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切除体表脂肪瘤,是临床治疗该病最常见的方式
通过手术绝大多数可达到良好的手术效果
手术技术成熟、风险低
极少数会出现感染、血肿、切口愈合问题、瘢痕等并发症
定义
脂肪瘤是正常脂肪样组织的瘤状物,质软,属于良性肿瘤,可见于身体任何部位(包括头、颈、肩、背、腹部、四肢等),最常见于躯干和上肢。
脂肪瘤通常出现在浅表皮下层,很少恶变,一般无需处理,较大者需手术切除。少数情况下,它们可累及筋膜或更深层的肌层,深部者可恶变,应及时切除。
疗效和安全性
治疗疾病
体表脂肪瘤(又称浅表脂肪瘤、皮下脂肪瘤),也包括
多发性脂肪瘤(又称痛性脂肪瘤)。其中,家族性脂肪瘤病为一些家庭成员均出现多个脂肪瘤的、与遗传有关的疾病。
治疗效果
通过外科手术,绝大多数可以完全去除皮下脂肪瘤组织。
少部分全身多发性脂肪瘤可能需分次进行手术切除;脂肪瘤切除后复发并不常见,但多发性体表脂肪瘤切除后更容易复发。
安全性
这项手术技术成熟、风险低。多数手术切除后规范换药,一般均可愈合。
治疗难度和费用
治疗难度
在我国许多地区,这项手术被列为一级手术。
所谓的一级手术是指风险较低、过程简单、技术难度低的手术。
这项手术已在我国长期开展,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治疗费用
受卫生政策、区域及机构定价等影响,费用可能存在差异,具体以就诊机构为准。
进行这项手术的费用通常在300~3000元,包括手术费、麻醉费、材料费等。
但若是全身多发性体表脂肪瘤切除术则其费用会相应升高,具体与患者病情相关。
另外,根据医院等级、假体材料、麻醉和手术方式不同,费用会有所差别。
各地医保报销政策、就诊医院级别等不同,报销的比例也不同。
医院科室选择
通常情况下一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以上级别的医院都可以做这项手术。
这项手术一般是在普外科完成。
适宜情况
体表
脂肪瘤生长缓慢、为良性皮下肿物,除局部隆起外,大多数无临床症状。一般不需要处理,日常注意观察其变化并遵专科医嘱定期复查即可。
脂肪瘤瘤体较大影响外观,或出现压迫症状(如疼痛、功能障碍等),可考虑手术切除。
不宜情况
对手术心理准备不足、不能接受手术并发症或对手术预期结果不切实际者。
手术区域附近存在感染或严重皮肤病等,例如毛囊炎,此时手术会破坏软组织,影响局部血液供应,使感染恶化。
处于月经期、哺乳期或怀孕的女性。
患有血液、免疫系统疾病等,或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异常,不能耐受手术者。
治疗前检查
实验室检查
通常会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指标、传染病指标等,目的是排除手术不宜情况(禁忌证)。
若是全身多处
脂肪瘤,手术时间较长、手术范围较大者还需完善血型检验,为应对术中出血过多。
影像学检查
CT检查主要用于排查局部感染、血肿或其他恶性肿物可能。
MRI检查可评估脂肪瘤瘤体的大小、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特征。
超声检查
是门诊常用的检查,可以帮助初步判断脂肪瘤瘤体大小、与周围有无粘连等。
治疗前准备
调整正在使用的药物
如果正在使用的药物影响到凝血功能,往往需要调整或者停用,但具体要遵循医嘱。
控制基础疾病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时,要先控制好这些基础疾病再行手术,否则可能增加手术中和手术后的风险。
用药准备
对预估手术时间较长、范围较大者,通常会在手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饮食准备
全身麻醉的情况通常在术前8~12小时开始禁食,术前4小时禁止饮水。
手术前建议戒烟、戒酒。
清洁备皮
一般可以患者自行清洗手术部位,然后由护士备皮,也就是剔除手术区域周围的毛发,目的是清洁手术区域。
衣着配饰要求
患者手术时会穿着病号服或宽松衣服,注意提前取下配饰、假牙等物品。
签署知情同意书
医生会详细向患者或家属说明手术情况,以及手术风险、手术后的后续治疗、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和注意事项等,患者或家属需配合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这类手术一般是在麻醉下完成的,麻醉医生会详细说明麻醉情况、麻醉风险和注意事项,患者或家属需要配合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治疗过程
麻醉情况
该治疗需要术前麻醉。
治疗过程
手术中,患者通常只要仰卧位即可,尤其是全麻患者。但若脂肪瘤位于背部或四肢后侧,则需在术中保持俯卧位。
