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手术矫正下肢畸形,恢复正常力线
这项手术通常很安全,偶可出现腓神经损伤、感染等情况
通常术后3个月可完全恢复正常活动
术后12个月常需再次手术取出内固定材料
定义
腿型矫形手术是指通过在膝盖或脚踝附近进行截骨等方法,来纠正由不同病因导致的腿弯曲或旋转畸形,使双腿恢复正常站立和行走的功能。
膝内翻是下肢常见畸形,表现为膝部向内成角,不能合拢,双侧居多,严重者膝部近似O形,称为“O形腿”、“罗圈腿”;单下肢内翻者较为少见,形如D形,称为“D形腿”。
膝外翻表现为膝关节向外翻转,站立时双踝关节不能并拢,双侧膝外翻称为“X形腿”,单侧膝外翻为“K形腿”,畸形以股骨侧多见。
胫骨内旋畸形,是一种发生在胫骨靠近关节一侧的疾病,它通常会导致胫骨向内弯和膝关节反弯(膝关节弯曲方向异常,向后弯)。
疗效和安全性
治疗疾病
主要用于治疗膝内翻畸形、膝外翻畸形、胫骨内旋畸形等。
治疗效果
通过手术,大多数患者恢复下肢力线及正常腿型,纠正下肢畸形。
安全性
这项手术通常很安全,偶可出现腓神经损伤、感染等情况。
治疗难度和费用
治疗难度
腿型矫正手术需结合患者下肢畸形类型,采用不同的方法,手术的难易程度也有所不同。总体来说,手术均存在一定风险,手术过程复杂,具有一定难度,被列为四级手术。
但这些手术已在我国长期开展,技术较为成熟。
治疗费用
受卫生政策、区域及机构定价等影响,费用可能存在差异,具体以就诊机构为准。
根据所采用的手术方式不同,以及医院等级、耗材种类及数量、麻醉和手术术式不同,具体的手术费用有所差别,通常手术费用在(3~6)万不等。
各地医保报销政策、就诊医院级别等不同,报销的比例也不同。
医院科室选择
通常情况下该手术需结合患者自身采用个体化治疗,手术设计相对复杂,具有丰富经验的临床团队治疗效果更佳。
鉴于此,建议就诊于三级综合医院的骨科、整形外科专科,或具有以上专科资质的医院开展腿型矫形术。
本手术适用于腿部畸形,寻求手术治疗以恢复腿部的外观和活动度。
适宜情况
骨骺已闭合
通常为18岁及以上成年人。
伴有明确膝关节畸形、下肢力线不良患者。
对腿型外观具有较高要求,渴望改善下肢外观。
骨骺未闭合
通常为青少年儿童。
膝关节畸形伴有膝关节疼痛、活动障碍,严重影响工作生活。
通过支具等矫形仍无法控制,或成进展性加重的膝关节畸形患者。
不宜情况
骨骺尚未闭合,轻度的膝关节畸形,可支具矫正治疗。
患有一些基础疾病、器官功能差者,不能耐受麻醉。
由于需要完善术前检查、术前准备,术后需要换药、进行影像学检查等,患者通常需要住院。住院时间一般为7~10天。
治疗前检查
实验室检查
通常会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并抽血检查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传染病指标等,目的是评估手术耐受程度,排除手术禁忌证,如发现水、电解质及
酸碱平衡失调和贫血等情况需及时予以纠正。
一般还会检查血型,是备血所需,以防手术时出血较多需要输血。
影像学检查
通常要拍摄站立位全长片,通过测量股胫角(正常174度~178度),从而判断膝关节畸形位置及程度,有助于确定手术方式。
其他检查
通常在手术前还会做
心电图、
肺功能检查等,判断患者的心肺功能可否耐受手术,对心肺功能较差者在术前、术中等可能使用药物调整。
治疗前准备
调整正在接受的药物
如果正在使用抗凝药物影响到凝血功能或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影响到免疫功能,往往需要调整或停用,但具体要遵循医嘱。
控制基础疾病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时,要先控制好这些基础疾病再行手术,否则可能增加手术中和手术后的风险。
安排生活工作
手术住院大约需要7~10天,完全恢复日常生活大约需要3个月,手术后1年通常需要安排时间再次手术以拆除内固定。请据此安排好休假时间。
术后3个月内通常需要陪护人员协助搀扶患者逐渐负重。可以提前向医生了解需要哪种轮椅或助行器,以便于术后使用,辅助康复和生活。
术前锻炼
为了手术后的变化可以进行适应性训练,包括练习在床上大小便,也可以向医护人员了解术后正确的体位摆放和术后活动注意事项。
饮食准备
手术一般是在麻醉下进行,所以通常在术前8~12小时开始禁食,术前4小时禁止饮水。手术前建议戒烟、限酒。
清洁备皮
