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用于治疗短肠综合征、小肠功能不全以及小肠衰竭
帮助患者摆脱对肠外营养的依赖,恢复正常的吞咽、消化和吸收功能
术后并发症包括感染、出血、小肠功能恢复不全、排斥反应等
可通过饮食、药物、康复锻炼等措施缓解术后不适症状
定义
小肠移植是一种实现小肠功能重建的手术,将健康的小肠移植到另一个人体内替换病变、受损或缺失的小肠的手术。
疗效和安全性
治疗疾病
该手术主要用于小肠衰竭患者的治疗。
治疗效果
小肠移植手术可以帮助病人摆脱长期依赖
肠外营养的生活,恢复正常的消化和吸收功能。
国际小肠移植注册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接受小肠移植的患者术后生存1年、5年、10年以上的比例分别为76%、56%和43%。
安全性
小肠移植手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创伤性和潜在的并发症,但随着
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和术后管理水平的提高,其安全性得到了增强。以下从手术创伤、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等方面展开介绍小肠移植的安全性。
手术创伤
小肠移植手术相对复杂,需要高度专业的移植团队。手术过程中,患者可能会经历大量出血、手术时间较长及手术操作可能对邻近器官或血管的一定损伤。
随着器官移植技术和团队经验的不断积累,手术创伤逐渐得到控制和减小。
并发症
小肠移植术后的患者也可能面临一定的并发症,如感染、出血、
肠梗阻、移植排斥、肾功能损伤等。其中,感染和移植排斥是最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
为了降低并发症的风险,医生在术后会进行严密监测并采取有效措施。例如,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使用抗排斥药物控制排斥反应等。
不良反应
患者在术后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来抑制排斥反应,但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会引发一些不良反应,如高血压、感染、肾毒性、骨质疏松等。
综合来看,小肠移植的安全性虽然受到手术创伤、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等因素的影响,但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以及术后管理的优化,手术安全性不断提升。
治疗难度和费用
治疗难度
肠移植手术相对复杂且具有一定的难度,这主要表现在技术操作要求高、术后管理复杂以及风险较高等方面。以下从全球和中国的小肠移植手术分级、开展时间、技术成熟度及治疗风险程度等方面进行分析。
手术分级
小肠移植手术是腹部外科中风险最大、技术最复杂的手术之一。手术分级为四级,即指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的手术。
开展时间
全球首例小肠移植手术于1959年由美国医生Rapaport成功开展。然而,由于技术限制和术后管理的难度,初期小肠移植的成功率较低。
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手术技术、免疫抑制剂和术后管理的进步,小肠移植开始逐渐普及。中国的首例小肠移植手术于2002年由中山一院成功实施。
技术成熟度
随着全球手术技术的发展及经验的累积,小肠移植在很多专业移植中心已经取得明显进步,如术前评估、手术方法、术后免疫抑制及感染防治等方面,手术效果和成功率显著提高。
小肠移植在技术成熟度上仍然较为有限,特别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尚且存在诸多挑战。
从全球范围来看,小肠移植的成功率、长期生存率和并发症管理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治疗风险程度
尽管小肠移植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术后可能面临的如感染、出血、器官排斥等并发症,以及免疫抑制剂的不良反应等问题,手术具有一定的治疗风险。
治疗费用
受卫生政策、区域及机构定价等影响,费用可能存在差异,具体以就诊机构为准。
一般来说,整个小肠移植过程所需的费用可能在50万到数百万元之间,包括术前评估、器官获取、手术、术后恢复、免疫抑制剂和长期随访在内的全部费用。
小肠移植的费用因国家、地区、医疗机构以及患者个体差异而异。
医院科室选择
全国能施行小肠移植手术的移植中心,分布于各省的三甲综合性大医院。
小肠移植是一种用于治疗小肠功能衰竭的手术,以下分别介绍了其适应证、相对禁忌证和绝对禁忌证。
适宜情况
该手术主要适用于有以下情况的肠功能衰竭患者:
无法耐受
肠外营养:包括①即将发生的或已经发生的肝损害,或
肝功能衰竭;②多个部位的中心静脉血栓;③每年2次或2次以上全身脓毒症需要住院治疗,1次导管相关的真菌血症,脓毒症休克或出现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④家庭肠外营养后仍经常出现脱水。
患有腹腔内侵袭性
硬纤维瘤、先天性肠黏膜疾病、超短肠综合征,死亡风险高。
不接受长期家庭肠外营养。
冰冻腹腔。
不宜情况
相对禁忌证
无法建立静脉通道;
年龄>65岁;
癌前病变或过去5年内有癌症病史;
极度营养不良;
酗酒、药瘾,治疗不足6个月或治疗6个月以上无缓解;
缺少家庭支持,术后依从性差。
绝对禁忌证
伴有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
严重的心、肺功能障碍;
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不可切除的恶性肿瘤;
静脉通道丧失,无法保证移植术后6个月静脉通道通畅。
