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的炎症性疾病
主要表现为腹部不适、上腹部疼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
急性胃炎与酒精、药物等有关;慢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有关
治疗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
定义
胃炎是胃黏膜对胃内各种刺激因素的炎症反应,常伴有上皮损伤和细胞再生。
分型
急性胃炎
急性幽门螺杆菌胃炎。
慢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又可分成多灶性和自身免疫性萎缩性胃炎。
非萎缩性胃炎:又称
慢性浅表性胃炎,部分非萎缩性胃炎也可以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特殊类型胃炎
由特殊原因引起的胃炎,主要分为腐蚀性胃炎、
急性化脓性胃炎、慢性肥厚性胃炎(Ménétrier病)等。
发病情况
胃炎发病率尚无统计数据,但根据流行病学分析,慢性胃炎发病率可约等于人群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40%~60%。
慢性胃炎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上升。
致病原因
急性胃炎
多种因素引起的胃黏膜急性炎症。
外源性病因有细菌感染、物理或化学刺激等因素;内源性病因多为各种应激反应。
微生物感染或细菌感染
多见于进食了污染细菌或毒素的不洁食物后。
常见致病细菌有沙门菌属、嗜盐杆菌及大肠埃希菌等,近期发现
幽门螺杆菌可能也是引起
急性胃炎的一种病原菌。
近年来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急性胃炎占比有所增高。
化学因素
刺激性食物:如浓茶、浓咖啡、烈酒等饮料以及刺激性调味品料等。
误食腐蚀剂:强酸(如硫酸、盐酸、硝酸)、强碱(如氢氧化钠、氧氧化钾)引起胃壁腐蚀性损伤。
误食毒性物质:毒蕈、砷、灭虫药、杀鼠剂等化学毒物,均可刺激胃黏膜引起炎症。
外源性蛋白过敏:在牛奶或牛奶制品喂养的婴儿中尤为常见。
物理因素
进食过冷、过热或过于粗糙的食物,可损伤胃黏膜引起炎症。
应激状态
全身感染、严重创伤、烧伤、休克等应激状态下,容易诱发胃黏膜
血管痉挛进而循环血量减少,导致黏膜缺氧,失代偿后胃黏膜上皮出现损害,发生糜烂和出血,最终引起本病。
慢性胃炎
有害因子长期反复作用于胃黏膜引起损伤的结果。
内源性病因多为自身免疫因素。
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之一, 90%以上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引起慢性胃炎。
化学刺激
药物刺激: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以及水杨酸盐、洋地黄、铁剂等药物均可引起慢性胃黏膜损害,进而诱发本病。
反流液刺激:各种原因引起的胆汁、胰液等消化液反流至胃部,也可损伤胃黏膜,导致本病的发生。
烟草、酒精刺激:烟草中的
尼古丁和酒精可直接损伤胃黏膜,还可影响幽门括约肌的功能,导致消化液反流进入胃部。
物理刺激
过热、过凉或过于坚硬粗糙的食物均可损伤胃黏膜,进而可引起本病。
环境变化刺激
如环境改变,气候变化,人若不能在短时间内适应,就可引起支配胃的神经功能紊乱,诱发胃液分泌和胃的运动不协调,进而引起慢性胃炎。
免疫因素
自身免疫紊乱可诱发胃体萎缩为主的慢性胃炎。
心理因素
长期精神紧张、焦虑也可诱发本病。
生活不规律
长期饮食不规律,尤其是暴饮暴食可诱发本病。
长期熬夜,或睡眠未达到生理需求也与本病有一定关系。
疾病因素
慢性炎症:口腔、咽部、鼻腔内长期慢性炎症。
特殊类型的胃炎
腐蚀性胃炎
吞服强酸、强碱、砷、磷、氯化汞等所致。
急性化脓性胃炎
多由葡萄球菌、α-溶血链球菌或大肠埃希菌引起,胃手术及化疗常为其诱因。
慢性肥厚性胃炎(Ménétrier病)
病因尚不明了,病变常发生在胃底及胃体部。
主要症状
急性胃炎
严重者可能出现呕血、黑便、脱水、
酸中毒,甚至发生休克。
慢性胃炎
大多数慢性胃炎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
少部分患者有程度不等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
反酸、恶心等。
特殊类型的胃炎
腐蚀性胃炎
吞服腐蚀剂后,可出现口腔、咽喉、胸骨后烧灼感和剧烈疼痛,常伴有咽下困难、上腹痛、恶心呕吐等。
急性化脓性胃炎
多表现为突发上腹痛、恶心呕吐、有明显压痛和局部肌紧张、发热。
慢性肥厚性胃炎(Ménétrier病)
无特征性临床表现,多表现为上腹痛、体重减轻、水肿、腹泻。
并发症
胃炎如不积极治疗,可能出现以下并发症。
消化性溃疡
使用布洛芬、
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可增加发生溃疡的概率。
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多在饥饿时及夜间发生,在进食或服制酸药物后疼痛可缓解。
胃溃疡疼痛的发生较不规则,常在餐后1小时内发生,经1~2小时后逐渐缓解,直至进食后再复出现上述节律。
贫血
糜烂出血性胃炎可引起胃部慢性失血,长期慢性失血可导致贫血的发生。
轻度贫血无明显表现,仅活动后引起头晕、乏力、呼吸加快加深,并有心率加快、心悸等。
重度贫血时,即使平静状态也可能有气短甚至
端坐呼吸。
胃出血
主要表现是呕血和/或黑便,大量出血常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严重者呈休克状态,甚至危及生命。
胃穿孔
胃穿孔时上腹会突然出现剧烈的腹痛,呈刀割样,一般为持续性,疼痛很快扩散至全腹部,同时还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
就医科室
消化内科
出现恶心、呕吐、
反酸、
嗳气(打嗝)、食欲减退,不明原因的腹痛或体重下降,建议及时就诊。
急诊科
如出现呕血、突发性剧烈上腹痛,建议立即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尽量记录出现过的症状、持续时间等情况,供医生参考。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有无上腹部不适以及疼痛等症状,持续多长时间?
