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手法整复骨折、脱位等部位,使其恢复正常解剖形态和功能的中医外治法
骨折、脱位后半小时内是最佳时机,最好在伤后4~6小时之内进行
骨折需3个月左右、关节脱位需3-4周可恢复正常活动
严重的开放性骨折,肌肉、肌腱、韧带断裂者禁用;孕妇的腹部、腰骶部禁用
定义
正骨手法,一种中医外治法,是由医生针对患者不同部位出现的骨折、脱位或肌腱扭转等损伤选取合适的整复手法进行的操作。
具体包括拔伸、旋转、屈伸、提按、端挤、摇摆、触碰、分骨、折顶、回旋、蹬顶以及杠杆等手法。
正骨手法的目的是使骨折或脱位处的解剖形态与肢体功能恢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的状态。
疗效和安全性
治疗疾病
可以用于治疗上肢骨折、下肢骨折、躯干骨折、
关节脱位、合并关节脱位的骨折等疾病。
治疗效果
通过手法整复,大多数患者损伤的部位可以恢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解剖形态。
安全性
手法整复与手术相比,可规避部分麻醉和创伤刺激,但对于老年患者或者有心脑血管病史的人群需要谨慎对待。
治疗难度和费用
治疗难度
手法整复的治疗难度与许多因素相关,包括患者具体损伤程度、损伤时间、适宜的麻醉方式、医患沟通顺畅性以及是否有充分的术前准备。
在手法治疗骨折、关节脱位时,时间越早手法整复的难度越小,通常在受伤早期6小时内局部肿痛与
肌肉痉挛不明显,手法治疗容易成功;反之,局部肿痛与肌肉痉挛加剧,则治疗难度加大,手法不易成功。
治疗费用
受卫生政策、区域及机构定价等影响,费用可能存在差异,具体以就诊机构为准。
进行这项手法的费用通常在数十到数百元,根据整复部位不同价格不等。且一般在手法整复后往往会有固定器具(夹板、
石膏、支具等)的费用,还会有后续口服或者外用药物的费用等。
根据医院等级、正骨部位、损伤程度的不同,费用会有所差别。各地医保报销政策、就诊医院级别等不同,报销的比例也不同。
医院科室选择
通常一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以上级别的医院都可以做这项手法,可以到西医院的骨科、整复科,或中医院的骨科、骨伤科等就诊。
适宜情况
合并关节脱位的骨折∶如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踝关节骨折合并踝关节脱位等。
四肢
开放性骨折∶开放较轻微的骨折可先行清创术,在清创术后或开放创口稳定后再行手法整复治疗。
禁忌情况
禁忌人群
开放性骨折情况较重或创口清创术后未愈合的患者。
移位骨折经过整复已达到功能复位标准或在复位过程中容易损伤血管神经、脊柱压缩性骨折合并关节突关节绞锁的患者。
有出血性休克、急性传染病、出血倾向的
血友病或胃、十二指肠等急性穿孔的患者,除应急手法外,禁作其它手法。
有严重的骨质疏松症、高血压、心脏病、哮喘、身体过度虚弱、先天性脊柱发育畸形、肌肉或肌腱韧带断裂的患者。
患有精神类疾病,不能与医师合作的患者。
禁忌部位
难以整复的关节内骨折,难以固定的骨折,如复杂的髌骨、股骨颈、骨盆骨折等禁作手法整复。
肿胀严重伴有水泡,伤肢远端脉搏微弱,末梢血循环较差,或伴有动脉、静脉损伤的部位。
粉碎性脊柱骨折,椎管内有明显骨折片的部位,严禁做脊柱超伸展手法复位。
颈椎骨折合并
脊髓损伤、上段有移位时,禁止做一次性大力手法复位。
月经期、怀孕期妇女的腹部、腰骶部禁做手法。
治疗前检查
实验室检查
除了需要进行神经阻滞、腰麻、
全身麻醉的整复术外,一般不进行过多的实验室检查,医生会根据患者一般情况和病史进行针对性检查,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必要时会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并抽血检查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指标、传染病指标等,目的是排除手法操作的禁忌证,发现有水、
