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体温是指儿童机体内部的温度
主要用于辅助诊断儿童是否存在感染或其他疾病
体温异常可能和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疾病有关
当儿童出现体温异常时,家长应予以重视、及时采取措施,必要时寻求医生帮助
定义
儿童体温是指儿童身体内部胸腔、腹腔和中枢神经的温度,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皮肤温度也称体表温度,指皮肤表面的温度,可受环境温度和衣着情况的影响。
儿童体温常用测量部位为腋下、肛门、口腔。对于年龄较小、配合度低的儿童,一般不建议采用口腔测温。
儿童肛部体温正常范围为36.5~37.5℃;儿童腋下体温正常范围为36℃~37℃,儿童口腔体温正常范围为36.3℃~37.2℃。
儿童正常肛部体温:36.5℃~37.5℃。
儿童正常腋下体温:36℃~37℃。
儿童正常口腔体温:36.3℃~37.2℃。
温馨提示
儿童体温增高或降低是就诊时最常见的主诉,也是常见异常体征之一。
儿童体温高于或低于正常范围,都可能危害儿童健康,因此家长应重视,及时采取措施,必要时就医。
指标升高
儿童发热通常是指腋下体温≥37.5℃。
根据口腔体温,将儿童发热分为低热(37.5~38.0℃)、中度发热(38.1~38.9℃)、
高热(39.0~40.9℃)、超高热(≥41.0℃)。
按发热时间长短分为短期发热和长期发热。当儿童发热时间≤2周,属于短期发热,常伴局部症状和体征;发热时间>2周,属于长期发热。
原因
儿童体温升高的原因有生理性(非疾病因素)和病理性(疾病因素)两大类。
生理性原因
儿童,尤其是婴幼儿(0~3岁),由于各器官系统发育不完全,对体温的调节能力差,容易受环境影响,进而发生体温暂时性升高,一般及时采取物理措施可降温。
药物因素:疫苗接种后发热,或服用水杨酸、阿托品等药物引起发热。
环境因素:室温过高、衣被过厚等。
其他因素:剧烈运动、哭闹、剧烈情绪波动、手术后等。
病理性原因
常见疾病:最常见于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性疾病,如儿童肺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化脓性脑膜炎、手足口病、肠道感染、水痘等。
危害
儿童发热,尤其是持续高热,会引起机体代谢紊乱和多器官功能紊乱,甚至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
诊疗建议
儿童体温<38.5℃
儿童发热,尤其是0~3岁的婴幼儿发热,家长应首先以物理降温为主。
可通过湿毛巾擦拭儿童身体(如前额、颈部、枕部、腋下、四肢、腹股沟部),或使用物理降温贴降温,忌酒精擦拭。
同时补充儿童水分,鼓励儿童饮用适量温开水。
在物理降温的过程中,家长需密切监测儿童体温,一般采取物理措施后,体温大多会降至正常。
儿童体温≥38.5℃
若年龄≥2月龄,或因发热导致患儿不适、精神差等,可严格按药品说明书给予退热药物,如口服布洛芬(6月龄及以上)或
对乙酰氨基酚(2月龄及以上),两次用药至少间隔6小时,一般不建议联合使用。
若年龄<2月龄,或服药后患儿体温仍持续不降或继续上升,则需及时去儿科就诊。
对于流行性感冒,医生一般会建议进行血常规、血沉、
C反应蛋白等检查。对于不明原因发热者,还需进行感染、免疫、
肿瘤标志物等检查以查明发热原因,进行对因治疗。
规范治疗有效时,患儿体温会逐渐下降,恢复至正常;如果已经明确诊断,治疗后患儿体温没有下降,提示治疗无效,需要更改治疗方案。
指标降低
儿童低体温指儿童核心温度(肛温)≤35℃。儿童低体温一般和受凉有关,如天气寒冷、淋雨等。但有时某些疾病也可能导致儿童低体温,家长同样需提高警惕。
原因
生理性原因
寒冷环境。
进食摄入不足。
服用药物:利尿剂、地西泮等药物会抑制体温调节中枢,造成儿童体温降低。
病理性原因
常见疾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低血糖症。
其他情况: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
危害
儿童低体温可以发生皮肤硬肿,严重者可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对于某些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低血糖症等基础疾病导致低体温的患儿,如果家长不及时发现,可导致患儿病情继续加重,进而危害各器官系统,造成后遗症。因此家长应该高度重视,并及时就诊。
诊疗建议
生理性波动
儿童体温偏低时,应注意保暖,到温暖的室内活动,及时复温。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儿童体温多能恢复正常。
进食摄入补充:充足的热量摄入有助于儿童产热。因此家长可适当补充儿童饮食。
病理状态
对于体温明显降低的儿童,家长需尽快至儿科就诊,查明体温降低的原因,进行原发疾病的治疗,从而减少和避免后遗症的发生。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