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穿刺小脑延髓池进行采集脑脊液或者进行鞘内注射的操作
操作风险较高、难度较大,通常仅用于不能通过腰椎穿刺达到诊疗目的时
操作后仅需短时间卧床,可正常饮食
如出现严重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者,需行头部影像学检查
定义
枕骨大孔穿刺的规范医学名称是小脑延髓池穿刺,是用于采集脑脊液或者进行鞘内注射的一种神经外科的操作。
主要过程为经枕骨大孔,将穿刺针刺入小脑延髓池,从而进行脑脊液的收集或注射药物。
操作风险较高、难度较大,临床应用较腰椎穿刺要少很多,一般仅用于存在腰椎穿刺禁忌证的患者。
疗效和安全性
治疗疾病
治疗效果
枕骨大孔穿刺一般效果良好,可取得足够的脑脊液进行化验、释放脑脊液或进行药物注射。
安全性
风险较大,部分患者会出现术后出血、
脑疝,造成严重后果。临床应用较少。
治疗难度和费用
治疗难度
该操作具有一定技术难度,对操作技巧及解剖知识要求较高,进行操作的医生需要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操作技巧。
具体到每个患者,其解剖位置及穿刺深度也较腰椎穿刺变化更多。
操作前需要严格评估适应证,再进行该操作。
治疗费用
受卫生政策、区域及机构定价等影响,费用可能存在差异,具体以就诊机构为准。
费用一般较低,1000元以内即可完成上述操作。通常属于医保报销范围。
医院科室选择
多在神经外科、神经内科进行,儿童患者可在儿科进行。
本操作难度大、风险高,需要医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最好选择三级医院的神经外科或神经内科完成该操作。
枕骨大孔穿刺通常仅用于不能通过腰椎穿刺达到诊疗目的时。
穿刺部位感染、小脑或后颅窝病变、有颅内压表现者发生不良反应风险较高,不适宜进行。
适宜情况
枕骨大孔穿刺一般只用于有腰椎病变或腰椎局部皮肤感染不能做腰椎穿刺,而又必须了解脑脊液变化或拟用药物治疗的时候。
不宜情况
存在以下情况者不适合进行枕骨大孔穿刺:
穿刺部位局部感染。
枕骨大孔处占位或畸形。
高度怀疑有小脑延髓池粘连者。
疑似先天性小脑延髓下疝或小脑扁桃下疝。
操作前要进行常规的术前检查,包括抽血检查、影像学检查及心肺功能检查,用以评估患者全身情况。
操作前还需要控制基础疾病、清洁备皮、签署知情同意书等。
治疗前检查
实验室检查
主要包括血常规+血型、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机制、乙肝五项、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抗体等。
以评估全身情况,排除凝血障碍、传染病等情况。
影像学检查
头颅CT检查,用以了解小脑延髓池大小,并可测量穿刺位置至小脑延髓池的距离,同时判断是否存在扁平颅底等发育畸形。
头颅MR平扫及强化检查,判断后颅窝是否存在占位性病变,是否存在小脑延髓池部位的
蛛网膜粘连。
颈部正侧位的X线片,评估颈部椎体的情况,特别关注是否存在寰枕融合等发育畸形。
其他检查
心脏检查
必要时可进行
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以排除心脏疾病,防止操作过程中发生心脏意外。
肺部检查
必要时胸部X线、CT检查,用以排除肺部疾患。
治疗前准备
镇静药物的使用
为患者能够清醒地配合检查,一般情况下不使用镇静药物。
如患者烦躁或对该操作恐惧心理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可适当应用地西泮、劳拉西泮等药物。
控制基础疾病
操作前要将血压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心理疏导
部分患者对此操作具有一定的恐惧心理,术前要对其进行正确的疏导,从而减轻恐惧心理。
注意事项
患者术后一般需卧床休息数小时,因此在术前应提前排尿、排便。
用药准备
操作前无特殊用药,但可提前准备甘露醇,并建立好静脉通路。
如出现操作意外,可紧急抢救。
饮食准备
该操作为局麻操作,操作前一般无需禁食水。
