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一种与发育异常和遗传有关的心血管疾病,是最常见的心脏疾病之一。先心病的介入治疗是
经皮穿刺外周血管,在X线透视引导和超声心动图的辅助下,将导管推送至心脏病变的相应部位进行治疗的方法。根据病变的治疗类型分类,包括球囊扩张术(适用于
肺动脉狭窄、主动脉狭窄、
肺动脉瓣狭窄等)和经导管封堵术(适用于
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等)两种。
1.麻醉方式
2.手术前准备
(1)术前应完善血、尿常规,血型、出
凝血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肝、肾功能及
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检查、CT等检查。
(2)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治疗的目的及必要性,并解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消除患者顾虑,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3)术前禁食4小时。
(4)建立静脉通道,以便于抢救用药。
(5)手术穿刺部位备皮,并做碘过敏试验。
1.左向右分流的先心病
2.狭窄性先心病
如主动脉狭窄、肺动脉分支发育不良或狭窄。
3.外科手术后遗留的病理畸形
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外科修补术后的残余分流等。
4.先天性心瓣膜病
如主动脉瓣膜狭窄、
二尖瓣关闭不全、
三尖瓣闭锁及肺动脉瓣膜狭窄和
反流等。
5.其他
需介入和外科治疗相结合的复杂心脏病理畸形。
1.解剖结构不适合做介入治疗者。
4.机体处于高凝状态者。
5.合并明显的肝肾功能异常者。
1.球囊扩张术
主要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瓣膜或血管狭窄的先天性心脏的治疗。
(1)
全身麻醉或
局部麻醉,一般经股静脉为手术入路,将心导管送入至狭窄的心脏瓣膜或血管处。行心腔或血管造影,明确先天性心脏瓣膜或血管狭窄的形态和位置。
(2)将交换导丝送入,移除心导管及鞘管,并将球囊扩张导管送入。
(3)手动增加球囊扩张的压力,微调球囊位置扩张3~4次,以保证狭窄部位的充分扩张,扩张时间应尽可能的短。
(4)扩张结束后,球囊排气撤出。
(5)更换为心导管行心腔或血管造影,判断球囊扩张的效果。必要时,可重复造影。
2.经导管封堵术
(1)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一般经股静脉为手术入路,将心导管送入至先心病畸形(如缺损或未闭)部位。
(2)将交换导丝送入,移除心导管及鞘管。
(4)经交换导丝建立输送系统,将合适的封堵器沿交换导丝送至心脏病畸形的部位,撤除导管和交换导丝,释放封堵器,撤除输送鞘管。
(5)重复造影或超声心动检查,查看封堵器的位置、形态及夹闭各边缘的情况,检查有无残余分流及瓣膜有无启闭异常。确认无误后旋转输送钢丝,完成封堵器的最终释放。
包括血栓栓塞、穿刺部位的血肿、股动静脉瘘、
心脏压塞、心律失常等。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