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中医疗法)

更多功能

糖尿病(中医疗法)
概述 自我疗法
糖尿病是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利用缺陷,引起糖代谢紊乱的内分泌性代谢疾病,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
糖尿病早期可无症状,典型临床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
糖尿病可伴有多种营养物质代谢障碍,及多脏器组织(心、脑、肾、眼、神经、血管)功能慢性损害,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
糖尿病属于中医学“消渴”范畴,其并发症常属于“虚劳”“胸痹”“中风”等范畴,中医辨证结合现代医学治疗糖尿病多有较好疗效。
病因病机
主要病机是阴津亏损、燥热偏盛。本病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病程日久阴损及阳,则阴阳俱虚,或病久入络,血脉瘀滞。
饮食失节,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内热酿成,热甚阴伤而发为本病。
禀赋不足,阴精亏虚,则五脏失养,又遇调摄失当,终至精亏液竭而发病。
长期情志不调,精神紧张,五志过极,则肝气郁结而化火,上灼肺阴,中伤胃液,下竭肾精而发病。
素体阴虚之人,因劳倦所伤,房事不节,恣情纵欲,肾精耗损,则阴虚火旺上蒸肺胃,本病遂发。
临床特点
肺热津伤证
口舌干燥,口渴多饮,烦热,多汗,尿频量多。
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
气阴亏虚证
口渴引饮,四肢乏力,能食与便溏并见,精神不振。
舌质淡红,脉弱。
肾阴亏虚证
尿频、尿多、浑浊如脂膏,乏力,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唇干舌燥。
舌红少苔,脉细数。
诸多变证
本病阴虚燥热,常变证百出,可并发肺痨、白内障、雀盲、耳聋、疮疖、痈疽、中风偏瘫、水肿,甚至阴竭阳亡等。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