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

更多功能

胃下垂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胃下垂是指直立位时胃小弯弧线的最低点降至髂嵴连线以下所出现的临床综合征
轻度多无明显症状。中度以上可出现上腹部饱胀感、嗳气、厌食、便秘、腹痛等
固定胃的韧带松弛、腹肌张力下降等
主要采用内科对症治疗、中医中药治疗
定义
胃下垂是指直立位时胃大弯抵达盆腔,胃小弯弧线的最低点降至髂嵴连线(肚脐下两横指)以下所出现的临床综合征。多见于瘦长身形、久病体弱、长期卧床少活动者。
正常人的胃在腹腔的左上方,直立时的最低点不应超过脐下2横指,其位置相对固定,对于维持胃的正常功能有一定作用。
分类
根据病因分类
先天性胃下垂:先天性胃下垂常伴有肝、肾、脾、横结肠下垂,是内脏全部下垂的一个组成部分。
后天性胃下垂:后天性胃下垂多与慢性消耗性病变并存。
根据严重程度分类
根据站立位胃角切迹(胃小弯弧线最低点)与两侧髂嵴连线(肚脐下两横指)的位置,将胃下垂分为三度:
轻度:角切迹的位置低于髂嵴连线下1.0~5.0厘米。
中度:角切迹的位置位于髂嵴连线下5.1~10.0厘米。
重度:角切迹的位置低于髂嵴连线下10.1厘米以上。
发病情况
我国没有全国统一的胃下垂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有报道,对3124例X线消化道造影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胃下垂的总体发生率为9.80%,女性明显高于男性,且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