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各种原因所致胃内病变引起的出血
多有呕血、黑粪或血便,轻症者可无症状,重者伴有贫血及血容量减少
常见病因有胃溃疡、急性胃粘膜糜烂、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内肿瘤等
包括一般急救措施、积极补充血容量、止血措施等
定义
胃出血是指由各种原因所致的胃内病变引起的出血。是
消化道出血中较为常见的部位,约占消化道出血的40%以上。
临床表现为呕血、黑粪或血便等,轻者可无症状,重者伴有贫血及血容量减少,甚至休克,危及生命。
分型或分类
非静脉曲张性胃出血
主要包括胃溃疡、
急性糜烂性胃炎、胃内
肿瘤及其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出血。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病人可有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各种原因导致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发病情况
我国胃出血每年发病率为(100-180)/10万,病死率可达10%。
致病原因
非静脉曲张性胃出血
胃溃疡
胃溃疡是非
静脉曲张性胃出血中最为常见的病因,通常因胃酸及
胃蛋白酶对自身胃粘膜消化所致,约20%-30%的胃溃疡患者合并有出血病史。
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或非甾体抗炎药如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者也容易导致胃溃疡从而可引起胃出血。
长期吸烟、饮酒、进食刺激性食物、情绪激动以及
幽门螺杆菌感染等也可以通过直接及间接的机制造成
胃黏膜损伤,导致胃溃疡的发生,引起胃出血。
急性糜烂性胃炎
是多种理化因素刺激所致胃粘膜损伤出血的一种急性病变,多发生于应激状态。
一般可找出明确的应激源,如
颅脑损伤、大面积烧伤及大手术后等。
胃内肿瘤
原发或转移至胃内的恶性肿瘤可因肿瘤的坏死、溃疡而造成胃出血,也可以通过对周围重要血管的侵蚀而造成大出血。
全身疾病
如
系统性红斑狼疮、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
血友病、
流行性出血热及
钩端螺旋体病等,这些疾病累及胃可致胃部出血。
血管因素
胃内先天性
血管畸形、毛细血管扩张、Dieufory溃疡等特殊胃内血管病变在特定理化因素刺激下亦可发生出血。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扩张迂曲的血管因粗糙食物、化学性刺激等因素而突然破裂出血。
诱发因素
药物
长期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等,糖皮质激素如
甲泼尼龙、
地塞米松等,抗凝药如华法林、
肝素,抗抑郁药如
氟西汀等可均导致胃出血。
应激
颅脑损伤、大面积烧伤、大手术后、精神过度紧张、
败血症等应激因素,可导致胃黏膜屏障功能损坏、增加胃酸分泌,引起糜烂、出血等。
高危因素
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工作压力大的人群。
长期酗酒、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的人群。
低血压、低灌流情况下,存在胃缺血、微循环障碍的人群。
胃出血的症状主要取决于出血量、出血速度及性质,病人的年龄及循环功能的代偿能力等。
主要症状
呕血
出血后因血液刺激出现恶心、呕吐,可出现呕血。
呕血是胃出血的特征性表现,表明出血部位在上消化道。出血量大者常伴有呕血,出血量少者则可无呕血。
出血速度慢时,呕血多呈棕褐色或咖啡色;短期出血量大,血液未经胃液充分混合即呕出,则为鲜红色或有血凝块。
黑便
呈柏油样,粘稠而发亮,是由
血红蛋白的铁经肠内硫化物作用,而形成硫化铁导致。
黑便多见于胃出血等上消化道出血,但高位小肠出血乃至右半结肠出血,血液在肠腔停留较久亦可呈柏油样。
便血
胃出血量>1000ml,可有便血,大便呈暗红色血便,甚至鲜红色。
但便血最多见于中消化道出血及
下消化道出血,非胃出血的特征性表现。
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急性大量失血由于循环血容量迅速减少而导致周围循环衰竭。
主要变现为头晕、心慌、乏力,突然起立发生晕厥、肢体湿冷、心率加快、血压低等。严重者呈休克、昏迷状态。
贫血
贫血程度与失血量、出血前有无贫血基础、出血后液体平衡状况等因素有关。
常有面色苍白、心慌、乏力、头晕、血压下降等症状。
急性大量出血为正细胞正色素贫血,出血早期血象可无明显变化,3-4小时后才会出现贫血,出血后骨髓象明显代偿性增生。
慢性失血则多数呈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发热与氮质血症
大出血后部分病人在24小时内出现低热,可能与循环衰竭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功能有关。
出血后,血液中的蛋白质在肠道被吸收,使血中
尿素氮的浓度短暂升高;
氮质血症多因循环血容量降低,肾前性功能不全所致。
其他症状
胃溃疡、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所致的出血除上述症状外,还可有原发病的主要表现,如腹痛、
反酸、烧心等多种症状。
