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更多功能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睡眠中出现以打鼾、呼吸暂停为主的一组临床症状
病因复杂,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治疗方式多样,无创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是最常用手段
经过治疗,多数患者症状可缓解,但可能复发
定义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目前常改称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表现为睡眠状态下反复出现打鼾和(或)呼吸暂停,伴有睡眠质量不好、白天疲倦嗜睡等症状。
诊断标准是每夜7小时睡眠过程中,呼吸暂停及低通气反复发作在30次以上,或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超过5次/小时。
呼吸暂停是指睡眠过程中口鼻气流停止,或气流下降幅度超过90%,持续时间超过10秒。
低通气有如下两种情况。
睡眠中口鼻气流较正常时降低超过30%,持续时间超过10秒,伴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下降超过4%。
睡眠中口鼻气流较正常时降低超过50%,持续时间超过10秒,伴动脉血氧饱和度减低超过3%。
分类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可分为三型。
阻塞性
全称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因上呼吸道阻塞而发病,是最常见的一类睡眠呼吸暂停,也是本文的阐述重点。
根据年龄,可进一步分为成人型、儿童型两种类型。
中枢性
全称为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CSAS),因呼吸中枢功能异常而发病。
多为继发性,常见病因有各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外伤充血性心力衰竭、麻醉和药物中毒等。
一般不超过呼吸暂停病人的10%,老年患者多见[5]
复杂性
全称为复杂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CompSAS)。
是一类特殊类型的睡眠呼吸暂停,整个过程会出现前述两种类型的睡眠呼吸暂停,主要在无创通气治疗后出现。
发病情况
患病率
有数据显示,平均每100人中大约有5人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中年以上人群可增加至平均每100人中有20~40人发病,据估计我国患者超过4000万。
人群分布
男性患者的数量是女性患者2~4倍。
老年人患病率较高。
绝经期后的女性患病率显著升高。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