实际上,对于某些禁忌证,具体的移植中心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资源限制来评估是否实施移植手术。
进行小肠移植治疗需要住院以进行详细的术前评估和准备,手术后需要在院内进行密切的监测和护理。住院时间因患者个体差异和康复情况而异,通常会在几周到几个月不等。
治疗前检查
术前住院时间主要涉及患者评估和准备阶段,包括营养状态评估、辅助检查等。
营养状态指标
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
检验项目
常规项目:血型,血常规,
C反应蛋白,血肝、肾功能,血电解质,空腹血糖,凝血功能,血
降钙素原,尿常规,大便/造口液常规及隐血、真菌G试验等。
血清病毒学指标:抗
巨细胞病毒抗体(CMV-IgG及CMV-IgM)、CMV-DNA、抗
EB病毒抗体(EBV-IgG及EBV-IgM)、EBV-DNA、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抗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快速血浆反应素(RPR)试验。
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正位片、腹部CT及CT血管造影(CTA)、全消化道钡餐造影(MRE)或小肠造影检查(CTE)。
其他检查
当怀疑有
肝脏疾病时,推荐行肝脏活检术,有受者出现明显的肠衰竭相关性肝损害时,也推荐行肝脏活检术。
既往有消化系统病变的患者,根据受者具体情况选择胃镜、结肠镜、小肠镜检查。
既往有血栓疾病的患者,需要进一步完善血液系统检查以排除蛋白酶S缺乏导致的血栓,同时行血管造影检查,明确内脏血流情况。
治疗前准备
在进行小肠移植治疗前,患者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来降低手术风险并提高成功率。
调整正在接受治疗的药物
术前需咨询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药物用量或停用某些可能影响手术及术后恢复的药物,如抗凝药、免疫抑制剂等。
控制基础疾病
如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要在手术前加强管理,确保病情稳定。
安排生活工作
因为小肠移植手术和术后康复需要较长时间,患者要提前安排好病假、家庭照顾等事宜。
术前锻炼
保持良好的体力水平有助于手术恢复;此外,确保皮肤健康无损伤,以降低感染风险。
用药准备
根据医生的建议服用药物,如抗生素、镇痛药、免疫抑制剂等。
饮食准备
术前在医生要求下可能需要暂停饮食以及进食低残渣饮食。
清洁备皮/留置导管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术前皮肤清洁消毒,以及可能需要提前留置导尿管等。
衣着配饰要求
术前应穿着舒适、宽松的衣物;切勿佩戴首饰、化妆及涂抹指甲油等。
签署知情同意书
在手术前,医生会详细解释手术过程、风险及预后等信息,患者需签署知情同意书以确认接受手术。
治疗过程
所需治疗时间与有无合适肠源、手术复杂程度、团队经验等因素有关。
小肠移植手术主要通过移植健康的小肠组织,替代患者破坏或缺失的小肠。以下是小肠移植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麻醉情况
在手术前,麻醉师将讲解麻醉方法和可能的风险,患者或家属需签署知情同意书。
治疗部位与切口位置
手术部位主要是小肠,可能包括回肠、空肠以及十二指肠。
根据移植的范围和患者的具体状况,外科医生将在腹部选择适当的切口位置。通常切口为纵向腹正中切口或横向腹部切口。
患者体位
手术时患者采取平卧位。
手术过程
切口和显露:选择适当的切口位置,进入腹腔,显露病变小肠范围。
切除病变小肠和准备供肠:摘除病变的小肠;与此同时,另一组外科医生获得相符的供肠。
吻合:将健康的供肠与患者剩余的小肠相连接,包括血管、肠壁等层次的吻合。
检查:检查吻合部位是否有漏气、出血等并发症。
清扫腹腔:处理腹腔内组织损伤,清除渗血。
关闭腹腔:依次关闭腹腔各层组织,缝合切口。
术后处理:将患者送至麻醉复苏室观察,待恢复后转移至病房。
治疗感受
在全身麻醉下,患者不会感到任何疼痛。
术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医生会给予相应的药物辅助治疗。
治疗时间
通常,小肠移植手术可能持续数小时甚至更长。手术时间因患者情况和手术团队经验而异,以下是影响手术时间的一些因素:
捐献肠道的供应
在进行小肠移植治疗时,需要等待合适的肠源。
捐献肠道的供应状况以及配型匹配过程可能会影响到手术的时间安排。
手术复杂程度
手术包括对肠道、血管和神经等结构进行解剖吻合,具有一定的复杂程度。
手术过程可能因个体解剖结构差异、术中出现的并发症等因素导致手术时间的增加。
团队经验
有经验的移植团队能够更有效率地完成手术操作,从而缩短手术时间。
整个治疗过程的时间包括术前评估、排队等待、手术以及术后康复。排队等待时间可能几天至几个月不等,这主要取决于捐献器官的供应情况。整个术后康复过程可能持续数周到几个月,具体取决于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有无合并症以及是否需要额外的治疗措施。
手术后严格遵循医嘱,通过饮食、药物、康复锻炼等措施缓解术后不适症状。留意术后并发症,如感染、出血、小肠功能恢复不全等,积极配合移植团队制定的抗排斥、抗感染等治疗方案,为长期生活和康复打下基础。
护理
护理注意事项
保持伤口清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伤口敷料更换。
规律进行康复锻炼,恢复体力。
学会正确使用药物,如免疫抑制剂、抗生素等,并按医嘱服药,避免漏服或错服。
监测与检查
定期进行实验室检查,如
全血细胞计数、生化检查、免疫抑制剂负荷量等。
根据医生建议,进行定期的放射学检查,如X光、CT、磁共振检查等。
参加小肠移植随访计划,向移植团队报告健康状况,了解并预防并发症。
饮食营养
