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以下儿童至少有2个功能领域发育落后于同龄儿的状态
遗传因素或孕期母体因素可能与本病发生有关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康复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
部分病情较轻的儿童,经过适当的治疗,在5岁前可能进步至正常范围
定义
一般是指5岁以下的儿童,在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社交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功能领域(能区),有≥2个功能领域没有达到预期的发育标志,且无法接受系统性智力功能评估的儿童。
全面发育迟缓是一种暂时性症状性诊断性的描述,患儿不一定发展为智力障碍,但其与智力障碍密切相关。全面发育迟缓也是全球儿童主要致残原因之一,需要积极治疗。
发病情况
在年龄<5岁的儿童中,全面发育迟缓的患病率尚不明确,有数据显示其发病率为1%~3%。
全面发育迟缓发病比例约为2.94∶1,男孩明显多于女孩。
致病原因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包括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
单基因病、
线粒体病、多基因和/或表观遗传异常等。
其中,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约占25%~30%,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占比为13%~39%,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占10%~20%。
非遗传因素
非遗传因素对全面
发育迟缓影响很大,可分为产前、产时、产后因素。
产前因素常见的有先天性感染、接触致畸物或环境毒物(如药物、酒精、铅、汞、辐射、化学致畸物等)。
产时因素包括早产、低出生体重、产伤、窒息、缺氧、颅内出血等。
主要症状
患儿表现为在5岁以下,出现社交和社会适应能力、语言、粗大运动或精细运动等功能领域(能区)中至少2项落后于同龄儿。以下主要列举正常的发育情况,可参考判断患儿是否有全面
发育迟缓情况。
社交和社会适应能力
新生儿:铃声使全身活动减少。
2个月:能微笑,有面部表情;眼随物转动。
3个月:头可随看到的物品或听到的声音转动180°,注意自己的手。
4个月:抓面前物体,观看、自己玩弄手,见食物表示喜悦,较有意识地哭和笑。
5个月:主动伸手取物,但动作不协调,不准确,能辨别人声,望镜中人笑。
6个月:能认识熟人和陌生人,自拉衣服,自握足玩,当手中拿着一个玩具再给一个玩具时,会扔掉手中原有的玩具然后去接新的玩具。
7个月:6~7月龄能听懂自己的名字,两手会传递玩具。
8个月:注意观察大人的行动,开始认识物体。
9个月:能懂几个较复杂的词句,如"再见"等,看见熟人会手伸出来要人抱,或与人合作游戏。
10~11个月:能模仿成人的动作,抱奶瓶自食。
12个月:对人和事物有喜憎之分,穿衣能合作,用杯喝水。
15个月:能表示同意、不同意,会指认五官。
18个月:会表示想要大小便,懂命令,会自己进食。
2岁:能完成简单的动作,如拾起地上的物品;能表达喜、怒、怕等情绪。
3岁:能认识画上的东西,认识男、女,自称"我";表现自尊心、同情心、害羞。
4岁:能简单画人像,初步思考问题,记忆力强,好发问。
5岁:能分辨颜色,数10个数,知物品用途及性能。
语言
儿童语言发育较为特殊,要经过发音、理解和表达3个阶段,如明显晚于正常时间点,则可能是语言功能发育迟缓。
新生儿期会哭叫。
2个月能逗笑,3~4个月咿呀发音。
6~7个月时能听懂自己的名字。
1岁时能说简单的单词或相近的单词发音,如“妈妈”等。
1岁半时能用15~20个字,指认并说出家庭主要成员的称谓。
2岁时能指出简单的人、物名和图片,会使用两个单词的短语。
3岁时能遵循两步的口头命令,指认许多物品名,并说由2~3个字组成的短句。
4岁时能讲述简单的故事情节。
粗大运动、精细运动
粗大运动
包括抬头、坐、翻身、爬、站、走、跳等,主要与小儿的平衡有关。精细运动则主要指手指的动作。如明显晚于正常时间,则可能是相关功能发育迟缓。
抬头:新生儿俯卧时能抬头1~2秒,3个月时抬头较稳,4个月时抬头很稳。
坐:6个月时能双手向前撑住独坐,8个月时能坐稳。
翻身:4个月时能从仰卧位翻身到侧卧位,7个月时能有意识地从仰卧位翻身至俯卧位,然后从俯卧位转至仰卧位。
爬:8~9个月可用双上肢向前爬。
站、走、跳:11个月时可独自站立片刻,15个月可独自走稳,24个月时可双足并跳,30个月会单足跳。
精细运动
3~4个月握持反射消失之后手指可以活动。
6~7个月时出现换手与捏、敲等探索动作。
9~10个月时可用拇、示指拾物,喜撕纸。
12~15个月时学会用匙、乱涂画。
18个月时能叠2~3块方积木。
2岁时可叠6~7块方积木、会翻书。
就医科室
产科
如果产检时发现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建议及时就医,有助于预防。
新生儿科
如果小儿在出生后28天内有明显的发育落后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
儿科
如果小儿5岁以下,出现社交和社会适应能力、语言、粗大运动或精细运动等功能领域中至少2项落后于同龄儿,建议及时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学龄前小儿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且不具备相关知识,家长应养成记录孩子成长事件里程碑的习惯,如会抬头、会行走的时间,以及不同月龄身高及体重情况等,供医生参考。
家长也应当多注意比较孩子与同龄人整体发育水平有无差距,如果发现也应记录,就医时供医生参考。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孩子有什么异常?是否有适应性行为、社会交往、语言、粗大运动、精细运动中至少2项落后于同龄儿?