通常建议患者自行清洗手术部位,如必要也会由护士备皮,剔除手术区域周围的毛发,目的是清洁手术区域。
留置导管
麻醉后,手术开始前一般会留置导尿管,方便手术中排尿,并记录术中、术后的尿量,了解患者身体的液体出入情况。常用的是气囊导尿管,由尿道口把尿管插入尿道,尿管末端连接引流袋。
患者对此过程不会有感觉,部分患者术后尿道会有轻微不适,拔出尿管后大量饮水排尿即可缓解。
衣着配饰要求
患者手术时会穿着病号服或宽松衣服,注意提前取下配饰、假牙等物品。
签署知情同意书
医生会详细向患者或家属说明手术情况,以及手术风险和注意事项等,患者或家属需配合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这类手术一般是在麻醉下完成的,麻醉医生会详细说明麻醉情况、麻醉风险和注意事项,患者或家属需要配合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治疗过程
本手术治疗需要2~3小时,治疗过程根据术式和患者本人情况而不同。
麻醉情况
该治疗需要术前麻醉,一般包括
全身麻醉(简称全麻)、神经阻滞和椎管内麻醉等,具体麻醉方式需结合患者全身状况、手术时间等综合考虑。
治疗部位和切口位置
手术部位一般是在截骨位置附近做切口,术后可能会留有
瘢痕,有美容需要的可以向医生要求使用微创切口、美容缝合。
治疗过程
手术中,患者通常采用平卧位或侧卧位,具体姿势取决于手术术式。通常会把止血带绑到肢体近端充气,通过加压减少手术中的出血。
截骨部位的选择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一般选择畸形最为严重的顶点处进行截骨,对于股骨和胫、腓骨均有明显畸形者,应股骨和胫骨同时截骨。
胫骨近端截骨术
该术式多用于治疗膝关节内翻畸形的患者。
沿胫骨近端在前内侧做纵向切口。剥离内侧副韧带的表面纤维。在胫骨后皮层周围插入一个钝性Hohmann牵开器以保护神经血管结构。
在透视引导下,在胫骨后三分之二处进行水平截骨。切开截骨间隙时,保留距离达1cm的外侧皮质层。随后进行双平面截骨术,与水平截骨平面成100°角。用凿子和伸展器逐渐打开截骨部位的骨头,直到达到所需的矫正程度,通过术中透视评估。
使用带螺钉的钢板固定截骨部位。最后固定前,术中透视进一步确认下肢轴位。
在截骨间隙植入羟基磷灰石和β-磷酸三钙(β-TCP)组成的人工骨。最后,手术切口按层封闭。拍片确认内固定物位置满意、固定可靠后,止血、缝合。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并用胶布固定。
股骨髁上截骨
该术式多用于治疗膝关节外翻畸形的患者。
消毒后,于大腿内侧沿股骨髁上纵向逐层切开皮肤和皮下的组织,暴露股骨髁上及内髁。
用骨刀自内向外截骨,内翻小腿远端,对合截骨面。
力线满意后,选择合适钢板及螺钉并拧紧。
拍片确认内固定物位置满意、固定可靠后,彻底止血、缝合。敷料加压包扎、固定。
胫骨截骨改良术
该术式是在胫骨上端截骨术的基础上,增加了截骨的外翻角,用骑缝钉固定胫骨外侧骨骺,或将胫骨外侧与腓骨近端骨骺融合固定。
这种术式通常用于严重的胫骨内旋畸形患者,即患者的胫骨出现了向内旋转的畸形。这种情况下,单纯的截骨术可能无法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医生会建议患者接受这种手术治疗。
这种手术的优点是可以帮助纠正胫骨的旋转畸形,并稳定关节。但是,这种方法需要进行较大的手术切口,并需要较长时间的康复期。因此,在选择手术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治疗感受
如果是局麻,即神经阻滞及椎管内麻醉,在注射局麻药时针刺入皮肤会有刺痛但可忍受,随着麻药注入会有肿胀感,患肢逐渐变得麻木。
如果是全麻,手术中患者没有意识。无论是何种麻醉,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均不会感到疼痛。
治疗时间
手术大约需要2~3小时,手术时间可能会受到麻醉效果、膝关节畸形程度、具体手术方式等因素影响。
治疗后应密切观察病情,在病情稳定后逐渐进行康复锻炼。如果有任何不适,应及时告知管床医生。
护理
护理注意事项
注意保持手术部位清洁,避免伤口沾水。患者卧床期间,有时在床上大小便时需要辅助,注意每小时拍背、翻身。适当喝温水有利于痰液稀释。
监测与检查
术后24小时通常会监测
生命体征,包括监测心率、脉搏、血压、呼吸等。