是否有恶心呕吐?
近期食欲如何?
是否做过相关检查?
近期是否服用某些药物,如水杨酸盐类、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等?
病史清单
是否有饮食不规律、大量饮酒、长期吸烟、精神压力大等?
是否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包括低剂量
阿司匹林)等疾病?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胃镜检查
¹³C、¹⁴C尿素呼气试验
血常规、血清抗壁细胞抗体、内因子抗体、维生素B12水平测定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布洛芬、吲哚美辛
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甲泼尼松、
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
诊断依据
病史
有吞服腐蚀剂史。
有暴饮暴食、不洁饮食、大量饮酒或感染史等。
长期服用刺激胃肠的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
临床表现
可出现中上腹不适、疼痛、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严重者可出现呕血、黑便、腹部剧痛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可能提示存在感染;血红蛋白水平降低,可能提示存在失血。
血清学检查
慢性萎缩性胃炎
血清胃泌素浓度常中度升高,这是因为胃酸缺乏不能抑制G细胞分泌
胃泌素。进而有助判断是否存在胃黏膜萎缩。
免疫学检查
免疫学检查可检测出血中是否存在抗壁细胞抗体、内因子抗体等,进而有助于帮助医生诊断是否为自身免疫性胃炎。
粪便隐血试验
检查前3日禁食肉类、动物肝脏、动物血和含铁丰富的药物、食物,以免造成假阳性。
幽门螺杆菌检测
幽门螺杆菌的检测方法包括快速尿素酶试验、¹³C、¹⁴C呼气试验、
幽门螺杆菌培养、血清
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等。
快速尿素酶试验是国内最常用的方法,快速尿素酶试验阳性即可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
不愿接受
胃镜检查,或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后进行复查的可选用¹³C、¹⁴C呼气试验。
幽门螺杆菌培养是所有检测方法中准确性最高的之一,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选择。
胃液分析
胃液有助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及指导后续临床治疗。
维生素B12吸收试验
维生素B
12吸收试验(Schilling试验),可以判断是否因缺乏内因子而影响维生素B
12的吸收,进而判断是否存在因内因子缺乏产生的
恶性贫血。
内镜检查
特点及优势
内镜检查具有安全、可靠等特点,可直接观察到胃黏膜出现的相关病理改变,是诊断本病的“金标准”。
内镜检查可行鉴别诊断:内镜检查可根据观察到的病理改变,判断是萎缩性胃炎还是非萎缩性胃炎。
内镜检查可定位病变位置:内镜观察要描述病变的具体分布范围,如胃窦、胃体或全胃等,有助于判断具体病变部位。
附加检查
胃镜检查还可同时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及
幽门螺杆菌检测等。
影像学检查
胃肠钡餐检查可显示病变黏膜粗糙,对确诊
急性胃炎有帮助。
此项检查不能用于急性或活动性出血等情况。
检查前12小时内禁食,检查前4小时内禁止饮水。做钡剂造影前不要服用含金属元素的药物,如钙片等。
鉴别诊断
与急性胃炎相鉴别的疾病
肠蛔虫症
相似点:都可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消化功能紊乱症状。
不同点:肠蛔虫症一般可在粪便中发现虫卵,驱虫治疗有效等可协助诊断。
嗜酸细胞胃肠炎
相似点:都可出现腹痛、厌食以及恶心呕吐等症状。
不同点:嗜酸细胞胃肠炎按急性胃炎治疗效果不良。另外,病理检查可以诊断鉴别。
与慢性胃炎相鉴别的疾病
胃癌
相似点:都可出现食欲下降、上腹不适、饱胀,以及贫血等症状,少数胃窦胃炎的X线征象与胃癌也十分相似。
不同点:可通过内镜检查及组织活检进行鉴别诊断。
消化性溃疡
相似点:都可出现慢性上腹痛等症状。
不同点:
消化性溃疡以上腹部规律性、周期性疼痛为主,而慢性胃炎疼痛很少有规律性,且以消化不良症状为主。可以依靠内镜检查进行鉴别诊断。
慢性胆道疾病
相似点:
慢性胆囊炎、
胆石症常有慢性右上腹痛、腹胀、
嗳气等类似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的症状。
不同点:但慢性
胆道疾病胃肠检查无异常发现,可借由胆囊造影及超声检查进行鉴别诊断。
治疗目的
胃炎治疗目的是缓解并消除症状,防止复发,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急性期治疗
清淡流质饮食,必要时禁食。
呕吐、腹泻剧烈者注意水与电解质补充,保持酸碱平衡。
腐蚀性胃炎若不清楚腐蚀剂,可饮用牛奶或蛋清进行稀释。给予
肠外营养,密切监护。
一般治疗
注意饮食卫生,规律饮食。
避免进食过硬、过酸、过热、过辣的食物。
