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透明活动矫治器矫治错𬌗畸形
根据矫治目标和治疗程序,生产系列透明牙套,对牙齿进行矫正
矫正过程美观化、程序化、标准化、精细化
严重牙周病、全身性疾病、精神和神经疾病等不宜使用本方法
定义
隐形牙套的规范名称为透明活动矫治器。
隐形牙套矫正是在对患者进行口内扫描以获得数字模型后,进行三维重建,对错𬌗畸形进行数字化分析、诊断,并制定矫治器目标位,根据牙齿移动程序,预制系列透明活动矫治器,患者只需按序号佩戴矫治器,即可以进行错𬌗畸形矫治的一种技术。
无托槽隐形牙套由透明膜片压制而成,佩戴时不容易被察觉,摘戴方便,与传统矫治比较,治疗精准,矫治过程更为舒适,复诊频率大大减少,临床效果肯定,受到很多患者欢迎。
原理
在对患者的口腔进行三维数字化扫描后,利用人工智能、临床医疗大数据,分析患者的错𬌗畸形情况,然后计算机进行排牙,设计目标位,按程序化、标准化、精细化的原则,设计并预制系列透明牙套。
患者自行佩戴牙套,进行牙齿矫正治疗。
优点
美观性、舒适性较传统托槽弓丝明显提升。
牙套可摘戴,更方便维护口腔卫生。
复诊频率减低,复诊时间短,出现紧急情况少。
控制后牙颌平面实现率高。
由于矫正过程舒适且不影响美观,对患者的心理压力较小,降低患者焦虑。
对牙弓形态有非常好的控制。
可以避免正畸过程中牙根吸收的情况。
可以减少某些正畸者的拔牙概率。
隐形牙套属于轻力矫正,对牙齿的移动步骤可控,正畸过程中的疼痛轻微,通常在开始正畸后1~2天即可适应。
方案设计方便让患者审阅,有利于医患沟通,增强信任感,并提高患者的配合程度。
缺点
患者需要严格按医嘱佩戴矫治器,否则会影响矫治效果。
对正畸医生专业技术要求高。特别是对于某些复杂、极端病例,要求正畸医生有丰富的无托槽隐形矫治的经验,有些情况下需要配合使用其他类型矫治器,以便更为精确地实现模拟矫治目标。
价格通常较传统矫治高。
隐形牙套矫正适用于大多数需要进行正畸治疗的患者,合理选择适应证是矫治成败的关键。
患病情况
隐形牙套矫正通常以下情况适用:
牙列拥挤,牙齿长度和牙槽骨长度差1~8mm及以上。
牙列间隙,所有牙齿的长度和牙槽骨长度差1~5mm及以上。
深覆𬌗,露牙龈,深覆盖,反𬌗(地包天),龅牙嘴凸,下巴后缩,开𬌗,偏𬌗。
牙弓狭窄。
牙齿错位和扭转。
磨牙远移,即位于正常磨牙位置的后方。
牙齿稀疏或多颗牙缺失。
拔牙者。
对美观度要求高。
自律性高的人群。
可控制的稳定期的牙周炎患者。
异地矫正的患者。
隐形牙套矫正是一种正畸治疗的方法,但在临床上符合正畸治疗适应证的患者并不是都可以使用本方法。
绝对禁忌
未控制的重度牙周炎患者。
患某些全身性疾病者,如甲亢、糖尿病、结核病、肝炎患者。
患有
精神疾病、心理素质不稳定者,可能无法依从医生的治疗,可导致治疗过程中的意外情况。
隐形牙套矫正之前,医生一般会详细询问病史,排除危险因素,请准备接受隐形牙套矫正治疗的患者准备就医清单:
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牙齿不齐?最主要想解决什么问题?
是否为二次正畸治疗?
是否有家族史?直系亲属有无类似的牙齿不齐?
是否有吸烟、喝酒、嚼槟榔等不良生活方式?
是否患有甲亢、糖尿病、结核或精神异常等基础性疾病?
是否患有乙肝等传染性疾病?
是否有过对塑料、树脂等材料的过敏史?
口内是否有全瓷冠、烤瓷牙、种植牙等修复体?
