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性肝功能不良性黄疸又称Gilbert综合征,属于
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以慢性、间歇性、非溶血性、非结合胆红素增高为特征。1901年Gilbert首先报告,发病率3%~10%,常有家族倾向,属常染色显性遗传,临床诊断缺乏特异性,目前认为UGT1Al基因检测是Gilbert综合征诊断的金标准,大多预后良好。
本病为常染色显性遗传病,是由于肝细胞内尿苷二磷酸
葡萄糖苷酸基转移酶同工酶(UGT1A1)基因缺陷或活性降低(活性常为正常值的10%~33%)而导致非结合胆红素葡萄糖醛酸化障碍,引起非结合胆红素升高,常有家族倾向。迄今为止,报道的UGT1A1基因突变约有130余种。
1.症状
本病以男性多见,男女之比为(1.5~10.0):1。
黄疸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在青少年或青春期出现。患者多无明显症状,常由于健康体检或其他疾病就诊时被发现。黄疸一般多轻微,呈长期间歇性出现,且常因疲劳、饮酒、应激、并发感染等加重。部分病例可有乏力、消化不良、肝区不适。
2.体征
轻度黄疸,偶有
肝大,于肋下缘触及,无触痛,质地正常。脾不大。
1.实验室检查
(1)肝功能检测:血清胆红素增多,以非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尿胆红素阴性,
尿胆原正常或增加。转氨酶、血清
甘氨酸胆酸、
碱性磷酸酶、
γ-谷氨酰转肽酶及血浆蛋白均无异常。
(2)靛氰绿排泄试验:清晨空腹静脉注射靛氰绿,15分钟后对侧肘静脉抽血,经分光光度计比色,测定靛氰绿含量,计算15分钟血中靛氰绿滞留率。靛氰绿的摄取、处理、排泄主要经肝细胞,靛氰绿率排泄试验可反应肝脏的储备功能。本病患者靛氰绿排泄试验可出现异常。
(3)
烟酸试验:50mg烟酸在30秒内静脉注射,可使血清胆红素浓度升高。
(4)苯巴比妥试验:苯巴比妥有诱导肝细胞尿核苷二磷酸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的作用,能使更多的非结合胆红素转化为结合胆红素,从毛细胆管分泌出去。Gilbert综合征患者口服苯巴比妥后,血浆非结合胆红素含量可降低。故对原因不明非结合胆红素血症患者,口服苯巴比妥60mg,每日3次,若1周内胆红素能降低50%,临床症状好转,有利于Gilbert综合征的诊断。
(5)饥饿试验:在进低热量饮食(400卡/天)的第二天,血清胆红素水平可升高2~3倍。
2.影像学检查
口服胆囊造影剂,胆囊显影良好。
3.肝穿刺活组织检查
光镜可见肝小叶结构完整,无炎症,无纤维化或仅见门管区轻微纤维化。肝细胞轻微水肿,中央静脉周围肝细胞内见少许细小的棕黄色颗粒,偶见肝细胞脂肪变性。这些非特异性改变与其他慢性轻微
肝损伤不易鉴别。电镜下可见肝细胞胞质内有多少不一的淤胆性色素颗粒,多集中分布在扩张的毛细胆管周围,多数淤胆颗粒透亮区大于高电子致密区,透亮区有膜包绕。粗面内质网明显减少,核糖核酸颗粒减少,光面内质网增加,其他超微结构改变轻微。这些超微结构改变对Gilbert综合征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1.青少年发病,随年龄增加,
黄疸逐渐减退,常有家族史。
2.慢性反复发作性轻度黄疸,于疲劳、饮酒、感染等情况下黄疸加重。
3.血清非结合胆红素增高,尿胆红素阴性,
尿胆原含量正常。
4.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可确诊。
5.目前认为,UGT1A1基因多态性为Gilbert综合征的分子遗传学基础,故UGT1A1基因检测是诊断的金标准。
1. Crigler-Najjar综合征
与Gilbert综合征相似,Crigler-Najjar综合征也是以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分为2型,Ⅰ型多见于新生儿,因完全不能合成UGT1A1,所以非结合胆红素升高显著,多高于正常的25倍,神经毒性明显,多于2岁内死于核黄疸。Ⅱ型与Gilbert综合征类似,但UGT1A1的活性比Gilbert综合征更低,多为正常的(6.2±1.6)%,
总胆红素多高于正常的5倍以上,病情比Gilbert综合征严重。光镜下可见毛细胆管内有胆栓,电镜见肝细胞内少量淤胆颗粒,毛细胆管内有胆栓。
2.Dubin-Johnson综合征
与Gilbert综合征不同,Dubin-Johnson综合征以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偶见非结合胆红素升高。光镜下可见3区肝细胞内较粗大的棕黑色颗粒,沿毛细胆管呈带状分布。电镜下可见大小不一的淤胆性颗粒,颗粒中高电子致密区明显大于透亮区,可与Gilbert综合征鉴别。
3.Roter综合征
Roter综合征也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与Gilbert综合征相同的是Roter综合征也主要表现为间歇性轻度黄疸,一般无其他症状,有时易疲劳、食欲减退,腹痛。肝脏大小正常或轻度增大,预后良好,无需治疗。但不同的是Roter综合征结合胆红素和非结合胆红素均升高,以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SLCO1B1和SLCO1B3基因突变分析可作为Roter综合征的主要确诊方法。
4.慢性迁延性肝炎
可根据过去病史、家族史、病程经过、肝脾有无肿大、血清胆红素性质、肝炎标志物检查等进行区别,必要时行
肝活组织检查鉴别。对疑难病例可行饥饿试验、苯巴比妥试验等以证实。
3.慢性胆囊炎
血清胆红素性质不同,慢性胆囊炎为结合胆红素升高,伴有右上腹痛及消化不良症状,B超可帮助区别。
本病预后良好,一般无需治疗。必要时可应用苯巴比妥治疗,其有降低血胆红素的作用,
黄疸可显著消退,但停药后黄疸可复现。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