术后几天会抽血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以防止出现心脑血管并发症、水电解质失衡等。在出院前,一般会复查下肢X线片。
饮食营养
术后麻醉苏醒后即可逐步恢复饮食,先从喝少量水开始,饮食以流食为主,包括稀粥、面汤等,伴随胃肠道功能恢复,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注意补充优质蛋白质,如鱼虾、鸡肉、牛肉、鸡蛋等,这样有利于伤口愈合。
注意搭配新鲜蔬菜和水果以促进肠道蠕动,防止因活动量下降导致便秘。
戒烟、限酒,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卧床期间适度避免牛奶、豆浆等,减少胃肠道积气。
并发症及应对
腓神经损伤
多由于手术过程中对腓神经牵拉造成的损伤,表现为足趾背屈障碍、麻木,患者或家属发现后应当及时告知医护人员,松开大腿至足趾的所有敷料,服用神经营养药物并严密观察。
胫前动脉栓塞
主要发生于术后早期,表现为足趾背屈受限且跖屈剧痛。患者或家属发现后应当及时告知医护人员,松开大腿到足趾的全部敷料,密切观察病情。如果症状没有立即改善,应行动脉造影并采取适当手术。
骨筋膜室综合征
发生在术后早期,由血肿和组织水肿导致局部压力过大所致,表现为肢体疼痛、无力、皮肤发红、温度稍高、明显肿胀。患者或家属发现后应当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及时切开减压。
感染
表现为伤口红、肿、热、痛,严重时有脓液形成。患者和家属应当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避免伤口纱布脱落,配合医生定期换药。出院后如果发现伤口有渗液、脓液等流出,提示伤口感染、不愈合,应当立即就医。
压疮
主要发生于卧床时间较长的患者,身体骨突起处受压,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形成
压疮。家属要每1~2小时为患者翻身,在足跟、腰部骨突起的部位垫软毛巾。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由长期卧床和血液高凝状态引起,家属可以帮助患者按摩腿部肌肉,防止
血栓形成。一旦诊断有血栓形成,则禁止再进行按摩。
恢复过程
疼痛
术后数天常会感觉到疼痛,随着时间而减轻。如果疼痛难以忍受,可以向医生反映,开具止痛药物。
拆线或拔除导管
手术后一般会定期伤口换药,可以每3天一次。
手术切口一般在10~14天愈合,如需拆线此时可拆除缝线,大部分患者无需拆线。对于合并一些基础疾病(例如糖尿病)者愈合时间可能会适当延长。
1天后通常可以拔除引流管、尿管,拔除尿管前护理人员会指导定期夹闭尿管训练膀胱功能。
瘢痕情况
手术后切口瘢痕会有短期内发红、隆起等表现,一般在半年后
瘢痕逐渐变得平整、颜色淡、质地柔软、没有痛痒感觉。
后续治疗
治疗后处置
术后通常会使用1周抗生素预防感染,此外还可能根据需要使用止痛药、抗凝药、营养神经类药物。
通常还要再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的材料,一般是在术后1年骨质完全愈合后取出。
取内固定手术后,一般在3个月内要避免过度负重,在4~6个月内不建议参加体育活动。
康复训练
术后患者卧床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肌肉“收缩-舒张”运动,也就是腿部肌肉交替做绷紧、放松的动作,此外还包括“钩脚背”的踝泵运动、主动屈髋、屈膝,家属可以协助进行下肢肌肉按摩。
术后1个月内患肢严禁负重,第2~3个月在助步器辅助下部分负重功能锻炼,术后3个月待骨质愈合后,一般可完全负重。
复查
手术后1、3、12个月时建议门诊行X线检查,目的是观察局部骨质情况。
但如果术后出现局部疼痛、红肿、渗液、化脓等,则应及时就医,不必刻板遵照复查时间表。
日常生活
由于术后数月内需要使用轮椅,注意将居家的常用物品放置在乘坐轮椅能够到的位置。
手术植入物一般为弱磁性,不会影响磁共振检查,但可能有图像伪影,影响医生对周围组织的观察。在接受检查前可以向检查人员告知体内植入物的情况。
手术植入物一般不会影响到安检,不影响乘坐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
手术后尤其在恢复期,生活中需小心,避免摔跤,鼓励平地适度活动。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