过敏性紫癜,尤其是腹型以及复合型过敏性紫癜的出血症状通常表现为严重的腹痛症状。
就医科室
消化内科
患者出现呕血、黑便、便血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到消化内科就诊。
急诊科
当出现面色苍白、心慌、乏力、头晕、血压下降,甚至晕厥时,应及时就诊于急诊科。
血液内科
若患者首发表现为
皮疹同时伴有腹痛、呕吐、腹泻及便血症状,考虑
腹型过敏性紫癜,可就诊于血液内科。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出现呕血或黑便后应暂时禁食水,进一步明确诊断后决定是否能进食水。
呕血后应记住血液的颜色,是否含有血凝块及食物,呕血的量及次数,可拍照留存。
黑便应记住黑便量及次数、性状及颜色,同时拍照留存。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呕血、黑便、便血等症状?
呕出血液的颜色?是否含有血凝块或食物?大概有多少出血量?呕血次数?
黑便的颜色、性状、量及黑便次数?
是否有头晕、乏力、心慌、晕厥等症状?
这些症状持续的时间?
病史清单
是否有胃溃疡、胃炎、肝硬化等病史?
近期是否有大量饮酒或进食刺激性食物?
近期是否有情绪激动、劳累、压力增大、长期熬夜等不规律作息?
是否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铁剂或铋剂等药物?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便常规+潜血、血常规、凝血功能等。
影像学检查:腹部CT等。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诊断依据
病史
可能存在以下病史。
有胃溃疡、胃炎、肝硬化等病史。
有精神紧张、压力增大、长期熬夜或应激等因素。
近期有大量饮酒史或进食刺激性食物等不规律饮食。
临床表现
症状
最主要是呕血、黑便、便血等出血症状。
可伴有心慌、头晕、乏力、面色苍白、四肢湿冷、晕厥等贫血或休克表现。
体征
剑突下可有不同程度的压痛,也可无压痛。
实验室检查
便常规+隐血试验
通常情况下便常规见红细胞,潜血试验阳性,提示存在
消化道出血。
胃出血患者出血量较少(>5ml)时可用隐血试验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消化道出血。
通常情况下出血患者的便常规中白细胞阴性,如果白血病升高时,多提示炎症感染可能。
血常规
出血量大时可有红细胞、
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的下降,出血量少者血常规也可正常。
血红蛋白可以判断患者有无出现贫血,评估出血量。
白细胞计数异常升高或血小板计数异常下降可提示血液系统疾病可能性。
凝血功能
对于原发病是血液系统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影像学检查
X线钡剂造影
X线钡剂造影有助于发现胃内较大的隆起或凹陷样
肿瘤,但在急性胃出血时不宜选用该项检查。
腹部CT
腹部CT对胃部肿瘤、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内镜检查
胃镜检查是诊断出血病因、部位及出血情况的首选方法,还可以及时准确的进行内镜下止血治疗。
建议在出血后的24-48小时内进行急诊胃镜检查。疑似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应在12小时内进行
内镜检查。
鉴别诊断
胃出血的主要症状是呕血和黑便,呕血需要与
咯血相鉴别。出血所致黑便需要与生理性大便颜色改变相鉴别。
咯血
相似点:呕血和咯血都可表现为血液经口腔流出。
不同点:咯血前多有胸闷、咳嗽、咽部不适等症状,且多与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的疾病有关;而呕血是
胃肠道出血引起的,可有恶心、呕吐及上腹部不适症状,血中可混有食物残渣及胃液等。
生理性大便变黑
相似点:大便颜色均发黑。
不同点:生理性大便发黑主要见于服用某些药物如铁剂或铋剂时,在胃肠道氧化后会变成黑色物质,从而出现大便发黑,当停止用药后大便可恢复正常颜色;而出血所致的黑便与用药无关,可伴随恶心、食欲缺乏等不适表现,潜血试验阳性。
治疗目的:去除病因、缓解症状,控制疾病发展,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治疗原则:大出血时病情急、变化快,需及时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并进行止血治疗,出血量较少时要积极寻找病因,对因治疗。
一般治疗
一般急救措施
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呕血时吸入气管引起窒息,必要时吸氧。
活动性出血期间禁食。
严密监测病人
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尿量及神志变化。
积极补充血容量
尽快建立有效的静脉输液通道和补充血容量,必要时留置中心静脉导管。
立即查血型和配血,输液量以维持组织灌注为目标。避免因输液过快、过多而引起
肺水肿。
止血治疗
内镜止血治疗
内镜止血方法包括喷洒止血药物、热凝止血及机械止血。
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应紧急采用内镜下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硬化剂注射等。
