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动脉狭窄是肾动脉主干和(或)其主要分支的狭窄引起的肾血管性疾病
临床上主要有肾血管性高血压及缺血性肾脏病的表现
由动脉粥样硬化、多发性大动脉炎以及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引起
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
定义
肾动脉狭窄是肾动脉主干和(或)其主要分支的狭窄引起的
肾血管性疾病。
目前认为当局限性管腔狭窄程度≥50%时,才是有临床意义的肾动脉狭窄。
发病情况
普通人群中肾动脉狭窄的患病率为0.5%,在高血压人群中高达2%~4%,
慢性肾脏病人群中约为5.5%。
因
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肾动脉狭窄,多见于老年人。在年龄65岁以上老年人群中患病率至少为7%。
因
大动脉炎以及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引起的肾动脉狭窄,多见于青年女性。
致病原因
引起肾动脉狭窄的原因主要有三种情况。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累及中大动脉,将导致动脉内膜纤维化、脂质沉积、形成斑块等,并造成血管腔狭窄及管壁变硬,最终引起一系列病变。
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双侧发生,通常一侧较重,但也可以双侧均严重,狭窄常位于肾动脉开口处或近端1/3处。
大动脉炎
大动脉炎常累及双侧肾动脉,肾动脉各处均可波及但开口处更重。
病变常累及动脉全层,呈广泛纤维组织增生,管腔严重狭窄,乃至闭塞。
纤维肌性发育不良
纤维肌性发育不良狭窄常位于肾动脉中段或其分支处。
血管壁纤维组织异常增生,最常侵犯管壁中层,但也可侵犯内膜层、外层,或多层同时受累;常仅侵犯单侧(尤其右侧)肾动脉。
高危因素
有心血管危险因素如肥胖、吸烟、
血脂异常的人群、老年人群易患。
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
心力衰竭、颈动脉或外周血管疾病人群等易患。
肌纤维发育不良常与激素影响(患者多为育龄期女性)、药物因素、血管壁缺血、遗传等因素有关。
主要症状
肾动脉狭窄主要有
肾血管性高血压及缺血性肾脏病两大临床表现。
肾血管性高血压
可表现为头痛、头晕、胸闷、心悸、视物模糊、恶心以及呕吐等症状。
舒张压常明显升高,甚至出现
恶性高血压(舒张压>130mmHg,眼底呈高血压Ⅲ或Ⅳ级改变)。
缺血性肾脏病
肾功能逐渐恶化。
后期肾脏体积缩小,两肾大小常不对称。
其他症状
大动脉炎引起的肾动脉狭窄可能伴有低热、乏力、
纳差等全身炎症症状。
部分醛固酮增多,引起
低钾血症,表现为乏力、恶心、呕吐和厌食,腹胀、便秘等。
“一过性
肺水肿”:主要见于动脉粥样硬化症导致的肾动脉狭窄患者,此肺水肿发作时间短,可反复发作。
并发症
因肾动脉狭窄,肾供血量减少,外周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可并发肾衰竭、脑出血等。
肾衰竭
因肾动脉狭窄,致使肾供血不足,出现肾功能减退,长此以往,最终会导致肾衰竭。
临床表现为肾功能缓慢进行性减退。
脑出血
因肾动脉狭窄引起的长期血压升高,会造成脑血管损伤,最终导致脑出血。
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意识模糊、言语不清、肢体瘫痪等。
就医科室
肾内科
常规体检时出现
蛋白尿、血清肌酐升高等异常情况,建议就诊肾内科。
心血管内科
如果出现头痛、头晕、胸闷、心悸、视物模糊、恶心、呕吐、血压升高等症状,建议就诊心血管内科。
血管外科
若近期血压明显升高,难以控制,并迅速恶化,或明确肾动脉狭窄需要治疗,建议就诊血管外科。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记录近期血压变化幅度及药物(如
硝苯地平等)控制效果。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出现头痛、头晕、胸闷、恶心、呕吐等症状?
持续多长时间了?
病史清单
是否有心血管疾病病史?
是否有纤维肌性发育不良病史?
是否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病史?
