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型病毒性肝炎

更多功能

戊型病毒性肝炎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戊型病毒性肝炎是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的消化道传染病
症状有乏力、食欲减退、厌油、恶心、呕吐、黄疸等
病因为戊型肝炎病毒感染
无抗病毒药物,以休息、补充营养、保护肝脏等为主,还应当进行适当隔离
定义
戊型病毒性肝炎是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的传染病。
戊型病毒性肝炎主要损害肝脏。
轻度戊型病毒性肝炎可能会自愈,大多预后良好;孕妇、老年人易发展为重型肝炎,需要重视。
流行病学
戊型病毒性肝炎在世界各地都可发生,中国属于地方性流行区域,以散发病例和食源性小暴发为主。
戊型病毒性肝炎多发生在农村人群,常见于男性,但孕妇、老年人病死风险更高。
戊型病毒性肝炎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雨季或洪水后容易发生流行;散发病例可能在一年中任何时间出现。
中国健康人群中抗戊型肝炎病毒阳性率一般为3%~9%。
分型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类,可以分为轻度、中度、重度。
根据临床表现等,可以分为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无黄疸型肝炎、重型肝炎、淤胆型肝炎、亚临床型肝炎等。
急性黄疸型肝炎:除了消化道症状,还会出现黄疸。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以消化道症状为主,没有黄疸。
重型肝炎:极少见,但病情危重,年龄越大,病死的风险越高。
淤胆型肝炎:症状与急性黄疸型肝炎相似,黄疸持续时间长,症状轻,有全身瘙痒、灰浅色大便等胆汁淤积症状。
亚临床型肝炎:症状比较轻,没有黄疸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