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源性功能性胸痛是一种排除心源性及食管其他疾病的发作性胸骨后疼痛,比较常见,但其病因尚不明确。本病常与其他
功能性胃肠病症状重叠,伴精神
心理障碍,使患者临床症状加重。
本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胸骨后或胸骨下非灼烧样疼痛或不适感。可自发产生或由进食、体位、体力活动等多种因素诱发。可伴有咽喉异物感、吞咽困难、烧心、
嗳气及其他胃肠道症状。患者常因恐病心理而伴失眠、焦虑、抑郁,甚至
惊恐发作等多种精神
心理障碍,病程长者可有食欲缺乏、体重下降、营养不良的表现。患者常反复就诊,但常规检查不能发现明确的器质性病变。
1.冠状动脉造影
心血管无异常。
2.心电图
无明显异常。
3.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4.食管功能检查
包括24h
食管pH监测、
食管压力测定、高精度阻抗-食管压力检测和24小时食管双极pH-阻抗监测等。食管功能检查的目的是确定有无食管功能障碍或酸
反流及其与胸痛的关系。
此病属于排除性诊断。食管源性功能性胸痛的罗马Ⅲ标准如下。
1.胸骨后非灼烧样疼痛或非灼烧样不适。
2.无胃食管返流导致该症状的依据。
3.无组织病理学依据的食管动力障碍。
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符合以上诊断标准。
治疗功能性胸痛前应仔细排除心源性和
胃食管反流病。若暂时不宜进行有创检查,可按胃食管反流病给予质子泵抑制剂试验性治疗。排除器质性疾病后,主要采取对症治疗。
1.缓解症状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改善功能性胸痛症状的作用有限。
茶碱可阻断
腺苷介导的疼痛发作,改善患者痛觉。此外,还有心理治疗及行为干预治疗、催眠、生物反馈治疗等。
2.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
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可能是通过中枢或外周机制改善患者疼痛,调节自主神经反射,抑制皮质中枢的激活等,可用小剂量三环类抗抑郁药及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
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及行为干预治疗效果较好,预后好。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