戒酒,避免喝浓茶、咖啡等。
少吃高盐、加工以及烟熏和腌制的食物。
预防感染,清除慢性牙龈炎、扁桃体炎、
鼻窦炎等慢性感染灶。
避免服用损伤胃黏膜的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
对于患有慢性肝胆疾病、糖尿病、十二指肠-胃反流、胃黏膜血液循环障碍等疾病的人群,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抑制胃酸分泌
应用药物抑制胃酸分泌,目的在于缓解疼痛,促进溃疡愈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胃黏膜保护剂
常用药物有铝制剂和铋剂等。
能在酸性环境下可形成高黏度溶胶,对溃疡表面产生较强的亲和力,在胃黏膜表面形成较强的保护膜,对
消化性溃疡和慢性炎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幽门螺杆菌治疗药物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幽门螺旋杆菌四联疗法,包括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菌药物和铋剂。
主要功效为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控制感染、消炎。
一个常规疗程为10~14天。
质子泵抑制剂
质子泵抑制药是继H₂受体阻断药后的一类重要的抑制胃酸分泌药,也是目前抑制胃酸分泌作用最强的一类药物。
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的作用强而持久,同时可以使
胃蛋白酶的分泌减少。
抗菌药物
作用:杀灭幽门螺杆菌,因此,抗菌药物是四联疗法中的核心。
用药注意事项
无过敏情况下抗菌药物优先选择阿莫西林。
儿童应避免使用左氧氟沙星。
常用配比方案
阿莫西林联合克拉霉素。
阿莫阿林联合左氧氟沙星。
阿莫西林联合呋喃唑酮。
四环素联合甲硝唑或呋喃唑酮。
铋剂
铋剂常指胶态次枸橼酸铋,本药口服后在胃酸作用下,形成铋盐和黏性凝结物,可以均匀分布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层并直接杀灭幽门螺旋杆菌。
需要注意的是,抗酸剂是可以可降低该药效用的,因此治疗期间应避免服用酸性物质,也不要与牛奶同用。
对症治疗药物
促进胃肠动力药物
可改善上腹部症状,以上腹饱胀、早饱、
嗳气为主要症状的人群常作为优先选用。
需要在餐前服用。
可能会出现腹泻、腹痛等不良反应,一般在停药后可自行缓解。
消化酶
复方消化酶是临床上常用于缓解消化不良症状和胃胀气的一种药品,可以促进食物消化,减轻胃肠道的负担。
复方消化酶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消化不良的症状,如食欲不振、饱胀感等,但是起不到单独治疗胃炎的效果,可以根据具体病情作为胃炎治疗中的辅助药物。
手术治疗
急性胃炎有明显黏膜活动性出血者,可在胃镜下行止血治疗。
对药物不能逆转的局灶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含重度异型增生和
原位癌),可在胃镜下行黏膜下剥离术。
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常见有中药汤剂、针刺、艾灸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可自行搜索药方取药治疗,更不可自行施针治疗,建议到正规中医医院就诊。
治愈情况
少数急性胃炎引起的黏膜糜烂可发展为溃疡,但通常对药物治疗反应良好。
危害性
慢性胃炎病程较长,常有上腹部不适、
反酸、食欲不振等症状,给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不便。
如果胃炎不积极治疗,任其发生发展,可能会并发消化道溃疡、贫血等,严重者可导致胃出血、胃穿孔、癌变等,危及生命。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避免长期食(服)用刺激性食物:如粗糙、过硬、过冷、过热、辛辣的食物。
避免暴饮暴食,定时定量规律进餐。
避免饮浓茶、咖啡等。
治疗期间禁止饮酒。
注意休息
按时作息,不熬夜。
心理支持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情绪。
慎用药物或保健品
避免长期食(服)用某些药物,如
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及类固醇激素类药物。
随诊复查
遵医嘱定期复诊。
在治疗期间,如果症状没有缓解,甚至有所加重,或者出现了新的症状,都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预防
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腐败的食物。
避免暴饮暴食,禁食对胃刺激性过大的食物,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
对胃黏膜有损伤的药物,应在饭后服用,必要时遵医嘱减量或换药。
管理好腐蚀剂和有毒物质,防止小儿误服。
避免生冷及刺激性食物,饮食要有节制。
预防呼吸道及肠道感染。
戒烟、限酒。胃病患者应戒酒。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