什么时间能够抬头、坐、站、说话等?
穿衣、吃饭等是否可以自理?
学习成绩如何?
身体和生活上还有什么其他异常?
病史清单
孩子在母亲怀孕期间、分娩中及分娩后是否有异常?
检查清单
近1个月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X线片、CT、磁共振成像等。
诊断依据
病史
患儿可有家族史。
母亲产前可能有感染、接触致畸物或环境毒物(如药物、酒精、铅、汞、辐射、化学致畸物等)的情况。
有早产、低出生体重、产伤、窒息、缺氧、颅内出血等病史。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患儿在5岁以下,出现社交和社会适应能力、语言、粗大运动或精细运动等功能领域中至少2项落后于同龄儿的情况。
实验室检查
遗传代谢病筛查
代谢障碍通常与
发育迟缓相关,应回顾新生儿代谢病筛查结果。
如无法获得,或者患儿存在代谢病家族史、近亲结婚、发育倒退、癫痫发作等,应进一步检查。
激素水平测定
甲状腺素水平低下,可能会导致全面发育迟缓,因此进行相关激素水平测定,可以排除内分泌系统病因。
营养素水平测定
维生素D缺乏、铁缺乏、缺铁性贫血、
铅中毒等可能与全面发育迟缓有关,因此可通过测定相关营养素水平,帮助确定病因。
遗传学检查
遗传因素导致的发育迟缓,可以通过遗传学检查明确诊断,包括
染色体核型分析、基因检测等。
影像学检查
对于已明确诊断的发育迟缓,可能还需要通过超声检查、X线片、CT、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检查了解具体疾病的情况。
超声检查可用于了解心脏结构和功能情况(超声心动图),CT可了解肺等器官发育情况,磁共振成像(MRI)可了解脑发育情况。
其他
通过Gesell发育量表、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儿童神经心理行为检查量表(儿心量表)、Griffiths儿童发育量表等评估患儿发育情况。
鉴别诊断
全面发育迟缓是一种暂时性症状性描述,因此通过相关检查明确或排查病因是关键,即主要是病因鉴别。
通过实验室检查,可以鉴别营养、内分泌及
遗传性疾病。
治疗目的:改善患儿落后功能领域,提升生存质量。
治疗原则:根据患儿情况,选择康复治疗、药物治疗等干预措施。
康复治疗
家长可在医生指导下带领患儿进行相关康复治疗,将各项生活技能训练分别融入不同主题场景中,提高患儿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
体能训练:包括头部控制、肘部支撑抬头、手支撑抬头、坐位平衡、立位平衡、迈步、步行等训练,提升患儿粗大运动能力。
技能训练:通过训练患儿抓取不同大小、质地、形状的玩具,训练手指的抓、捏等精细功能。
语言训练:2岁以下不使用电子产品,多与患儿讲话,陪伴患儿,在游戏中学习语言、积极鼓励讲话等。
生活技能训练:对于有智力障碍的患儿,应当在医生指导下训练患儿掌握穿衣、吃饭等基本生活能力。
其他:低频脉冲电刺激可刺激肌肉、神经,音乐疗法也可用于治疗。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激素类药物:对于
甲状腺素缺乏等导致的
发育迟缓,应当在医生明确诊断后,遵医嘱使用相应的激素进行治疗。
营养补充剂:维生素D缺乏可能导致
佝偻病,明确诊断后可补充治疗量维生素D进行治疗;补铁纠正贫血。
治疗合并症,如手术治疗共患的先天性心脏病、口服药物控制惊厥发作等。
行为干预:行为干预改善社交和行为问题,制定个体化措施,对期望行为给予正强化。
治愈情况
对于部分较轻的患儿,如果能给予及时的干预和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危害性
0~2岁是儿童中枢神经系统快速发展的阶段,语言、运动、感觉、形象思维等均有较大发展,如果在此阶段存在全面发育迟缓且未进行有效干预,以认知发育障碍为主的患儿可发展为智力障碍、学习障碍。
患儿容易同时出现孤独症谱系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疾病,严重影响其学习、生活。
患儿可能产生自卑、抑郁等消极情绪,也可能会给家庭带来心理等方面的压力。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保证患儿充足的营养,注意均衡搭配,合理摄入全谷物、蔬菜、水果、肉类等。
对于有营养素缺乏的患儿,可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制定合适的食谱,补充缺乏的营养素。
生活管理
家长应引导患儿参加与年龄段和体能相适应的运动,并注意防护,防止意外。
如果患儿缺乏自理能力,家长应当特别注意其卫生情况,帮助患儿及时洗手、洗澡、更换干净的衣物,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心理支持
如果发现患儿有自卑、抑郁等不良情绪,应当及时予以疏导。
家长也应正确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及时疏导。
预防
有
发育迟缓相关家族史者,建议在生育前进行产前咨询。
孕期定期产检,避免接触电离辐射、致畸药品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
婴儿出生后按照各地规定进行
遗传代谢病筛查、听力筛查、视力筛查、定期规律体检,记录其生长发育情况。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