药物止血包括喷洒
凝血酶、粘膜下注射
肾上腺素盐水等。热凝止血包括高频电凝、热探头、微波等方法。也可采用各种止血夹进行机械止血。
药物治疗
抑酸药
人体内血小板聚集及血浆凝血功能需在PH>6的环境下才能有效发挥有效的止血作用,抑酸药物可通过抑制胃酸分泌来提高胃内PH,帮助止血。
用于上消化道出血,建议病因不明确时,在
内镜检查、治疗前开始应用PPI。
对于不能停用抗血小板治疗的急性非
静脉曲张性胃出血,需持续使用PPI治疗。
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
主要通过降低门静脉血流量从而降低门静脉压力,而不伴有全身血流动力学改变。
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可连续使用5天或更长时间。
血管加压素
血管加压素是最强内脏血管收缩剂,能减少所有内脏器官的血流,导致门静脉入肝血流减少并降低门静脉压力,主要应用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常用药物:特利加压素。
因有较高的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临床较少应用。
其他药物
服用华法林者若有活动性出血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应停药,并可使用凝血酶原复合物和维生素K逆转抗凝作用。
手术治疗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胃出血患者已很少需要通过外科手术来进行诊断或治疗。但对于内镜治疗无效者,反复多次出血或者出现持续性危及生命的大出血时,仍应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症的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急性大出血治疗时,可考虑施行断流术或分流术。
介入治疗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
TIPS能迅速降低门静脉压力,有效止血率超过90%,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适应证: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经药物和内镜治疗效果不佳;外科手术后曲张静脉再度破裂出血;肝移植等待过程中发生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治愈情况
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贲门黏膜撕裂等所致的胃出血,经治疗后,可在数天内好转,但可能复发。
消化性溃疡、
息肉等所致的出血需积极治疗,必要时内镜下止血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肝硬化失代偿期所致的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经治疗后可缓解出血,但容易反复,需积极治疗原发病。
危害性
长期少量胃出血可致贫血,出现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不适,若胃出血量多,会出现休克等危险情况。胃出血作为一种常见的急症,平均死亡率为10%。
肝硬化病人一般都会发展成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食用粗糙食物、情绪过度刺激,食管胃底的静脉血管爆裂就会发生大出血,严重危及生命。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当患者出现胃出血时应立即禁食水。
如果出血前有服用抗凝药、非甾体抗炎药物史,出血后应及时停止服用该类药物。
当有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门静脉高压时,多摄入高蛋白质、低脂、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鸡蛋、鱼肉、番茄等。
注意禁食质硬、粗糙、刺激性强的食物,如锅巴、辣椒、花椒、油炸物等,同时不要饮用温度过高的开水,以免损伤胃黏膜发生破裂而出血。
恢复期患者应给予温和、无刺激、易消化类的流食或半流食,避免食用生姜、生蒜、柠檬等刺激性食物,减少粗粮等粗硬纤维的摄入。
生活管理
戒烟戒酒,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适度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
心理管理
胃出血患者会出现紧张,焦虑,恐惧心理,因此医生应积极说明病情、预后和诊疗方案,缓解患者的焦虑与恐惧。
病情监测
长期服用
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的患者,要注意监测大便颜色,出现黑便、便血症状要积极就诊。
预防
选择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
避免食用粗糙、坚硬、刺激性、过冷、过热、产气多的食物、饮料。
戒烟、戒酒。
生活起居有规律,保持乐观开朗,避免长期精神紧张,过度焦虑。
适当运动,控制体重。
不滥用保健品以及药物等。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