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现是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等症状反复发作,夜间或凌晨容易发作。
本病归于中医学“哮病”范畴。
病因病机
主要病因是痰伏于肺。基本病机为痰阻气道,肺失宣降。
肺不能布散津液,脾不能运化精微,肾不能蒸化水液,均可致津液凝聚成痰,并于肺中伏藏,成为本病发生的“夙根”。夙根遇诱因而触发,使痰阻气道,肺气上逆,气道挛急,本病遂可发生。
气候变化,外邪侵袭,内合于肺;或寒温失调,失于表散,邪蕴于肺;或吸入花粉、烟尘、异味气体等,导致肺气宣发失常,皆为本病的常见诱因。
过食生冷,寒饮内停;或嗜食酸咸肥甘,积痰蒸热;或禀赋异常,又进食海膻发物,皆可致脾失健运,痰浊内生,上犯于肺,诱发本病。
忧郁恼怒、思虑过度等情志刺激,可致肝失条达,气机不畅,疏泄失职,或郁而化火,上逆犯肺;或致津液凝而成痰;或郁火灼津,炼液成痰;或肝气横克脾土,致脾失健运,皆可诱使本病发作。
禀赋不足,肾气亏虚;或久病体弱,致肺气亏虚,气不化津,痰饮内生;或病后阴虚火旺,痰热胶固,易使本病发作。
临床特点
发作期
寒哮
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胸膈满闷如塞。
咳嗽较轻,痰白稀薄,咳吐不爽。
口不渴或渴喜热饮,面色晦滞带青,受寒易发,形寒畏冷。
发病初期多兼恶寒、发热、头痛等表证。
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
热哮
喉中哮鸣,气粗息涌,咳呛阵作,胸高胁胀,烦闷不安。
汗出,口渴喜饮,面赤口苦,不恶寒。
咳黄痰或白痰,痰液黏浊稠厚,咳吐不利。
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滑。
缓解期
肺虚证
喘促气短,语声低微,自汗畏风,面色㿠白。
咳清稀白痰,气候变化容易诱发发作,发病前喷嚏频作,鼻塞流清涕。
舌淡苔白,脉细弱或虚大。
脾虚证
面色萎黄无华,倦怠乏力,食少便溏。
痰多而黏,咳吐不爽。
胸脘满闷,恶心,纳呆,或食油腻易腹泻,常由饮食不当而诱发。
舌质淡,苔白滑或腻,脉细弱。
肾虚证
平素息促气短,动则加重,呼多吸少。
咳起沫黏痰,脑转耳鸣,腰酸腿软,心慌,易疲乏。
或五心烦热,口干,颧红。
或畏寒肢冷,面色苍白。
舌淡胖苔白,或舌红少苔,脉沉细或细数。
刮痧
背部刮痧
充分暴露背部及腰部。
操作者先定位肺俞穴到肾俞穴。
再在患者刮痧部位均匀涂抹刮痧油。
以肺俞穴为始,以肾俞穴为终。
刮拭方向:从上向下线形刮拭。
刮拭时间:刮拭10分钟或刮至出痧。
再按照上述方法从脑后风池穴刮到肩胛区,从上向下曲线形刮拭。
穴位刮痧
刮痧穴位为太渊、足三里、丰隆。
在相应的穴位处涂适量的刮痧油。
每个穴位刮拭10分钟,每日1次,连续10日。
小荷贴士
手持刮痧板的一面或一角,使刮痧板与皮肤成45度角,在需要刮痧的位置由上向下刮拭。
刮痧速度要适中,所用压力平稳、均匀。
保健以皮肤潮红为度。
连续治疗3天没有效果,请及时就医。
特别提醒:本方法为辅助治疗方法,操作有一定难度及适应性,最好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重症患者建议及时就医。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