在移植肠的功能恢复前,全
肠外营养支持是肠移植受者的主要能量营养来源,随着移植小肠功能逐渐恢复会缓慢逐步过渡到
肠内营养。在受者耐受和有效维持营养状态的前提下,最终恢复普通饮食。
食物需清洁、卫生,避免消化系统感染。不可随意添加或停止医生推荐的营养剂。
饮食摄入要均衡,若需要特殊饮食建议,可咨询医生或注册营养师。
并发症
感染:在手术后的恢复期内,患者易感染。如发现发热、伤口红肿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排斥反应:移植后存在排斥反应风险。若出现腹痛、腹泻、体重减轻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药物副作用:部分药物可能造成肾脏、肝脏等器官的损害。若发现身体不适,应向医生咨询。
心理支持
患者可参加心理咨询,学习应对术后心理压力的技巧。
亲友和家属要给予关爱和支持,陪伴患者度过恢复期。
可加入移植患者支持团体,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度过难关。
恢复过程
治疗引起的创伤和不良反应在小肠移植后需要一定时间恢复。术后的创伤主要包括手术切口疼痛、伤口愈合以及身体机能的恢复;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术后感染、排斥反应和药物副作用。
创伤恢复
在医生指导下,患者可以采取适当的止痛措施缓解疼痛。
通过规范的伤口护理,可以加速伤口愈合。
进行康复训练,以逐步恢复体力和机能。
感染
应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抗感染药物治疗和生活习惯调整,降低感染风险。
排斥反应恢复
在移植后需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以降低排斥反应的风险。
益生会定期监测和评估排斥反应,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药物剂量。
药物副作用
药物副作用可以通过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来减轻。患者应与医生保持密切沟通,以便解决药物副作用问题。
总之,恢复过程需要一定时间,并需要医生的指导和患者的配合。通过定期随访、合理用药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患者可以逐步恢复正常生活。
后续治疗
在小肠移植术后,患者需要进行一定的后续治疗,以确保手术效果和避免并发症。后续治疗主要侧重于用药、康复训练和定期复查。
用药治疗
术后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降低排斥反应的风险。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还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以及使用止痛药、镇静药等缓解术后不适。
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并定期检查药物剂量和负荷量。
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对术后机能恢复至关重要,患者可在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居家康复训练。
训练内容包括深呼吸练习、肢体活动、平衡训练等,以逐步恢复体力和生活功能。
定期复查
患者需要定期进行相关检查,以评估移植状况和排除并发症。常规检查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移植团队的随访。
患者应密切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如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诊。
小肠移植术后的后续治疗和管理是确保患者手术成功和康复的关键。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并与家人和医疗团队紧密合作,确保术后生活的顺利恢复。
日常生活
在小肠移植手术治疗周期结束后,患者可以逐渐恢复日常生活。然而在某些生活场景中,患者还需保持警惕,遵循一定的注意事项。
卫生和清洁
维护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保持身体清洁、细心清理伤口等。
保持居住环境清洁,注意室内通风,避免过于拥挤和污浊的环境。
运动和锻炼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瑜伽、游泳等。运动量需在医生建议的范围内,避免剧烈运动。
注意锻炼时的安全,避免摔伤、撞伤等意外事故,以免对身体造成损伤。
饮食和营养
遵循医生和营养师的建议,摄入均衡和营养丰富的饮食。避免食用未经处理的生食和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注意食物的卫生安全,确保食物来源可靠,烹调充分。
社交活动
可与亲友参加社交活动,但要避免过于拥挤的场合,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可以将移植经历分享给他人,以提高他们对器官捐献和移植的认识。
日常注意事项
定期参加随访计划,按时完成复查检查,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注意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以促进身体恢复。
持续关注身体变化,如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诊。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