是否有吸烟史?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尿常规、肾功能、血脂测定。
影像学检查:肾脏超声检查、螺旋CT血管成像、
磁共振血管成像,肾动脉血管造影。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糖皮质激素:泼尼松。
诊断依据
病史
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病史。
有吸烟史。
临床表现
症状
头痛、头晕,胸闷、心悸,视力物模糊、恶心、呕吐等。
高血压突然发作,迅速进展。
长期高血压近期突然恶化,舒张压明显升高。
使用降压药后,高血压仍难以控制。
体征
患者腹部或腰部可闻及
血管杂音(高调、粗糙收缩期或双期杂音)。
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
用于评估肾脏情况。
肾功能
评估肾功能,辅助诊断肾动脉狭窄。
血脂测定
了解是否存在动脉粥样硬化,辅助诊断肾动脉狭窄。
血脂高,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而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肾动脉狭窄的最常见原因。
影像学检查
肾脏超声检查
彩超可观察肾动脉主干及肾内血流变化,能测定双肾大小,作为因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引起肾动脉狭窄的首选检查。
若测知血管起始段血流流道变细,高速血流,阻力指数较高,肾内小动脉阻力指数降低,且患肾体积小于健肾,则提示可能是肾动脉狭窄。
注意事项:检查前应空腹6~8小时,以防食物影响检查结果;检查前避免食用易产生肠胀气的食物,如豆子等,以防气体干扰检查结果。
螺旋CT血管成像
检查耗时少,能清楚显示肾动脉及肾实质影像,有较高空间分辨率,并可三维成像,可有效诊断肾动脉狭窄。
注意事项:其碘造影剂对肾脏有损害,因此对存在年龄大、伴有
慢性肾脏病等
造影剂肾病危险因素病人,需谨慎使用。
磁共振血管成像
造影剂增强MRA对肾动脉主干狭窄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有效诊断肾动脉主干狭窄。
由于存在运动伪影和低空间分辨率,它对分支狭窄敏感性较低,不适合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导致肾动脉狭窄的诊断。
注意事项:体内有金属物质,如心脏起搏器、节育环等,不能做
磁共振血管成像;做检查时,不能穿戴含金属的饰品,如:项链、金属扣子及金属扣的皮带等。
肾动脉血管造影
经皮插管做主动脉-
肾动脉造影及选择性肾动脉造影,能准确显示肾动脉狭窄部位、范围、程度及侧支循环行程情况,是诊断肾动脉狭窄的金标准。
有创检查,行肾动脉血管造影可能会造成穿刺点血肿、感染、造影剂肾病等。
鉴别诊断
原发性高血压
相似点:都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高血压症状。
不同点
肾动脉狭窄引起的高血压起病急,发展迅速,短期增幅大,且降压药也难以控制。
肾素瘤
相似点:都有难以控制的高血压、血钾低等,二者临床表现相似。
不同点
肾素瘤是一种发生于肾皮质部的局限性单发性良性肿瘤,可分泌大量肾素,多见于青少年。通过肾动脉血管造影可发现肾素瘤的瘤体。
肾动脉狭窄是一种肾血管疾病,其人体肾动脉主要分支或主干狭窄程度大于等于50%,肾动脉血管造影可以清晰看到肾动脉狭窄部位,以此鉴别。
治疗目的:有效控制血压,保护肾功能以及减少心血管并发症。
治疗原则:一方面针对病因治疗,另一方面积极解除狭窄。主要治疗方法有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配合药物(
卡托普利、
氯沙坦等)治疗。
一般治疗
戒烟、控制体重、增加锻炼。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控制血压药物
为肾动脉狭窄的首选治疗方法。
对于单侧肾动脉狭窄伴血浆肾素水平增高的患者,ACEI或ARB类药物可能降压效果较好,也可选择钙通道阻滞剂,但须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并密切观察血压及肾功能的变化。
双侧肾动脉狭窄或者
孤立肾患者肾动脉狭窄者使用ACEI/ARB类药物需慎重,可采用β受体阻滞剂。
他汀类药物
不良反应有头痛、失眠、
肌痛、无力、胃肠道症状、血转氨酶和
肌酸激酶增高等。横纹肌溶解是最危险的不良反应,严重者可以致死。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抑制血小板聚集,用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肾动脉狭窄。
阿司匹林可引起胃部不适、恶心、呕吐、消化不良和便秘等,可引起
胃肠道出血。
糖皮质激素
常用药物:泼尼松。
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治疗由多发性大动脉炎引起的肾动脉狭窄。
介入治疗
包括: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经皮肾动脉支架植入术。
能有效恢复肾脏血流灌注,降低血压,改善肾功能。
纤维肌性发育不良者推荐使用球囊扩张术,而动脉粥样硬化肾动脉狭窄者往往需要支架置入。
常见的并发症有穿刺部位的血肿、造影剂肾损害和胆固醇结晶栓塞。
手术治疗
用于解除肾动脉狭窄。
适用于:介入治疗无效、多分支狭窄或狭窄远端有
动脉瘤形成等复杂肾动脉狭窄,年轻的纤维肌性发育不良的患者。
治愈情况
若未予及时合理的治疗,病情往往会持续加重,部分肾动脉由狭窄转变为闭塞,肾功能逐渐减退下降,部分患者因此进入终末期肾病。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能有效的保留绝大部分甚至全部的肾功能,对预后及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预后因素
多种因素可影响
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的预后,如:肾动脉狭窄的基础病性质、单侧或双侧肾动脉狭窄、肾动脉狭窄发生部位、是否存在心血管疾病并发症、治疗措施的应用(适应证、方法)是否及时正确等。
危害性
本病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脑出血、冠心病等。
长时间不能有效控制本病,会导致肾功能衰竭,最终进入终末期肾病,最终会危及生命。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限制钠的摄入,低盐饮食,多吃新鲜蔬菜、粗纤维、易消化的食物。
避免高胆固醇、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摄入,如肥肉、油炸食品等。
少饮酒,饮酒会使血压升高。
生活管理
早睡早起,不要熬夜。
戒烟。
控制体重。
运动管理
待病情稳定,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适当运动。
合理运动,避免过度劳累。
情绪管理
保持情绪平稳,减轻压力。
如因不了解治疗方法,如介入治疗等,产生的恐慌焦躁不安,可以寻求医护人员帮助,了解疾病,积极配合治疗。
病情监测
每天监测血压,并记录下来。
如患有糖尿病,也需每天监测血糖,并记录。
随诊复查
应根据医生建议定期随诊复查,以便评估身体恢复情况。
复诊时一般需要检查凝血功能、血清生化(血糖、血脂、肝肾功等)、超声检查,肾动脉血管造影。
预防
积极治疗原发病。
戒烟、控制体重。
健康均衡饮食。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