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检查未发现的出血灶或药物治疗止血无效的
消化道出血可用血管造影介入治疗。消化道出血包括动脉性出血和静脉性出血。与开腹探查相比,此法风险小,患者耐受性好,止血靶点更精准。
1.麻醉方式
2.术前准备
(1)准备手术用具及材料。
(2)向家属及患者讲解手术目的及风险,取得家属及患者理解与配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消化道动脉性出血
胃肠黏膜下小动脉血管壁发育缺陷、
消化性溃疡、恶性肿瘤、创伤及外科术后等。
2.消化道静脉性出血
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者。
1.消化道动脉性出血
肾功能不全者、造影剂过敏者。
2.消化道静脉性出血
肝功能分级为Child-Pugh C级者、感染未控制者、分流道上有
肿瘤及扩张胆道者、心肾功能不全者、造影剂过敏者。
1.消化道动脉性出血
手术大体步骤如下。
(1)动脉内栓塞止血是主要方法。选择性经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行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2)准确定位出血部位并行栓塞治疗。导管超选到位后注入合适的栓塞材料所获得的止血效果与外科手术血管夹闭相当。
2.消化道静脉性出血
治疗方法包括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胃食管曲张静脉栓塞术(AEGCV)、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和经皮球囊阻塞逆行曲张静脉栓塞术(BORTO)等。
(1)TIPS:在影像指引下穿刺并建立门静脉至肝静脉的人工血流通道,使部分门静脉血流通过分流道支架汇流入下腔静脉,从而降低了门静脉压力。
(2)AEGCV:经门静脉系统向胃冠状静脉等曲张静脉注入栓塞材料,达到精准而不损伤胃食管黏膜的断流效果。
(3)PSE:经股动脉、腹主动脉向脾动脉分支注入栓塞材料,减少进入门静脉系统的血流量,达到限流目的,同时可缓解
脾功能亢进。
(4)BORTO:适用于严重门静脉血栓或
门静脉海绵样变而做TIPS及AEGCV者,或同时存在脾-肾分流或胃-肾分流者。BORTO经右颈内静脉或右股静脉插入球囊导管,经左肾上腺静脉进入胃-肾静脉分流血管,充盈球囊嵌入相应位置,行逆行性血管造影显示胃曲张静脉,并通过球囊导管逆行注入硬化剂。
1.消化道动脉性出血
(1)造影导管应尽量靠近出血部位,造影未见异常者可参照内镜提供的信息进行治疗或预防性栓塞。
(2)出血速度达0.5ml/min方可显示造影剂外溢,出血缓慢或暂停者难以准确定位诊断。若在保持
生命体征相对平稳的前提下,血管造影前半小时停用缩血管药物,可提高血管造影的阳性率。
(3)栓塞治疗后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可增进血小板聚集,促进和维持止血。
2.消化道静脉性出血
TIPS术后结合综合性内科治疗,对其远期疗效及减少并发症很重要。
1.消化道动脉性出血
缺血性病变主要源于栓塞区域过大,一般通过微导管栓塞可减少发生。
2.消化道静脉性出血
(1)分流道再狭窄。
(2)异位栓塞,多源于栓塞剂
反流至邻近血管或随血流冲至远处。
(3)
肝性脑病多发生于术后半年内,常见诱因为排便不畅、进食过多蛋白质、感染、药物性肝病等。
1.术后宜静养,忌做剧烈运动。
2.术后逐渐过渡为流质饮食、少渣半流质饮食、少渣普食。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