但由于本操作存在一定危险性,有时医生会要求术前4小时禁止饮水,以便一旦发生意外可以紧急抢救。
清洁备皮
枕颈部皮肤备皮,剔除毛发,以便清洁手术区域。
备皮结束后,自行清洁洗头,但是注意防止感冒。
留置导管
一般无需留置尿管。
衣着配饰要求
不佩戴项链、耳环等头颈部配饰。
签署知情同意书
常规需要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授权委托书等。
在签署前,医生会详细向患者或家属说明操作的情况,讲明操作的必要性及适应证,重要的操作风险以及操作中和操作后的注意事项等,并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签字后,再行操作。
治疗过程
枕骨大孔穿刺治疗时间约1小时,采用
局部麻醉,穿刺时可有轻微疼痛。
操作时患者侧卧,医生在穿刺部位消毒麻醉后缓慢进针,随时观察脑脊液滴出。
麻醉情况
局部麻醉。
治疗部位
后颈枕部。
治疗过程
患者侧卧,头略前屈,可取软枕垫于头下,使头与颈保持在一个水平。
穿刺点位于颈后部枕骨粗隆下外侧,在穿刺点进行消毒、麻醉。
找到骨性标志点,针尖对准眉间中心推进,当针尖触及枕骨时略向下滑,缓慢进针。
进针过程中医生会拔出针芯观察有无脑脊液滴出。
当针尖突然有落空的感觉,且针芯拔出有脑脊液流出,即证实已刺破硬脑膜,进入小脑延髓池。
进行脑脊液测压,留取脑脊液标本。如需进行鞘内注射,则可注入药物。
治疗感受
患者在局麻状态下完成,操作过程中,可能会感觉到枕部穿刺点轻度疼痛。
治疗时间
操作时间一般为1小时内。
枕骨大孔穿刺术后需要保持穿刺点清洁干燥,平卧4~6小时,密切监测
生命体征。
本操作难度大、风险高,可能发生延髓损伤、
低颅压综合征、
脑疝形成、
颅内感染等并发症,需及时处理。
护理
护理注意事项
安全护理
术后需要保持穿刺点敷料清洁干燥。
如患者术后出现烦躁、
谵妄等状态,家属需立即汇报医师进行处理。
生活护理
术后4~6小时内,需去枕平卧(不用枕头)。
监测与检查
患者术后4~6小时内,主要观察瞳孔变化、心率、脉搏、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
如出现异常,需立即告知医生,必要时立即行头部CT检查。
饮食营养
穿刺后无特殊的饮食要求。
可适当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易胀气及过于油腻的食物。
操作后建议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戒烟、戒酒。
并发症及应对
延髓损伤
属于严重并发症,主要因穿刺针过深,损伤延髓,导致出血。
表现为患者意识恢复但是无法自主呼吸,或呼吸微弱,需及时吸氧、必要时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低颅压综合征
多与穿刺针过粗、引流脑脊液过度或术后起床过早等有关,使脑脊液自穿刺孔外渗,较为常见。
患者于坐起后头痛,平卧或头低位时头痛即可减轻或缓解。侧卧位腰椎穿刺
脑脊液压力低于正常下限。
一旦出现低颅压症状,宜多饮水和卧床休息,严重者可静脉滴注生理盐水1000~1500ml。
脑疝形成
在
颅内压增高时,当穿刺放脑脊液过多过快时,可能在穿刺当时或术后数小时内发生脑疝。
如患者出现
意识障碍、呼吸骤停等危急情况,需立即抢救。
为避免脑疝形成,操作前须严格掌握穿刺指征,怀疑后颅窝占位性病变者应先做影像学检查,有
颅内高压征兆者可先使用脱水剂后再做穿刺。
颅内感染
患者表现为发热、头痛、癫痫,可进行感染指标检查及药敏试验,根据结果进行抗感染治疗。
恢复过程
疼痛
术后可能出现头疼或者低热等情况,一般1-3天后即可缓解。
可适当应用止痛的药物缓解,如布洛芬、氨酚羟考酮等。
换药及拆线
穿刺口敷料保持清洁干燥,第二天可去除敷料,无需换药及拆线。
后续治疗
治疗后用药
操作后一般无特殊用药,必要时可适当增加饮水、静脉补液。
康复训练
卧床6小时后,如无特殊情况,可正常下地活动。有康复需求的患者,可照常进行原训练方案。
复查
无并发症的情况下无需复查。
日常生活
操作结束后,如无头痛等情况,6小时后即可恢复操作前正常的生活。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