电解质紊乱及
酸碱平衡失调和贫血等情况时应予以纠正。
影像学检查
一般需要拍骨折部位的X线片,骨折情况复杂时可能需要拍摄CT、磁共振成像(MRI),目的是明确损伤的类型,有助于确定有效的整复手法。
其他检查
根据自身病史,如有需要还会在手法整复前做
心电图、
肺功能检查等,以排除手法操作的禁忌证。
治疗前准备
配合医生的问诊
在复位之前,医生需要对患者的病情有充分的了解,包括现病史和既往史,同时分析骨折或脱位发生移位的机制,选择有效的整复手法。
所以在就诊时不要刻意隐瞒曾经被诊断或被怀疑的其他疾病,以便医生尽可能的缩短治疗准备时间,做好术前准备,明确患者是否存在手法整复的禁忌证。
安排工作生活
骨折的患者正骨后大约需要12周恢复;脱位的患者大约需要3~4周恢复,需要提前安排好休假时间。
正骨后可能需要在疾患部位添加合适的辅助用具,如纸壳、
石膏、绷带、夹板、扎带、棉垫、压垫等,治疗后可能会对生活造成不便。若有需要可以提前向医生了解需要哪种轮椅、助行器等,以便于治疗后使用,辅助康复和生活。
麻醉准备
依据骨折或脱位部位的损伤程度,医生会选择适当的止痛或麻醉方式以防止患者因疼痛而晕厥、休克。
如果损伤后时间较短,程度较轻,可用0.5%~2%
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如果损伤后时间较长,局部肿硬,骨折较为复杂,估计复位有一定困难者,上肢会采用臂丛
神经阻滞麻醉,下肢会采用腰麻或
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尽量不采用全身麻醉。
治疗过程
治疗部位
上肢、下肢、躯干等部位的骨关节及软组织。
治疗过程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使用合适的正骨手法,具体包括拔伸、旋转、屈伸、提按、端挤、摇摆、触碰、分骨、折顶、回旋、蹬顶以及杠杆等手法。
患者通常只要遵医嘱平躺、坐着即可。
正骨后骨折端的相对位置对接,脱位的部位复位后,医生会根据情况决定治疗后是否需要使用
石膏、绷带等进行外固定。
治疗感受
通常情况下,患者在手法复位过程中听到或感到轻微的“咔哒”声或入臼感时即已完成复位,复位完成后多数情况下患者痛苦会减轻。
治疗时间
手法治疗大约需要几分钟到30分钟左右,手法的治疗时间可能会受到麻醉效果、骨折断端形态、病人耐受程度、骨折或
关节脱位处软组织状态等因素影响。
护理
护理注意事项
使用夹板或
石膏等外固定的患者,需要注意观察其伤口及患肢远端的血液运行情况,如果出现患肢青紫、肿胀、剧痛等,应立即松解压迫并报告医生处理。如果骨折后远端皮肤苍白、皮肤温度低,且摸不到动脉搏动,应考虑有
动脉损伤的可能。
如果患处有外固定装置,注意确保外固定装置的稳固,按时复查。
患者心理压力大时,陪护人员应向患者介绍神经损伤修复的特殊性,使患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以预防不良情绪的产生。伴有神经损伤的患者,还应观察其感觉和运动功能恢复的情况,给予相应护理。
如果患者伤后需长期卧床,还应注意皮肤护理,应在受压部位垫以气圈、棉垫,定时按摩受压部位皮肤。保持床单干燥、清洁,预防褥疮的发生,同时,足跟要悬空预防
压疮。
对于
开放性骨折的病人,陪护人员应该注意伤口的护理,观察伤口渗血情况以及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引流条、管需要妥善固定,保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无异味。
护理人员需注意指导并督促患者进行合理的功能锻炼。
监测与检查
如果患处损伤程度较严重,通常会监测
