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闭锁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先天性外耳道闭锁多因外耳发育不全所致,常伴有
耳郭畸形或鼓窒结构发育缺欠。后天性外耳道闭锁常由外耳道外伤或炎症后瘢痕挛缩所致。个别患者,在外耳道深处可能包藏
表皮样囊肿(
胆脂瘤)。
1.耳部X线及CT检查。
2.听力和前庭功能检查,如纯音测听、声阻抗、听脑干反应、眼震电图(ENG)等。
3.耳周4~5cm区域及供皮区清洁、修剪耳毛。
先天性或后天性外耳道狭窄或闭锁。先天性外耳道狭窄或闭锁如为双侧,则手术应在5岁前(常在4~5岁时)进行;如为单侧,可在成年后施行手术。
无炎症表现而仅一侧狭窄或闭锁者,应慎重考虑成形术。
1.沿耳郭后沟1cm做弧形切口。
2.显露并切薄外耳道后壁皮瓣达乳突上方颞线处。
3.以15号刀片切除
外耳道炎变皮肤,并用乳突牵开器牵开外耳道皮肤。
4.沿外耳道做袖筒式切除所有炎变皮肤,防止误伤鼓膜。
5.用切割钻头扩大外耳道骨性部,直至窥及全鼓膜,注意避免进入乳突气房。
6.去除鼓膜外层的鳞状上皮。
7.做椭圆形贯穿切除耳甲皮肤及其软骨的外耳道成形术。
8.在切除椭圆形的耳甲软骨及炎变皮肤后,以纱条填塞外耳道。
9.切除残存的外耳道软骨部,直至耳屏的炎变皮肤组织。
10.扩大外耳道,其大小以能容纳示指通过为宜。
11将移植皮肤一分为二,成环形袖筒状覆盖在已钻开的全长外耳道上。
12.铺放次序为先鼓膜,后外耳道后前壁。移植片的外侧部分伸展至外耳道骨性部及外耳道软骨部后壁,直至耳郭的耳甲皮肤。
13.前方移植皮覆盖于骨性及外耳道软骨部的余部,利用双合法填塞外耳道。
14.首先在中间置放填塞物,然后闭合耳后切口。
15.注意铺放前、后皮肤移植片,其外侧部应尽量沿耳甲切口后方,直至耳屏切口前方,切除多余皮肤。
16.用优质铬制肠线缝合移植片与外耳道皮瓣。
1.手术操作不当或伴有中耳畸形容易损伤中耳结构。术前要认真研究CT,充分了解和把握中耳情况,手术最好在显微镜下操作。
2.同中耳损伤,在扩大外耳道需磨低外耳道后壁时不同于乳突根治,不需磨除过低。
1.应用抗生素,预防及控制感染。感染可引起重新狭窄或闭锁。
2.术后5~7d拆除外部缝线,外耳道
碘仿纱条填塞3周以上,保持外耳道口干燥。
3.取皮区用凡士林纱布及干纱布包扎,如无感染,应待创面愈合,敷料自然松脱。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