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通过冰敷、温水或乙醇擦浴等局部或全身降温方式使体温降低的治疗性操作
可达到缓解不适症状、预防因体温过高引起的严重并发症的作用
若操作规范、及时处理并发症,治疗过程通常较安全
常用于治疗因感染、中暑、脑水肿、下丘脑功能障碍等导致的发热
定义
物理降温是指通过局部或全身降温方式,如冰敷、冰毯、冰帽、温水或
乙醇擦浴、灌肠降温、输液降温等,在传导、蒸发等作用下使体温快速降低的治疗性操作。常用于缓解因感染、中暑、
脑水肿等导致的发热症状。
疗效和安全性
治疗疾病
适用于因感染、中暑、脑水肿、下丘脑功能障碍(如脑出血)等多种原因导致体温升高(以口腔温度为标准,高于37.3℃)的患者,也可用于缓解急性运动损伤导致的关节及软组织的疼痛、肿胀或充血等情况。
治疗效果
通过物理降温,大多数患者的体温可逐渐下降,可有效减轻患者的不适症状,有助于预防因体温过高出现脱水、
电解质紊乱、内脏功能衰竭等情况。
安全性
物理降温治疗广泛应用于临床,其操作过程通常较安全,很少会导致组织或器官的损伤。
但若操作时未注意降温时间,过程中未注意保暖,或对患者皮肤表现观察不到位,也可出现皮肤苍白、麻木或腹痛、腹泻等情况。
治疗难度和费用
治疗难度
物理降温治疗是一种简单的治疗性操作,其治疗难度相对较低。
治疗费用
受卫生政策、区域及机构定价等影响,费用可能存在差异,具体以就诊机构为准。
物理降温的治疗费用根据仪器使用不同、冰袋或药物材料费不同等,单次治疗费用约在1~50元之间,具体价格以当地医疗服务价格为准。
但因操作方式的不同、就诊医院级别不同、各地区医保报销政策的差异等,物理降温的具体费用会有所差异。
医院科室选择
通常各级医院和各科室均可采用物理降温治疗,建议患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相应的医院和科室就诊。
适宜情况
细菌、病毒等导致的感染(如肺炎、流行性感冒)等导致的发热(以口腔温度为标准,高于37.3℃)患者,可选择物理降温治疗。
适用于中暑患者的急性期治疗,通过快速降温预防内脏功能衰竭等情况。
合并脑损伤、
脑水肿的患者,可采取冰帽等方式进行物理降温,有利于降低脑局部温度、减少脑细胞耗氧量等。
出现急性运动损伤导致关节及软组织疼痛的患者,可局部应用物理降温治疗。
对常见退热药物如
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使用存在禁忌证的发热患者,也可选择物理降温治疗。
不宜情况
绝对禁忌证
皮肤的大面积
开放性损伤或感染的患者,禁止使用作用于皮肤表面的物理降温方式。
有肠道损伤或感染性疾病(如肠穿孔、
细菌性痢疾)的患者,禁止使用灌肠降温。
相对禁忌证
有凝血功能障碍的血液病(如
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孕妇及新生儿等,不宜采取乙醇擦浴。
由于物理降温治疗的具体方式和治疗时间,根据患者的体温、身体情况等因素决定,建议由医护人员判断是否需住院进行治疗。
治疗前检查
物理降温治疗前可不进行实验室检查,由专业医护人员在治疗前,根据患者的相关病史(如
心房颤动、
血友病)、体格检查(如是否有皮肤大范围的损伤)等,明确其身体情况是否适合物理降温治疗,排除禁忌证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治疗前准备
安排生活工作
由于不同的疾病原因导致的发热,物理降温治疗的时间长短也不同,建议根据治疗方式和时间,合理安排生活、工作及治疗的时间。
宣教
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宣教,告知患者物理降温治疗的相关注意事项,对患者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并帮助其消除焦虑等情绪,建议患者和家属尽量配合医护人员。
衣着服饰要求
需进行物理降温的患者建议穿着病号服或宽松衣服,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操作。
用药准备
对需采用冰敷、冰毯等物理降温的患者,可提前将医用冰袋放置于冰箱,或将冰毯调节至相应温度备用。
需要温水擦浴的患者,需准备32~34℃温水;需
乙醇擦浴的患者,则需准备温水配制的30%~50%乙醇稀释液,温度在30℃左右。
对需采用灌肠降温治疗的患者,则应提前准备肛管等物品。
对需采用输液降温法的患者,可提前将患者常规输入的液体置于冰箱,待降至0~10℃时取出使用。
治疗过程
麻醉情况
物理降温通常无需进行麻醉。
治疗过程
根据具体操作方式的不同,物理降温治疗的过程也不尽相同。
冰敷
根据患者病情及拟冰敷位置的大小,选择大小合适的冰袋或冰水浸过的毛巾。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暴露前额、颈部、腋窝、腹股沟、腘窝等位置。
将冰袋或毛巾外敷于上述部位。
一般需定期5~10分钟观察患者冰敷位置的皮肤情况,必要时调整或更换冰敷材料。
冰毯
首先清洁冰毯表面,并根据患者病情设定冰毯的治疗温度。
物理降温前需将患者的衣服松解,暴露背部、后枕部。
待冰毯降至设定温度时,患者需平躺在冰毯的制冷平面上进行物理降温。
在降温期间,需定期检查传感器等是否置于规范位置,保证不间断降温;同时,每5~10分钟进行观察,以防患者皮肤因温度过低出现苍白等表现。
冰帽
在医护人员准备好冰帽后,通常需将患者的后颈部、双耳处放置海绵垫,耳内塞入不脱脂棉等,防止水流入耳内。
患者将冰帽佩戴在头部进行物理降温。
在降温期间,医护人员通常需观察头部皮肤尤其是耳廓部位的皮肤,防止出现皮肤青紫、麻木等。
