黑色颗粒状粉末,气香,味苦。
麻仁丸或者麻仁胶囊,由火麻仁、苦杏仁、大黄、枳实、姜厚朴、炒白芍组成。用于肠热津亏所致的便秘,症见大便干结难下、腹部胀满不舒;习惯性便秘见上述证候者。
应注意,服用此药,饮食宜清淡,忌酒及辛辣食物;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本药不宜长期服用;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若有用药需求,需在医生辨证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盲目用药,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用途
润肠通便。
主治大便干结、排出困难,腹部胀满不舒,口干,口臭等。
治疗病证
可治疗由肠腑燥热、津伤便结所致的便秘。症见大便干结不下、腹胀腹痛、口臭、口干、面赤心烦、
小便短赤。
功能性便秘、习惯性便秘患者,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可以使用麻仁胶囊。
如何用药
服用时间:最好在饭前服用。早、晚各一次或睡前服用。
服用方法:按照说明书,温水送服。
服用剂量:一次2~4粒,一日2次。小儿用量减半或遵医嘱。
温馨提示
儿童一定要在成年人的监护下服用。
如有医嘱,请按医师要求的剂量服用。
用药须知
麻仁胶囊为“双跨”药物,既是处方药又是非处方药。
对本品及所含成分过敏者禁用。
孕妇禁用。
糖尿病患者禁用。
年轻体壮者便秘时不宜服用。
过敏性体质者慎用。
月经期慎用。
年老体虚者不宜久服。
胸腹胀满严重者应立即去医院就诊,不宜服用本品维持治疗。
肝病、肾病、心脏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儿童、哺乳期妇女及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用药注意
服药期间应该避免食用生冷、辛辣、油腻食物,忌烟、酒。
麻仁胶囊中含有
大黄,不宜与
胃蛋白酶、多酶片(助消化药)等合用,合用会降低药效。
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如果正在使用其他药物,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服用本品3天后,如症状没有缓解,请及时到医院调整治疗方案。
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温馨提示
不要自行根据症状盲目加量、减量使用,也不可在没有医嘱的情况下长期使用。
如果出现新的不适或不适加重,建议到医院就诊。
不要仅依据广告宣传使用中成药。
不要随意把自己所用中成药推荐给他人使用。
药物应放置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药物应存放于阴凉处,密封保存。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