生命体征,包括监测心率、脉搏、血压、呼吸等,并观察有无合并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对于骨折患者,一般会复查患处X线片以检查骨折处的对合情况以及骨折的愈合情况。
饮食营养
注意补充优质蛋白质,如牛肉、鸡肉、鱼肉、鸡蛋、牛奶、豆类等食物。
注意搭配新鲜蔬菜和水果以促进肠胃蠕动,防止因活动量下降导致便秘。
戒酒。
恢复过程
骨折
通常将骨折愈合分为血肿机化期、原始骨痂形成期、骨痂改造塑形期。
血肿机化期
发生骨折后通常会在局部形成血肿,而血肿在伤后6~8小时即开始凝结成血块,随后引起无菌性炎性反应,使血肿逐渐机化,形成肉芽组织,并进而演变成纤维结缔组织,使骨折断端初步连接在一起,这一过程通常需要2~3周。
原始骨痂形成期
骨内膜和骨外膜的成骨细胞增生,在骨折端内、外形成的组织逐渐骨化,形成新骨,随着新骨的不断增多,紧贴骨皮质内、外面逐渐向骨折端生长,彼此会合形成梭形,称为内骨痂和外骨痂。
骨折断端及髓腔内的纤维组织也逐渐转化为软骨组织,并随软骨细胞的增生、钙化而骨化,称为软骨内成骨,而在骨折处形成环状骨痂和髓腔内骨痂。
以上两部分骨痂会合后,这些原始骨痂会不断钙化而逐渐加强,当其达到足以抵抗肌肉收缩及成角、剪力和旋转力时,则骨折已达到临床愈合,这一过程通常需要4~8周。
骨痂改造塑形期
原始骨痂中的新生骨小梁逐渐增多,并且排列逐渐规则和致密,骨折断端经过死骨清除和新骨形成的爬行代替过程,骨折部位形成骨性连接。这一过程通常需要8~12周。
关节脱位
关节脱位的愈合
关节脱位通过手法整复恢复至正常的解剖形态后,医生会将受损关节固定在功能位或关节稳定的位置,以减少出血,有利于
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习惯性脱位。固定时间根据脱位部位及并发症的程度而定,一般上肢脱位应固定2~3周,下肢脱位应固定3~4周。
后续治疗
治疗后用药
对于一般性骨折的患者,可口服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以及促进骨骼生长的药物治疗。
开放性骨折通常需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预防细菌感染,损伤严重的开放性关节脱位通常需要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长期卧床的患者通常需要预防性使用抗凝药物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
为预防和治疗创伤及手法整复后的
肢体肿胀,需要常规使用一些有明显消炎、消肿、抗渗出作用的药物,缓解患肢周围组织的水肿及关节腔内炎性物质的渗出。
对伴有神经损伤的患者,遵医嘱口服营养神经药物。
康复训练
医生会根据患者受伤的部位及损伤程度来确定合适的功能锻炼内容和运动强度,康复锻炼的具体计划会因人而异、因病而异,患者宜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选择适宜各个时期的功能锻炼方法,尤其对于骨折患者更应分期、分部位对待。
功能锻炼可以活血化瘀、消肿定痛、濡养患肢关节筋络、促进骨折加速愈合、防治肌肉萎缩、避免关节粘连和骨质疏松、扶正祛邪,同时患者应注意谨遵医嘱保持患肢制动。
复查
手法复位后的外固定装置可能会有松动风险,若发现外固定装置有松动迹象,应及时来院复诊,做出调整。
自手法整复加外固定的日期开始,三日后进行首次复查,之后每周复查,直至骨折处愈合,患肢功能恢复满意为止。
如果手法整复后损伤处出现变形、渗出、化脓、局部血运异常、感觉异常、异常疼痛等,应及时就医,不必刻板遵照复查时间表。
日常生活
患者需谨遵医嘱进行患肢固定,在医生指导下积极进行功能锻炼。
在经过医生判断后,患者骨折的愈合程度已达到负重要求时才可负重。
生活作息宜规律,均衡饮食放松心情,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