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贫血

更多功能

失血性贫血
概述 病因 症状与诊断 治疗 护理
概述
失血性贫血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外伤,或内脏出血)导致血液中的红细胞丢失过多、超过骨髓的代偿能力导致的贫血,一般分为急性失血性贫血和慢性失血性贫血。慢性失血性贫血患者多数伴有造血原料的缺乏。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血液科、急诊科、外科等。
临床症状
急性者可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发凉、眩晕、心率加快等;慢性者可无症状或有轻微头晕、乏力、活动后心悸等。
危害
可引起严重疲乏、心悸、头晕,情况严重时可导致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
并发症
血氧量下降而导致多脏器损伤。
检查
体检、血常规检查
诊断
根据患者外伤、手术、胃肠道疾病等病史及临床表现,结合血象改变可诊断。
治疗原则
止血、补充血容量、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治愈性
消化道大出血、恶性肿瘤等所致的失血性贫血预后较差。
饮食建议
适当加强营养,可予以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铁含量丰富等食物。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