冰帽的单次使用一般在1小时以内,并且需每30分钟测量体温,判断体温情况。
治疗结束后,取下冰帽即可。
温水或乙醇擦浴
在进行擦浴降温前,医护人员会根据情况准备32~34℃左右的温水,或用温水准备30%~50%的
乙醇稀释液,温度以30℃为宜。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暴露位置,如腋窝、肘窝、手心、腹股沟、腘窝等。
医护人员会将浸湿并拧至半干的毛巾在皮肤上进行拍拭,每处约3分钟,擦浴整体时间一般在30分钟以内。
擦浴结束后,再使用干净的毛巾擦干皮肤即可。
灌肠降温
根据患者病情,提前准备28~32℃的等渗生理盐水或4℃的等渗生理盐水,以及灌肠设备。
患者取侧卧位,并脱裤至膝盖处,臀部移至床边。
灌肠时患者需张口呼吸,使肛门括约肌放松,医护人员会在润滑肛管前端后,将其插入肛门并固定。
使200~500毫升的生理盐水缓慢流入肛门内,速度约15~20毫升/分钟。
保留30分钟后再排出,期间患者需深呼吸减轻腹压。
输液降温
对于需要输液降温治疗的患者,医护人员通常会提前将患者常规输入的液体(如生理盐水、甘露醇),置于冰箱内,使其降至0~10℃。
在进行输液降温前,通常会先核对患者和药物信息,并对拟输液穿刺的部位进行消毒。
在穿刺成功后,将上述在棉套保温中的液体用于常规的静脉输液治疗,并根据情况调整药品滴速。
输液降温期间,医护人员会定期监测患者的体温和临床表现。
由于不同药物所需的输液时间不同,输液降温的治疗时间也不一致;在输液结束后,医护人员会将针头拔出,并按压针孔2分钟左右至局部凝血。
治疗感受
患者在进行物理降温治疗时大多不会出现明显的不适感,少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肤苍白、自觉麻木,或因腹部等未注意保温而出现腹痛、腹泻等。
若患者出现较明显的不适症状时,建议及时至专科医院就诊、对症处理。
治疗时间
单次物理降温治疗大约需30分钟至1小时,根据患者疾病种类、治疗方式的不同而异,具体时间需由专业医护人员评估。
护理
护理注意事项
使用冰敷、冰毯、冰帽、擦浴等物理降温治疗的患者通常在治疗后无特殊的护理事项。
对灌肠降温治疗结束的患者,通常需禁食至少4小时。
输液降温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应注意局部按压,以免出现淤血;同时避免碰水,避免感染。
监测与检查
物理降温治疗后的患者需定期复测体温情况,帮助医生判断治疗效果。以温水擦浴为例,通常在半小时后需再次测量体温。
此外,对需采用冰帽、
乙醇擦浴、灌肠降温或输液降温的患者,必要时需监测心率、脉搏、血压和呼吸情况,以防止体温降低过快引起心脑血管病等并发症。
饮食营养
物理降温治疗一般对患者的饮食方面无特殊影响。
由于灌肠降温的患者需禁食,在禁食结束后应以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粥类、面条等。
建议患者以清淡饮食为主,多食用易消化、高蛋白的食物,如牛奶、瘦肉、新鲜的蔬果等。
建议患者少食用高油、高脂、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辣椒、
胡椒等,以免影响消化功能。
此外,患者还应避免食用生冷食物,控制饮食卫生,避免肠道感染的发生。
并发症及应对
腹部不适
部分患者由于物理降温治疗时未注意对腹部进行保暖,可能出现腹泻、腹痛等腹部不适的情况。
出现腹部不适的患者,通常可自行缓解,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
蒙脱石散、
匹维溴铵等进行缓解。
双硫仑样反应
部分正在服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如
头孢他啶、
头孢呋辛)的患者,如采用乙醇擦浴,因皮肤吸收乙醇可能诱发
双硫仑样反应,如面部潮红、血压降低或升高、头痛、视物模糊等。
出现双硫仑样反应的患者,如症状较轻,在停止使用乙醇后多可自行缓解;如症状严重,患者应保持平卧位,使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并遵医嘱采用
纳洛酮、
地塞米松等药物进行治疗。
恢复过程
物理降温治疗后如未出现上述并发症,一般随体温下降后可明显自觉症状减轻,恢复较快;部分患者在物理降温后体温出现回升,则需再次将进行物理降温治疗。
出现腹部不适或症状较轻的双硫仑样反应的患者,通常可自行恢复,或在用药后短时间内恢复。
如出现症状严重的双硫仑样反应,患者在进行及时的对症治疗后,多数症状可消失。
后续治疗
物理降温是缓解发热症状的一种治疗方式,并不能替代针对原发病的治疗,对于因细菌、病毒等感染(如肺炎、流行性感冒)导致的发热,还需遵医嘱进行按时、规范的药物治疗,如抗生素(如
左氧氟沙星)等。
物理降温后如体温未降至正常(以口腔温度为标准,36.3~37.2℃为正常体温),或下降后回升,除继续进行物理降温治疗外,应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明确病因、规范治疗。
日常生活
患者应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进行适量运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房屋的清洁和通风,注意保暖,避免感染。
调整饮食习惯,多食用新鲜的水果蔬菜和优质蛋白(如鸡肉、鱼肉、牛奶),避免长期大量饮酒,避免食用生冷刺激性食物,预防肠道感染等。
注意避免过大的精神压力,减少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