风险提示
隐形牙套矫正较传统矫正方法安全,其风险也大幅降低。但若患者不注意口腔卫生,仍然可能会出现下述问题:
牙周问题:若口腔卫生不佳,食物残渣和细菌容易积聚在矫治器表面和龈缘,导致
牙龈炎和牙周炎。
牙釉质脱矿,出现白垩斑:使用隐形矫治器期间,由于牙面菌斑产酸、饮用碳酸饮料等,牙齿表面可能由于脱矿产生白垩斑。
操作步骤
初诊及病历资料采集
常规口腔检查,拍摄面像及口内像,影像学检查:全景片、头颅侧位片、正位片、前牙根尖片,必要时拍摄CBCT。
医生根据以上初步判断错𬌗畸形主要问题及严重程度,是否可以佩戴隐形牙套和大致治疗周期。
根据患者对治疗意愿,数字化口内扫描建立数字化模型,预备进行排牙。
确定矫治方案
结合影像学资料分析,测量患者的牙齿模型,预设目标位,设计1~2个治疗方案。
与患者再次沟通,确定最终治疗方案。
拔牙
本过程仅适用于拔牙病例,并非所有正畸患者均需要拔牙。
根据治疗程序,在设定步数时拔除牙齿。智齿通常可以在矫治开始前拔除,其余牙位需按医生计划拔除。
矫治中拔牙1~2天内,如果拔牙伤口疼痛,可暂停佩戴矫治器,条件允许时,尽快恢复佩戴,顺延佩戴时间,保证牙齿移动到位。
附件粘接和佩戴矫治器
首次佩戴矫治器后,根据牙套固位情况,当天或初戴3~7天后粘接附件。
光固化树脂充填附件模板,常规清理粘接面粘接附件,清理修整附件边缘多余树脂。
牙套在口内基本就位后,使用咬胶5分钟以上,使牙套和牙齿更为贴合,并且可以缓解牙齿不适。
根据后续临床操作计划,交付患者一定数量的隐形牙套,按顺序遵医嘱佩戴。
常规复诊,遵医嘱更换牙套
初戴粘接附件后,通常4周进行第一次复诊,检查摘戴牙套是否规范,口腔卫生情况。
遵医嘱佩戴和更换隐形牙套,通常约1~2周更换,佩戴前需认真确认牙套步数是否正确。
每天佩戴牙套时间为20~22小时,每副牙套佩戴时间不短于7天。
佩戴期间有任何不适,及时复诊。
治疗结束
实现矫治目标后,去除牙齿上附件。
取结束资料:牙齿模型、拍摄面像和口内像、影像学检查。
保持
取模制作后佩戴保持器,通常需要保持至少2年,牙周问题严重的患者需要适当延长甚至终身保持。保持器种类及具体佩戴频率听从正畸医生医嘱。
定期复诊,或者发现保持器不贴合、牙齿有复发倾向,及时复诊。
隐形牙套正畸持续时间长,在完成前期的正畸方案设计、系列牙套制作后的过程,需要进行自行观察、自我护理,并尽量避免各种影响因素。以下将佩戴牙套正畸的过程,作为“治疗后”进行描述。
自行观察
初戴或更换新牙套,出现轻度牙齿酸胀或疼痛为正常现象,通常在3天内逐渐缓解。如果发现牙齿异常疼痛、矫治器压迫牙龈、摩擦附近黏膜等情况,及时联系正畸医生复诊。
少数附件脱落,可先联系正畸医生,判断是否影响矫治,然后再决定是否需要立刻补粘附件。如果挂皮筋的牵引扣脱落,双侧都停止挂皮筋,并及时联系正畸医生复诊。
自我护理
患者可根据自己情况佩戴或摘掉牙套进食,进食后需认真清洁牙齿及牙套,避免佩戴牙套接触颜色深的食物和饮料,特别是碳酸类饮料。
每天至少早晚刷牙两次,配合使用牙线、牙间隙刷、水牙线等控制菌斑。
初戴时可能会因不适应牙套,出现磨黏膜、舌体等情况,可使用正畸保护蜡或配合鼓气训练,缓解不适。
治疗后禁忌
避免佩戴牙套期间进食或饮用易染色的食物或饮品,如咖喱、咖啡。
每次佩戴前核对牙套步数。
使用牙套盒子,妥善保存牙套,避免矫治器丢失、挤压变形或损伤。
恢复牙齿咀嚼功能:隐形牙套矫正可以恢复错𬌗畸形患者的平衡咬合关系,保证牙齿行使行正常的咀嚼功能。
改善外貌美观:改善由于错𬌗导致的不良外貌,如地包天、龅牙等不良外形,从而实现美观的效果。
改善发音:牙齿具有辅助发音的功能。部分患者由于存在错𬌗,可能对发音产生一定影响。矫正牙齿畸形可改善这类问题。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