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F是模拟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清除溶质,纠正患者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达到
血液净化目的。通过对流清除溶质,较血液透析更接近人体的生理功能。
2.血液透析滤过(HDF)
HDF是通过弥散和对流方式清除溶质,但其总清除率不是弥散和对流的简单相加,而是两者相互影响的,即通过弥散高效清除小分子物质和通过对流高效清除
中分子物质。
3.血液灌流
血液灌流是将患者的血液从体内引出进人体外循环,利用体外循环灌流器中吸附剂的作用清除外源性和内源性毒物、药物以及代谢废物等,从而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
4.血浆置换
血浆置换是一种用来清除血液中大分子物质的体外血液净化治疗法,指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经离心法或膜分离法分离血浆和细胞成分,弃去血浆,将细胞成分及补充的平衡液、血浆、清蛋白溶液回输体内。
此种分离置换方法可以迅速、有选择地从循环血中去除病理血浆或血浆中的病理成分,同时将细胞成分和等量的血浆替代品输回体内,从而治疗一般治疗无效的多种疾病。
5.免疫吸附
免疫吸附是利用抗原-抗体的生物化学理论,将抗原或抗体固定在特定的载体上制成吸附柱,当血浆流经吸附柱时,血浆中的抗体或抗原可被吸附柱吸附清除。
1.血液滤过
血液滤过的主要优点是对
中分子物质清除率高,对超滤的耐受性好,不影响心血管功能的稳定。因此,血液滤过或血液透析滤过除了适用于急、
慢性肾衰竭患者外,更适用于有下列情况的慢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①
难治性高血压患者;②
透析中低血压反应而不能进行血液透析者;③肾功能不全合并
心功能不全者;④有明显中分子毒素积聚而致神经病变、视物模糊、听力下降、皮肤瘙痒等患者;⑤高度水肿者;⑥
肝性脑病患者;⑦
高磷血症者。血液透析滤过对磷的清除率远比血液透析有效,能较好地控制高磷血症。
2.血液透析滤过
血液透析滤过的适应证与血液滤过相同。
3.血液灌流
适应证:①急性药物和毒物中毒者;②与血液透析相结合治疗尿毒症及某些并发症者,如周围神经病变、皮肤瘙痒,缓解
心包炎,改善高凝状态等;③肝性脑病患者;④感染性疾病患者;⑤
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⑥其他疾病,如精神分裂症、
银屑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高脂血症、
甲状腺危象等都能收到一定效果。
4.血浆置换
适应证:①作为首选方法的疾病或综合征患者:包括
冷球蛋白血症患者、
抗肾小球基膜病患者、高黏滞综合征患者、血小板减少症患者、
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
重症肌无力患者、药物过量患者、与蛋白质结合的物质中毒者、新生儿溶血、自身免疫性
血友病患者等。②作为辅助疗法的疾病或综合征患者:包括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抗
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的
系统性血管炎患者、累及肾的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尤其是狼疮性脑病患者)。
5.免疫吸附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管炎、新月体
肾炎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血友病、格林巴利综合征、高脂血症、人白细胞抗原(HLA)阳性的移植前等。
1.血液滤过
(2)耗减综合征:发生于长期行血液滤过治疗的患者。由于血液滤过可以滤出大分子的物质,造成了大量的氨基酸和蛋白质成分的丢失,而低分子激素的丢失会引起内分泌的改变。
(3)远期并发症:微量元素慢性中毒,应注意置换液中各种元素的含量,特别是微量元素应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2.血液透析滤过
(1)反超滤:因技术因素,在透析器出口,血液侧的压力可能低于透析液侧,从而出现反超滤,严重时可致患者
肺水肿,但临床中并不常见。
(2)蛋白丢失:高通量透析膜的应用,使得清蛋白很容易丢失,尤其是后稀释置换法。
(3)缺失综合征:高通量血液透析能增加可溶性维生素、蛋白、微量元素和小分子多肽等物质的丢失。
3.血液灌流
主要不良反应:①
血小板减少;②血钙、血糖降低;③吸附循环中的氨基酸、激素、微量元素等,尤以对
色氨酸、蛋氨酸等芳香族氨基酸的吸附量大,因而对长期的灌流治疗者需要考虑营养物质的丢失,及时补充或纠正;④低体温;⑤贫血。
4.血浆置换
血浆置换具有一些不足之处,如丢失正常血浆成分(清蛋白、凝血因子等)。不良反应有与补充置换液相关的过敏和
变态反应、低血压、感染倾向、出血倾向;与枸橼酸抗凝相关的
低钙血症、
碱中毒;与体外
肝素抗凝有关的出血倾向等。
5.免疫吸附
免疫吸附治疗不需要输入异体血浆,故无传染肝炎等血源性疾病的可能性,也很少有过敏现象。对血液成分反复循环、分离、吸附、回输,患者会出现畏寒、口干、疲倦等,使用
枸橼酸钠抗凝易引起低钙血症。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