通常会在摆好体位后,手术医生结合患者脂肪瘤位置标记手术切口,以顺应皮肤纹理和隐蔽为设计原则。
单纯
局部麻醉患者则可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全身麻醉患者在达到满意麻醉效果后,再进行局部浸润麻醉,此时局部浸润麻醉的目的是水分离、减少出血。
沿术前设计线切开皮肤,分离暴露脂肪瘤瘤体,沿其包膜用弯钳进行钝性分离至完全剥除,彻底止血后用可吸收线缝合,封闭瘤体取出后余下的空腔,然后分层缝合皮下及皮肤。
瘤体较大、剥离过程中创伤较大或脂肪瘤局部发现存有感染灶等情况,需留置引流片或引流管。
手术切除的脂肪瘤瘤体组织,术后会进行病理检查。
治疗感受
如果是局部麻醉,在注射局麻药时针刺入皮肤会有刺痛但可忍受,随着麻药注入会有肿胀感,脂肪瘤局部逐渐变得无痛感。
如果是全身麻醉或镇静镇痛联合局部麻醉,手术中患者没有意识,也不会感到疼痛。
治疗时间
单个体表
脂肪瘤切除时间一般在30分钟~2小时左右。
手术时间可能会受到麻醉效果以及脂肪瘤的数量和部位等因素影响,尤其是多发脂肪瘤。因此不能明确具体手术时长。
护理
护理注意事项
脂肪瘤较大或全身
多发性脂肪瘤者,一般术后需全身应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性抗感染治疗,对于个别疼痛敏感者可以口服止痛片,同时观察局部切口周围血运、术区引流情况。
拆线前注意保持手术部位清洁,避免伤口沾水。
全身麻醉或镇静镇痛联合
局部麻醉患者术后建议卧床休息4~6个小时无不适再下床活动。
监测与检查
术后需持续动态监测
生命体征,尤其是心率和血压变化、引流情况等。
观察手术创面是否异常渗出,需警惕有无活动性出血。
饮食营养
全身麻醉者术后第1天胃肠功能尚未完全恢复,饮食以流食为主,包括牛奶、果汁、肉汤、粥等,随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局部麻醉者对饮食无特殊要求。
全身麻醉者恢复饮食后,注意搭配新鲜蔬菜和水果以促进肠胃蠕动,防止因麻醉药物引发胃肠蠕动一过性减慢而导致便秘。
戒烟、戒酒,糖尿病患者仍需按糖尿病膳食,控制血糖水平,有利于切口愈合。
建议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引起出汗刺激治疗部位的皮肤。
并发症及应对
感染
手术切口感染表现为伤口红、肿、热、痛,严重时有异常渗出物出现。
应当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配合医生定期换药。
如果发现伤口有渗液、脓液等流出,提示伤口感染、不愈合,应当立即就医,应用抗生素(如莫匹罗星)等治疗。
皮下血肿
皮下血肿多因脂肪瘤过大或术中止血不彻底等因素,表现为术后局部异常肿胀,部分严重患者伴有局部波动感。
术区引流管未拔除前,可在换药时适当向伤口侧挤压血肿处。
若引流管已拔除,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吸处理,配合局部加压包扎等。
72小时后可通过局部热敷加快血肿吸收。
切口愈合问题
主要由于拆线前过度活动、切口愈合不佳等因素导致。
可表现为切口裂开、异常渗出。
除避免剧烈活动外,还需定期到医院换药、评估切口愈合情况。
瘢痕
切口瘢痕多因局部张力较大或患者个人体质影响,表现为术后切口局部组织增生而出现紫红色突出于皮肤的
瘢痕外观。
术后可外用硅酮制剂等抗瘢痕增生类药物,也可联合光电治疗。
恢复过程
疼痛情况
术后数天常会感觉到疼痛,随着时间而减轻。如果疼痛难以忍受,可以向医生反映,开具止痛药物。
拆线、拔管时间
手术后一般会定期伤口换药,一般为每3天一次,若伤口敷料出现明显渗血、渗液,及时就医换药。
常规术后24小时内拔除引流片、第2天可以拔除引流管。
拆线时间与脂肪瘤位置有关,不可一概而论,切口愈合不佳或张力过大者愈合时间可能会适当延长,一般会间断拆线,适当延长拆线时间。
瘢痕情况
手术后切口一般会进行美容缝合,术后很少有瘢痕增生。
如果是普通缝合,瘢痕会有短期内发红、隆起等表现,一般在半年后瘢痕逐渐变得平整、颜色淡、质地柔软、没有痛痒感觉。
后续治疗
治疗后用药
若疼痛比较明显,可根据需要使用镇痛药物(如布洛芬)。
担心瘢痕增生影响外观者,可在切口完全愈合后外用硅酮制剂等抗瘢痕药物,切口位于四肢者还可以外用弹力带压迫治疗来预防瘢痕。
复查
切口拆线后如果发现伤口有渗液、脓性液体等流出,提示感染、皮下愈合不良,应当立即就医。
手术后若术区仍存在持续的肿胀、疼痛等,需及时复诊。
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中注意自我检查,一旦发现身体出现不明包块都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尤其是外形不规则、短期内明显增大的肿物,不能排除是其他疾病,应明确诊断后规范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