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卵管是输送卵子的管道,又是卵子和精子结合受精的场所。输卵管结扎术通过切断、结扎、电凝、钳夹、环套输卵管,使精子与卵子不能相遇而达到绝育的目的,是一种安全、永久性的节育措施。手术操作可经腹壁/腹腔镜或经阴道穹隆进行。
1.评估受术者心理状态,解除思想顾虑。
2.详细询问病史,做全身检查、妇科检查及相应的实验室检查。
4.术晨禁食,术前测体温、排空膀胱。
5.术前30分钟给予镇静药。
1.经夫妇双方同意,自愿要求绝育,无禁忌证者。
2.因某种疾病不宜生育者。
3.第二次剖宫产同时。
4.患有严重全身疾病如心脏病、肾脏病、遗传病等不宜生育者。
1.腹部皮肤感染、流产后感染、产时感染、产后感染等或严重皮肤病者。
2.全身情况差不能胜任手术,如有心功能不全、血液病等。
3.严重神经衰弱及神经官能症病人,情绪不稳定,对手术顾虑大者。
4.24小时内两次测体温在37.5℃以上者,暂缓手术。
5.盆腔炎性疾病。
1.月经干净后3~7天。
2.分娩或中期妊娠引产48小时内、人工流产后。
3.自然流产月经正常后,药物流产后2次正常月经后。
3.哺乳期闭经手术前必须排除早孕。
5.剖宫产同时。
1.抽芯近端包埋法(Irving法)
其特点是在输卵管的峡部无血管区;结扎、切断输卵管芯,近端包埋,远端游离,系膜基本无损伤,不影响血液供应,近端包埋在系膜内,远端的管芯留于系膜外,两断端有浆膜隔离,再通的机会极少。是较为理想的结扎方法。
用2把组织钳分别夹住输卵管峡部的两端浆膜,用0.5%的
普鲁卡因1~2ml注入浆膜下,使浆膜与输卵管芯分开,在输卵管背侧注射的膨隆处纵行切开浆膜约2cm,用2把蚊氏钳分别夹住浆膜口的边缘,轻轻分离浆膜层,钳夹管芯的两端,钳距为1.0cm,切除两钳间的输卵管芯约0.5~1cm,用4号丝线分别结扎两断端、近端包埋于系膜内,用1号丝线间断缝合浆膜切口,远端用1号丝线缝扎固定于浆膜外。
2.袖套结扎法(Uchida法)
与抽芯包埋法大致相同,本法特点是浆膜作环形切口,切口小,操作简单、易行。
在输卵管峡管,用小蚊氏钳提起浆膜,于浆膜下注射0.5%普鲁卡因1~2ml,使浆膜层与管芯分离,在峡部的近侧端将浆膜层与管芯一起剪断,剪口不可过深,只切断管芯即可,以防系膜撕裂。管芯两断端分别用蚊氏钳夹住,用另一蚊氏钳剥离浆膜,使其呈套形,与管芯分离,剥离管芯约1cm,用4号丝线分别结扎两端,近端管芯即回缩于浆膜之套口内,形如“袖套”,远端管芯露出于浆膜外,用1号丝线缝合远端浆膜层1~2针,将外露之断端固定于浆膜外。
3.输卵管折叠结扎、切断法(Pomeroy法)
此法简单、安全、易行,但较前两法失败率为高。
用组织钳紧贴输卵管峡部夹住输卵管,使之折叠,在距钳夹顶端约1~1.5cm处用血管钳横夹输卵管压挫肌层及内膜,取下血管钳,用4号丝线缝扎经过压挫之系膜,分别结扎压痕处,在结扎线以上剪除输卵管。
4.输卵管伞部切除法(Fimbriectomy法)
伞部容易发现、辨认,可避免误扎,方法也较简单,适用永久性绝育者。
用组织钳夹输卵管伞部,血管钳与输卵管的近伞部呈垂直钳夹,其中包括一部分系膜,切除后用4号丝线缝扎,再用7号丝线缝扎一针,将断端包埋于阔韧带前叶内。
5.输卵管伞端包埋法
手术较简单,不破坏输卵管的生理功能,适用于日后需恢复生育能力者,届时可重新将包埋的伞端分离出恢复原来的位置。
腹壁切口要较一般结扎术的切口长约3~4cm,进入腹腔后在阔韧带前叶腹膜接近于伞端处做一与输卵管呈垂直切口长约2cm,用弯血管钳伸入切口分离前后叶腹膜,深约2cm,用小圆针穿1号丝线缝穿输卵管壁浆肌层前后各一针,勿穿透内膜,将输卵管伞部引入阔韧带的切口内引出打结,输卵管伞部即进入已分离之袋中,用1号丝线将阔韧带腹膜之切缘与输卵管之浆肌层间断缝合固定以封闭切口,缝线不可过疏,以防失败。
1.腹壁血肿
常因术中分离腹直肌或腹膜前脂肪时发生出血或未及时处理所致。
2.感染
包括腹壁切口感染及盆腔感染。
3.输卵管结扎术后综合征
表现为腹痛、腰痛、性交痛。部分患者出现月经增多或减少甚至闭经。
1.手术时间应在排卵前。
2.手术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术后感染,出血点结扎仔细,以防出血及
血肿形成。
3.结扎线粗细应按规定标准,结扎松紧适度,以免造成输卵管瘘或滑脱。
1.手术当日即可下地活动。
3.可进半流质或普通饮食。
4.术后保持伤口局部卫生清洁,2周内避免性生活。
5.流产后、
引产后、产后同时绝育,术后1个月内或流血未净前不宜有性生活及盆浴。
6.避免重体力劳动或剧烈活动。
7.术后1个月、3个月各复查1次。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